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敗清川江
第8集團軍血腥大潰退
仁川登陸的巨大成功,使一代名將麥克阿瑟失去了對形勢進行清醒判斷的能力。他無視中國政府的嚴正警告,揮兵越過三八線,兵鋒直指鴨綠江。在蜿蜒起伏的清川江兩岸,奇兵突發的中國軍隊和狼奔豕突的美國第8集團軍狹路相逢。一場大戰,狂妄的第8集團軍“雪崩般地逃回了三八線”。
1950年8月,日本東京。
在鶴立雞群般的東京第一大廈6樓,有一間裝修古樸、典雅的辦公室。在辦公室的牆壁上,掛著美國曆史上兩位最偉大的總統——華盛頓和林肯的畫像。畫像的下麵,是一幅裝裱精美的條幅,上麵寫著:“假如要我去解釋——不要說去回答——所有對我的攻擊,這個鋪子還不如關了去幹別的生意。我盡全力去幹我知道怎樣幹和我能幹的事情。我打算一直這樣幹到底。如果結果對我是美滿的,別人攻擊我的話就一文不值;如果結果對我是悲慘的,即使十個天使擔保我是正確的也無濟於事。”
很顯然,這是此間主人的內心獨白,甚至可以說是頗具個性化的個人宣言。這間房子的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國陸軍五星上將,當時所謂的“聯合國軍”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這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熱愛他的人、崇拜他的人,說他自信、堅強、魅力無窮;討厭他的人、仇恨他的人,則說他狂妄固執,目空一切。不管後人對他如何評價,也不管他以後遭到過多麼令人不可思議的失敗,但在此時此刻,他是一個功績卓著、經驗豐富且具有鮮明個性的美國名將,是一個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
隨著朝鮮戰爭的爆發,曆史又把這位年近七旬但依然狂熱好戰的五星上將推到了戰爭的風口浪尖上。人們常說,就美國的幾位二戰名將而言,巴頓代表著坦克突襲戰,布萊德雷代表著合圍戰,麥克阿瑟則代表著兩棲登陸戰。朝鮮半島三麵環海的特殊地形,無疑又為麥克阿瑟提供了一個施展拿手好戲的理想空間。他決心用自己的智慧、經驗、運氣再加上美利堅合眾國的實力,和北朝鮮進行一場5000∶1的豪賭——仁川登陸。
巴頓曾經說過:“大多數美國軍官忽略了一個關於合圍的重要現實:他們大多醉心於自己的計劃而忘記了敵人的存在。”
其實,不僅僅是美國的軍官容易犯這個錯誤,幾乎世界上所有擅長合圍戰的高手,都容易犯這個錯誤。自然,開戰之初勢如破竹的北朝鮮人也不例外。當他們試圖把困守一隅的美國第8集團軍合圍在洛東江一線時,麥克阿瑟實施了瘋狂但結果卻異常完美的仁川登陸。一時間,勞師遠征的人民軍主力後路被抄,整個戰局急轉直下。
隨著朝鮮人民軍主力的迅速崩潰,在金山防禦圈中困獸猶鬥的第8集團軍也緩過勁來,在占有絕對優勢的海空火力支援下,美國人開始了旨在征服全朝鮮、飲馬鴨綠江的大規模推進。
很快,“聯合國軍”奪占漢城,兵臨這場戰爭的導火線——三八線。
1950年9月底的一個傍晚,一架巨大的B-34型飛機在東京的羽田機場降落。飛機停穩之後,從敞開的艙門裏走出了一位身材頎長的戎裝軍人,隻見他頭戴美式軟簷軍便帽,肩佩五顆閃亮的金星,手中拿著一個奇形怪狀的玉米芯煙鬥。從這些獨具一格的道具和神采飛揚的神情上不難看出,這就是剛剛創造了仁川奇跡的大名鼎鼎的美國五星上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看到表演天才和他的指揮才能一樣出色的麥克阿瑟走下舷梯,早已等候多時的新聞記者們一擁而上,把這位傳奇般的英雄圍在了中間,頓時,鎂光燈在故作瀟灑的麥克阿瑟周圍閃爍起來。
一陣忙亂之後,臉上洋溢著勝利者風采的麥克阿瑟開始笑容可掬地回答記者們的提問。
“麥克阿瑟將軍,據說仁川登陸的輝煌勝利,是由於您力排眾議的結果。白宮和五角大樓是否不同意您的作戰計劃?”
“這次作戰計劃的實施確實遇到過一些阻力,但你們別忘了,我是戰地最高指揮官。”
“麥克阿瑟將軍,據說您提前一個星期宣布占領了漢城,可事實上當時漢城的戰鬥還在激烈地進行著,不知您作何解釋?”
心情極為複雜的麥克阿瑟看了看這位似乎不太友善的記者,輕輕地回答:
“戰爭中會遇到種種意外的情況,不過我要告訴你的是,幾天以前,我在漢城的首都大廈主持了儀式,將漢城正式交還給了大韓民國政府。現在的漢城作為韓國的首都已經開始恢複了它應有的生機。”
“將軍,假如不涉及軍事機密的話,我想問一下您的下一個軍事目標是什麼?”
“我已經向北朝鮮的金日成發布了投降令,如果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那麼我的部隊將越過三八線,直抵鴨綠江,直至徹底肅清朝鮮北部的任何抵抗。”
“將軍,您認為蘇聯和共產黨中國會介入戰爭嗎?中國總理周恩來曾經發表聲明,聲稱美軍若越過三八線,他們將會參戰……”
“我認為周恩來的聲明更多的意義在於實行一種政治恫嚇。中共沒有發動戰爭的能力,他們不具備相應的工業實力。三八線事實上沒有什麼軍事意義,它不過是一條緯線,沒有什麼力量能阻止聯合國軍跨越它。”
“可是,據路透社報道,您的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將軍聲稱他的部隊將在三八線停下來,等待聯合國的命令——您是否也在等待同樣的命令?”
麥克阿瑟的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慍怒,他斷然回答:“不存在這種等待。我也不知道沃克說過這樣的話,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可能是隸屬第8集團軍的英27旅的態度。說實話,英國人似乎不主張越過三八線。”
“可以問一下您下一步的作戰計劃嗎?將軍?”
“這是軍事秘密,恕我無可奉告。不過我可以明確地告訴諸位,我的作戰計劃已經成熟並馬上要付諸行動。它的核心主旨是:進攻!”
就在麥克阿瑟不厭其煩地在記者們麵前賣弄他君子雄辯的口才時,在仁川登陸中建立奇功的美國第10軍,已經在其軍長阿爾蒙德的率領下登上了軍艦,去進行另一場幾乎是穩操勝券的登陸作戰——元山登陸。
按照麥克阿瑟的如意算盤,在朝鮮的“聯合國軍”應兵分兩路,分進合擊。西路是沃克中將的第8集團軍。在肅清了北朝鮮軍隊的零星抵抗之後,第8集團軍應該沿三八線在漢城至春川一線展開,而後沿開城-沙裏院-平壤軸線攻擊前進,先期目標是攻占平壤。東路則是阿爾蒙德少將的第10軍。該軍將直接在朝鮮中北部的元山實施兩棲登陸,得手後沿朝鮮東海岸向北進擊,同第8集團軍在朝鮮北部會合,從而完成對北朝鮮殘餘軍事力量的最後包圍。
事實上,關於“聯合國軍”是否越過三八線的問題,無論是在所謂的聯合國陣營內部還是在美國國內,都有兩種不同的看法。尤其是作為美國盟國的英國,自始至終都對越過三八線擴大戰爭持反對態度。至於在美國國內,政治家們則主要顧忌中國和蘇聯的態度。美國總統杜魯門9月11日在發表授權麥克阿瑟采取軍事行動的政策聲明中,明確表示:“聯合國軍”應把北朝鮮人趕回三八線以北,或者擊潰他們的部隊。如果沒有蘇聯和中共武裝部隊進入的跡象和威脅,國家安全委員會建議麥克阿瑟將軍把軍事行動伸展到三八線以北,並作出占領北朝鮮的計劃。然而,如果蘇聯和中國軍隊進入朝鮮,就不要在三八線以北采取軍事行動。
應該說,美國人在決心幹預朝鮮形勢之初,其頭腦還是清醒和理智的。政治家們清楚地知道北朝鮮的背後站立著兩個巨人,所以他們為麥克阿瑟規定了很明確也很現實的目標。因為為了一個小小的南朝鮮,美國覺得犯不著去冒和中蘇發生大規模對抗的危險。畢竟美國全球戰略的重心在歐洲,它不想讓自己的力量在東北亞這個狹長半島上進行無謂的消耗。
但是,隨著仁川登陸的巨大成功,美國朝野產生了一種獨步天下,舍我其誰的優越感。“聯合國軍”在戰場上的卓越表現,使美國人覺得占領整個北朝鮮是完全可能的和應該的。所以當參謀長聯席會議於9月27日提出允許麥克阿瑟越過三八線的建議時,來自密蘇裏鄉下的杜魯門總統非常愉快地批準了這一可能招致巨大災難的愚蠢提議。
9月30日,一向頭腦清醒的國防部長馬歇爾將軍,以一個軍事領導人所特有的決斷力,給麥克阿瑟發來了一封暗示性極強的電報。他在電報中聲稱:
“目前有人報告說,第8集團軍中的各韓國師將在三八線停下來重新集結。關於這一點,我們希望你認識到:你在向三八線以北推進時,無論在戰術上還是在戰略上都不受限製。上麵所提到的聲明有可能會使聯合國處境尷尬。因為在聯合國裏,人們顯然不願意對是否越過三八線進行投票。相反,人們希望看到你在軍事上已證明有必要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