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附錄二《尉繚子》 (3)(1 / 3)

古代的士兵有什和伍這樣的作戰單位,而戰車也有偏和列這樣的軍事編製。擂來,大部隊也會跟著解散逃跑,如今的世襲將領卻不能防止這種現象的出現。如果將領能夠防止以上所說的這四種現象的出現,那麼再高的山也能夠翻越,再深的水也能夠渡過,再堅固的敵陣也能夠攻克下來。如果將領不能夠防止以上所說的這四種現象的出現,那麼要想取得勝利就如同丟失了劃船的工具後去渡河,是不可能成功的。

人不喜歡死亡,卻又討厭活在這世上,隻有嚴明的號令和健全的法製才能讓士兵們義無反顧地前進。軍隊應事先設立好明確的獎賞,事後做好堅決的懲罰,這樣軍隊出動時便能按計劃進行,一行動就能獲得成功。要讓一百個人聽從一個小卒長的指揮,讓一千個人聽從一個司馬的指揮,讓一萬個人聽從一個將軍的指揮,通過少數人來統治大多數人,通過弱小的一方控製強大的一方。聽我說說統治的方法吧:完全可以指揮整個軍隊的將士,隻需殺死一個人就能不失刑罰的嚴明。這樣一來,父親便不敢袒護自己的兒子,兒子也不敢包庇自己的父親,更何況普通的百姓呢?

當一個逃跑的人拿著劍衝進集市的時候,上萬的人沒有不躲開的,我認為這並不是因為隻有他一個人很勇敢,而是因為集市中的上萬人都比不過他。為什麼是這樣的呢?這是拚死和求生的緣故,二者是不相同的。倘若采用我說的方法,完全可以使整個軍隊的將士都像亡命徒一樣,沒人敢擋在他們前麵,也沒有人敢在他們後麵追趕,因而他們能馳騁沙場,縱橫天下。馳騁沙場、縱橫天下的軍隊,便是能稱王於天下、稱霸於諸侯的軍隊。

率領十萬人馬而天下卻沒人敢於抵擋的,是誰?是齊桓公。率領七萬人馬而天下卻沒人敢於抵擋的,是誰?是吳起。率領三萬人馬而天下卻沒人敢於抵擋的,是誰?是孫武。如今各個諸侯國的將領率領的軍隊沒有不到二十萬人馬的,卻不能成就偉業,這是因為他們無法采取明智的措施,防止奸險邪惡之心的出現,赦免微小的過錯,開辟養生的道路,杜絕奢靡的風氣。隻要采取了這些明智的措施,一個人就能取得勝利,那麼十個人依靠這些便也能取得勝利;十個人能取得勝利,那麼成百上千的人依靠這些也能取得勝利。所以說:修繕軍隊所需的武器,培養出軍隊的勇猛鬥誌,隻要出發進軍便會像凶猛的野禽捕捉獵物一樣,就會像滔滔洪水從高聳的山澗傾瀉下去一樣。

如今國家受到了侵害,那就要用帶上珍貴寶物拜訪的方式,用送國君摯愛的孩子作為人質的方式,用割獻國家土地的方式,以求得其他諸侯的援兵。這些援兵號稱有十萬人馬,實際上僅僅有幾萬人。派遣救兵的諸侯國的國君,都會叮囑自己部來,大部隊也會跟著解散逃跑,如今的世襲將領卻不能防止這種現象的出現。如果將領能夠防止以上所說的這四種現象的出現,那麼再高的山也能夠翻越,再深的水也能夠渡過,再堅固的敵陣也能夠攻克下來。如果將領不能夠防止以上所說的這四種現象的出現,那麼要想取得勝利就如同丟失了劃船的工具後去渡河,是不可能成功的。

人不喜歡死亡,卻又討厭活在這世上,隻有嚴明的號令和健全的法製才能讓士兵們義無反顧地前進。軍隊應事先設立好明確的獎賞,事後做好堅決的懲罰,這樣軍隊出動時便能按計劃進行,一行動就能獲得成功。要讓一百個人聽從一個小卒長的指揮,讓一千個人聽從一個司馬的指揮,讓一萬個人聽從一個將軍的指揮,通過少數人來統治大多數人,通過弱小的一方控製強大的一方。聽我說說統治的方法吧:完全可以指揮整個軍隊的將士,隻需殺死一個人就能不失刑罰的嚴明。這樣一來,父親便不敢袒護自己的兒子,兒子也不敢包庇自己的父親,更何況普通的百姓呢?

當一個逃跑的人拿著劍衝進集市的時候,上萬的人沒有不躲開的,我認為這並不是因為隻有他一個人很勇敢,而是因為集市中的上萬人都比不過他。為什麼是這樣的呢?這是拚死和求生的緣故,二者是不相同的。倘若采用我說的方法,完全可以使整個軍隊的將士都像亡命徒一樣,沒人敢擋在他們前麵,也沒有人敢在他們後麵追趕,因而他們能馳騁沙場,縱橫天下。馳騁沙場、縱橫天下的軍隊,便是能稱王於天下、稱霸於諸侯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