凡是發現敵軍將帥輕率行事、營壘非常低矮、軍心不穩定的,就可以對其發起進攻;凡是敵軍將帥穩重、營壘高大而厚重、軍心畏懼的,就將其包圍。凡包圍敵人的都應給其留一點希望,讓其意誌逐漸變弱,最後節連省糧草都不夠吃了。如果敵軍夜間敲擊器物,表示他們感到很驚恐。如果敵軍不聽從指揮,表示其將帥離心離德。如果敵軍坐等救兵,臨戰局促不安,表示他們已經喪失信心,士氣低落。軍隊失敗往往因士氣失落,而國家滅亡往往因謀略失誤。
作為軍人應當做到以下五條:官拜將軍就要忘掉自己的家庭,離開國土作戰時就要忘掉自己的親人,臨陣殺敵時就要不顧自己的安危,抱定必死的信念然後盡力保全自己,急於求勝是不明智的。如果有一百人能夠拚死殺敵,就可以攻破敵軍的營陣;如果有一千人能夠拚死殺敵,就能夠擒住敵方的將軍或將其殺死;如果有一萬人能夠拚死殺敵,就可以橫掃天下了。
周武王對太公望說:“我想請您簡要地說一下用人時的要點。”太公望說:“獎勵別人要像高山一樣不能隨意更改,實施懲罰要像溪水一樣,不能被隨意阻止。賞罰最好沒有偏差,其次如果有了偏差要及時地糾正,以免別人背地裏說長道短。某人有罪應當處罰而有人請求不罰的,就將請求的人處死,某人有功應該獎賞而有人請求不予獎賞的,就將請求的人處死。”對別的國家進行討伐,必須利用該國內部的變故,觀察該國的財政情況以了解其窮困的程度,從該國所顯露出來的弊端了解其危機所在,如果它的國君暴虐專橫、下層官吏離心離德,那就有了出兵的理由。凡出兵作戰必須對比敵我雙方的優勢和劣勢,從而更好地計劃己方的行動。
如果掌握了部隊的兵員和裝備情況,知道糧食供給的數量,弄清了行軍路線的遠近險易,然後出兵討伐變亂的國家,必定能順利攻陷敵軍防區。如果一個國家地大而城小,就要先占領它的土地;如果一個國家城大而地窄,就要先攻取它的城市;如果一個國家土地廣闊而人口稀少,就要切斷它的險要處;如果一個國家土地狹窄而人口眾多。就要構築土山居高臨下地攻城。如果不損害攻占地區民眾的利益,不耽誤當地民眾的農時,對民眾實行寬大的政策,使民眾安居樂業,拯救民眾的疾苦,這就足以被認為是施恩天下了!當今各諸侯國連年征戰,大肆侵略有德之國。軍隊從基層到高層,上下的號令都不統一。這些行為就使得軍心不穩定,隻知道驕奢淫逸,圖謀不軌,軍官們追究這些人的惡行,既勞累又誤事。天昏地暗,前路非常遙遠,還師又會挫傷士氣,長期作戰會很疲勞,將帥貪財爭功,士兵紛紛掠奪,這種軍隊就很容易吃敗仗。
凡是發現敵軍將帥輕率行事、營壘非常低矮、軍心不穩定的,就可以對其發起進攻;凡是敵軍將帥穩重、營壘高大而厚重、軍心畏懼的,就將其包圍。凡包圍敵人的都應給其留一點希望,讓其意誌逐漸變弱,最後節連省糧草都不夠吃了。如果敵軍夜間敲擊器物,表示他們感到很驚恐。如果敵軍不聽從指揮,表示其將帥離心離德。如果敵軍坐等救兵,臨戰局促不安,表示他們已經喪失信心,士氣低落。軍隊失敗往往因士氣失落,而國家滅亡往往因謀略失誤。
兵令上第二十三兵者,凶器也;戰者,逆德也;爭者,事之末也;王者伐暴亂而定仁義也。戰國所以立威侵敵,弱國之所不能廢也。
兵者,以武為棟,以文為[植];以武為表,以文為裏;以武為外,以文為內。能審此三者,則知所以勝敗矣。武者所以淩敵分死生也,文者所以視利害觀安危;武者所以犯敵也,文者所以守也。兵之用文武也,如響之應聲,如影之隨身也。
兵以專一勝,以離散敗。陳以密必固,以疏則達。將有威則生,失威則死,有威則勝,無威則敗。卒有將則鬥,無將則北,有將則死,無將則辱。威者,賞罰之謂也。卒畏將於敵者,戰勝;卒畏敵於將者,戰北。未戰所以知勝敗,固稱將於敵也,敵之於將猶權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