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和秦國人打仗的時候,在不鏟平田埂的地上住宿,用樹枝蓋在上麵遮蔽霜露。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他不認為自己比別人高出一等。要想別人為你效命就不能妄自尊貴擺架子,要想別人為你工作就不能求全責備太講究禮節。因此,古代穿盔甲的將士不行跪拜禮節,從而向人們表示軍務繁忙無暇注意煩瑣的禮節。用煩瑣的禮節要求人家而又想要他為你效死、出力,這是從古到今都沒有聽說過的。
將領從奉命帶兵打仗起就應該忘記自己的家,在外邊行軍時就該忘記自己的親人,在擊打戰鼓指揮作戰時就應該忘記自己的安危。
吳起親臨戰場指揮作戰的時候,他身邊的侍從給他遞來寶劍。吳起拒絕說:“將領的責任是用軍旗和戰鼓下達號令,擊打戰鼓,在危難的時候解決問題,指揮軍隊戰鬥,這才是將領應該做的事情,拿一柄劍與敵人格鬥,不是將領應該做的事情。”三軍編隊出征,一天要走三十裏路,三天軍隊走九十裏路後,就要像決堤的水一般勢不可當地前進。看到前方有敵人,就要根據敵軍的特點采用相對應的策略,如果敵人用白色標記,那我軍也用白色標記對付,如果敵人用紅色標記,那我軍也用紅色標記對付,這樣就會使敵人受到迷惑。
吳起與秦軍打仗,還沒有交戰,便有一人為了顯示自己的勇氣,衝上前去斬下兩個敵人的頭顱回來。吳起立刻下令殺了他。軍吏請求道:“他是個有本領的人,不能將他殺掉。”吳起回答道:“他的確是個有本領的人,但他卻沒有聽從我的軍令行動。”後來,他還是把這個人殺了。
將理第九凡將,理官也,萬物之主也,不私於一人。夫能無私於一人,故萬物至而製之,萬物至而命之。
君子不救囚於五步之外,雖鉤矢射之弗及。罷囚之情,不待陳箠楚,而囚之情可畢。其待人之背,灼人之脅,束人之指,以得囚情,則國士勝[誣],不肖自[誣]。
故今世千金不死,百金不胥靡。試聽臣之言,行臣之術,雖有堯舜之智,不得關一言;雖有萬金,不得用一銖。今夫係者,小圄不下十數,中圄不下百數,大圄不下千數。故一人[聯十人之事],十人聯百人之事,百人聯千人之事,千人聯萬人之事。今夫係者,大者父[母]兄弟有在獄,其次婚姻也,其次知識故人也。是農無不離其田業,賈無不離其肆宅,士大夫無不離其官府。如此關聯良民,皆囚之情也。故兵策曰:“十萬之師出,費日千金。”今申戍十萬之眾,而聯於囹圄,上不能省,臣以為危也。
譯文但凡將領都擔當著法官的重大責任,他們是萬物的主宰,不能偏袒於任何人。
倘若能不偏袒於任何人,那麼對萬物都能依法製裁,對萬物都能正確處分。
善於審判案件的人不會輕易將人抓進監獄,就算相距僅僅五步之遠,對於自己的仇人也不能隨便逮捕。對於囚犯的案件,不需要把刑具拿出來,便能夠知道案件的全部情況。如果鞭打囚犯的背部,燙燒囚犯的肋骨,用板夾夾住犯人的指頭,這樣來審問囚犯,隻有勇士能經得起如此殘酷的折磨,受不了折磨的人便會屈打成招。
當今的社會中,利用千金的賄賂,便能使犯了死罪的囚犯免除死刑,利用百金的賄賂,便能使應判處徒刑的囚犯免除刑罰。如果采用我的辦法,縱使有堯舜那般的智慧,也無法得到訴說案情的機會;縱使有萬金的財物,也無法得到賄賂的機會。如今被囚禁的犯人,小型的監獄裏不少於十幾人,中型的監獄裏不少於一百多人,大型的監獄裏不少於一千多人。往往一人牽連十個人的事,十個人牽連上百人的事,上百人牽連上千人的事,上千人牽連上萬人的事。如今被囚禁的犯人,牽連最多的人的父母兄弟都在監獄中,其次有自己的親戚在監獄中,再其次有相識的朋友在監獄中。這便使農民都要離開耕地,商人都要離開店鋪,官吏都要離開辦公地。這些無辜的百姓將理第九凡將,理官也,萬物之主也,不私於一人。夫能無私於一人,故萬物至而製之,萬物至而命之。
君子不救囚於五步之外,雖鉤矢射之弗及。罷囚之情,不待陳箠楚,而囚之情可畢。其待人之背,灼人之脅,束人之指,以得囚情,則國士勝[誣],不肖自[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