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兵敗清川江——團軍血腥大潰退(1)(3 / 3)

彭德懷注視著毛澤東那自信、堅毅的麵龐,傾聽著他入情入理的分析。根據他對毛澤東多年的了解,他知道,毛澤東的決心是下定了,而且憑他幾十年的革命經驗判斷,毛澤東這一決定無疑是正確的和令人欽佩的。

談到出兵方略,早已成竹在胸的毛澤東侃侃而談:“現在,13兵團的4個軍已做好了出動的準備,我想再給他們編入兩個軍,把50軍和66軍調去。我們可以以誌願軍的名義參戰,盡量不給美國對我國公開宣戰以口實,爭取把朝鮮問題地方化。”

說到這裏,毛澤東話鋒一轉:“老彭呀,還記得當年我在陝北給你寫的那首詩嗎?‘山高路險溝深,騎兵任爾縱橫,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毛澤東話音未落,彭德懷幡然醒悟,主席這是要點他的將呀。彭德懷略一沉思,對著毛澤東一字一句地說:“主席,我認為出兵朝鮮的決策是正確的。如果中央信任我,我就帶兵出征。”看著彭德懷堅毅的麵龐,毛澤東欣喜異常:“這幾天我一直考慮的就是讓誰掛帥出征的問題。你既然請命,我謝謝你,中國人民謝謝你。有你彭大將軍出馬,我就放心嘍……”

1950年10月8日,也就是在美軍越過三八線的第二天,毛澤東簽署命令:組建中國人民誌願軍,任命彭德懷為誌願軍司令員兼政委。全軍於18至19日開始從國內出動,兵分三路跨過鴨綠江。

19日黃昏,彭德懷僅帶領一名參謀、兩名警衛員和一部電台,乘一輛吉普車,首先跨過鴨綠江大橋,進入了炮火連天的朝鮮戰場。

同時,中國人民誌願軍兵分三路出國作戰。第40軍和39軍主力及炮1師從安東過江;39軍之117師、炮2師和高炮團從長甸海口過江;第3軍、42軍及炮8師從士安過江。至22日晚,我四個主力軍及三個炮兵師所組成的強大兵力,全部進入朝鮮戰場。

按照中央的要求,所有渡江部隊,從每日黃昏起開始行動,至次日淩晨4時停止,天亮前隱蔽完畢。十幾萬大軍曉宿夜行,秘密開進。就在“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隊爭先恐後地向中朝邊境狂奔猛進時,我誌願軍十萬精兵已經埋伏在鴨綠江南岸的崇山峻嶺之中。

一場強者與強者的對話,一場鋼鐵意誌的較量,就要展開了。

關於中國軍隊在中朝邊境大規模集結的各種情報,源源不斷地通過情報人員的努力送到麥克阿瑟的手上。但這位自以為是的五星上將始終認為這不過是一種姿態。他堅持認為中國人不會介入一場注定是毫無取勝希望的戰爭。在威克島上,他甚至向遠道而來的杜魯門總統誇下海口:“北朝鮮境內一切的抵抗都將在感恩節(11月23日)前結束,第8集團軍將在聖誕節之前撤回日本……”

麥克阿瑟之所以作出如此承諾,據他戰後回憶是有兩個目的。一是告訴第8集團軍的小夥子們,戰爭即將結束,他們馬上就可以重新過那種優越的占領軍生活。二就是間接地告訴中國人,他無意在朝鮮領土以外的任何地方和中國軍隊發生對抗,他所采取的軍事行動將嚴格限定在朝鮮境內。

在麥克阿瑟發表這一言論的四天之後,第8集團軍攻占了北朝鮮首都平壤。也就在這一天,十幾萬誌願軍精銳兵分三路跨過鴨綠江,極其秘密地進入了朝鮮境內。

由於朝鮮人民軍在前期作戰中損失慘重,喪失了阻擊和遲滯敵軍推進所必需的力量,使得有“猛狗”之稱的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率部在北朝鮮境內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至10月20日前後,也就是我誌願軍向朝鮮境內出動時,分兵冒進的“聯合國軍”已推進到距中朝邊境近在咫尺的順川、德川和寧遠一線。

由於敵人推進的速度太快,使得我軍按照預定計劃陣地防禦的設想已變得不可能。誌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審時度勢,因敵而變,果斷放棄原來的作戰構想,命令我先期入朝的四個主力軍迅速完成戰略展開,造成敵人孤軍深入、輕敵冒進的有利態勢,敵進我進,以迅猛、突然的動作對分散之敵實施分割,而後以運動戰的方式對敵實施逐個圍殲。

由於“聯合國軍”采用的是兩翼鉗擊、齊頭並進的戰法,使得東線的美10軍和西線的第8集團軍中間出現一個80公裏寬的巨大間隙。麥克阿瑟的這一計劃,遭到了參聯會主席布萊德雷的譏笑:“假如提出這個作戰計劃的人是指揮學院的某一名少校的話,這名少校一定會在哄笑聲中被趕出課堂。”

發現並最大限度地利用對手的錯誤,是一個優秀將領應該具備的素質。一代名將彭德懷就是極大限度地利用了麥克阿瑟這一愚蠢的錯誤。他使能征慣戰的42軍兩個主力師在險峻的黃草嶺和赴戰嶺一線占領有利地形,阻擊和鉗製東線敵軍,以隔斷兩線之敵的聯係。以38、39、41三個主力軍在溫井、雲山及熙川一線持重待機,準備聚殲衝在最前麵的第8集團軍所屬之南軍第1、第6和第8師。

10月25日,對我軍出兵渾然不覺的“聯合國軍”繼續以師、團甚至是營為單位分兵冒進。敵摩托化縱隊沿著幾條山區公路向我縱深猛插,與我隱蔽潛行的三個野戰軍相互對進,形成了互相交叉的態勢。

上午10時,敵先頭部隊南軍第6師一部乘車從溫井向北鎮進犯,與我正在此地尋機待戰的40軍第118師不期而遇。118師師長鄧嶽當機立斷,命令所部搶占公路兩側的製高點,準備以伏擊戰的手段聚殲該敵。

118師兩個主力團迅速展開,搶占有利地形。剛剛布好陣勢,南軍第6師2團第3營及一個炮兵中隊乘車而來。一進入我軍伏擊圈,我軍突然開火,以攔頭、截尾、斬腰的經典戰法,將其分為三段。由於敵人還沒有發現我軍入朝,所以驟遭猛擊立刻亂成一團。118師約兩個營隨即發起衝鋒,敵加強營火炮尚未開架,彈藥未開箱,即被全殲。有趣的是,由於聽不懂中國話,所有驚慌失措的敵人在聽到誌願軍戰士們高喊“繳槍不殺,寬待俘虜”時,嚇得直往車下鑽,我們的戰士們不得不把他們一個一個地拖出來。

誌願軍出兵朝鮮首戰告捷,旗開得勝。

40軍在溫井一戰得利,極大地鼓舞了我軍的土氣。素有四野王牌之稱的38軍奉命攻擊熙川,卻出了麻煩。

按照誌司的部署,38軍應該在戰鬥打響之後,以快速、迅猛的動作直撲熙川,殲滅孤軍困守的南軍第8師。受領任務之後,一向以善打硬仗、惡性仗而聞名的38軍軍長梁興初信心十足,他認為38軍這樣的百戰之師,對付一個小小的南軍第8師,還是有絕對把握的。沒料想,部隊向熙川運動的過程中,從人民軍散兵口中得到一個情報:“熙川有美軍一個黑人團。”梁興初聞言大驚,美軍裝備好,火力強,不可小視。38軍首戰熙川,須慎重出戰。由於擔任外圍穿插的112師沒能在預定的時間內趕到熙川以東預定位置,使得慎於初戰的梁興初沒敢貿然命令先期趕到的113師展開攻擊。到29日黃昏,待112師進入攻擊陣地,全軍向熙川發起攻擊之後,才發現熙川早已是空城一座,南軍第8師早已像漏網之魚,逃之夭夭了。

一個子虛烏有的黑人團,竟把堂堂的王牌38軍嚇得駐足不前,讓彭德懷感到震怒不已。他拍案大叫:“追!讓38軍給老子追!命令他們向球場、軍隅裏攻擊前進,一定要切斷敵人在清川江一線的退路。”

38軍接到命令,立刻調整部署,一邊追擊熙川南逃之敵,一邊向球場、軍隅裏攻擊前進。其112師之335團在攻占軍隅裏東側要點飛虎山後,與數倍於己的敵人大戰五天五夜,硬是讓妄圖奪路而逃之敵在他們陣地前麵丟下近千具屍體。

在38軍斷敵退路之時,我軍的又一支百戰雄師——第39軍,也成功地完成了對雲山之敵的分割包圍。

雲山位於北朝鮮的平安北道,是一個被群山包圍著的不足千戶人家的小鎮。戰前察明,雲山守敵為南軍第1師12團。根據敵我雙方態勢,我39軍軍長吳信泉擬用3個師的絕對優勢兵力,在11月1日晚上19時30分對雲山之敵發起總攻。到下午5時,前線指揮員見敵活動頻繁,似有要撤退的跡象,遂報告了軍指揮部。吳信泉當機立斷,決定乘敵混亂之際,提前發起攻擊。

此時此刻,雲山鎮內的美軍正在進行交接。來接替南軍的是大名鼎鼎的美騎1師第8團,由於整個第8集團軍都在風傳著關於中國軍隊已經參戰的可怕消息,所以駐守雲山的南軍急欲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