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孤島衝繩——十萬日軍垂死一戰(1)(1 / 3)

孤島衝繩

十萬日軍垂死一戰

這是一場事先便可確定勝負的戰役。美國20萬大軍,千餘艘軍艦蜂擁而至,日軍外無援兵,內無退路,隻能靠海孤注一擲。盡管“神風”特攻隊發起瘋狂的自殺性攻擊,使美艦損失巨大,然而也不過是垂死的掙紮,在美軍大炮、坦克的攻擊下,10萬日軍悉數被殲。

美軍相繼攻陷萊特島和硫磺島,衝繩島就成了日軍守衛本土的最後一個重要堡壘。對美軍而言,這個離日本九州島隻有400英裏的琉球群島南部最大的島,將是最後進攻日本本土的跳板。

衝繩島南北長約60英裏,呈窄長形,中部一帶隻有2英裏寬,北部地勢平坦,可建築機場,還有兩個深水港,可以說是天然的海軍基地。這裏屬亞熱帶氣候,空氣濕度大,雨量充沛。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三年,整個琉球群島駐防的日軍不到600人,到1944年4月1日,日軍才在衝繩島部署了第32軍,軍長中島滿中將倒是個冷靜而又幹練的軍官。當時他屬下有第24師團和第62師團以及第44獨立混成旅,另外,還有一個坦克聯隊、兩個船舶工兵聯隊以及大量炮兵部隊。

1944年底,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批準了進攻衝繩的代號為“冰山”的作戰計劃。這個計劃是陸海軍聯合行動,由斯普魯恩斯擔任總指揮,他將組織1300餘艘艦艇的進攻艦隊,由第5艦隊近200艘大小艦艇護衛,提供空中和炮火支援。所有的地麵部隊則由巴克納將軍率領,他的第10軍共有6個師,其中一半是陸軍,一半是海軍陸戰隊,擁有兵力15.4萬人。美軍要動用430餘艘運輸艦分別從西雅圖到萊特島等11個港口,將這些兵力和74萬噸作戰物資運往衝繩。美軍那些作戰參謀們認為,以絕對優勢對付島上的7萬名日軍綽綽有餘。然而,他們還是低估了在衝繩島拚死抵抗的中島第32軍,其實際兵力有10萬多人。

中島將軍是個較有頭腦的指揮官。他正確預見到美軍將在島的中下部西海岸渡具知海灘登陸,而他知道在強大的艦炮和空中力量的支持下,日軍是無力製止美軍登陸的。於是,他把部隊集中到崎嶇不平的島的南部。因為衝繩島北部三分之二地勢比較平坦,有利於發揮美軍坦克和飛機的優勢,所以,他企圖憑借南部山地有利地勢,構築堅固的工事,集結了大量重炮、迫擊炮和坦克,建立起橫斷全島的防禦陣地。中島在城堡古老的城牆四周建立了防禦線,組成了一道6英裏寬的堡壘群。

中島的作戰計劃是,在美軍登陸的灘頭以及島的北半部駐紮少數兵力,進行象征性的抵抗,讓美軍全部人馬登陸,深入到日軍準備好的陣地前,他們再猛然行動起來,消滅敵人。

在美軍登陸的前10天,米徹爾上將的第58特遣艦隊16艘快速航空母艦以及護航的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向九州的日軍機場和吳市港的海軍基地進行了一係列大規模的進攻,成功地將日軍許多機場摧毀,同時使400多架日機毀壞。

登陸戰的前兩天,美國海軍破壞小組的蛙人,在炮火艦艇的掩護下潛遊上岸,將日軍設置在淺灘的鐵絲網、地雷等障礙物,一一清除,打通了通往海灘的道路。

1945年4月1日,1300多艘美軍送輸艦和戰艦彙集到衝繩島西海岸,在進行了數日猛烈的炮擊後,5個師的攻擊部隊乘坐登陸艇以及兩棲裝甲車,向5英裏寬的弧形渡具知灘頭堡衝去。他們本來以為會遇到猛烈的反抗,然而,整個上午,美軍三個陸軍師和兩個海軍陸戰師上岸幾乎沒有遇到抵抗。到晚上,已有6萬多名美軍登上了灘頭陣地。美軍在衝繩島登陸成了輕鬆愉快的事。當時美軍記者派爾報道說,沒有人向他們開槍,他們甚至連腳都沒有濕,自由自在地上了海灘。

上岸後的美軍就像在搞一次軍事演習,迅速全線出擊,向內陸挺進,隻是占領機場時遇到輕微抵抗。第二天嘉手機場就已經修複可供使用。向南北縱深推進的美軍竟提出這樣的問題:日本人到哪裏去啦?美海軍陸戰第12團的布朗中校是個很幽默的軍官,他給師部軍需官寫了個紙條:“上校,請給我們一具日本士兵的屍體。我部下許多人還從未見過日本人。我們會替你把他埋掉的。”

那一天,美國海軍艦隊可沒有陸軍那麼清閑,700多架日軍飛機成群地前來襲擊艦隊。其中一架“神風”敢死隊員駕駛的飛機,冒死直衝斯普魯恩斯的旗艦,結果造成“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受傷,開回碼頭進行緊急修理。雖然有200多架日本飛機被美軍戰鬥機或高射炮擊落,但是日軍“神風”敢死隊還是穿過密集的炮火,擊沉了3艘驅逐艦、1艘坦克登陸艦和2艘彈藥運輸艦。

在美軍發起進攻的同一天,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豐田大將發布命令,第2艦隊司令伊藤中將率領超級戰列艦“大和”號以及其他9艘軍艦去襲擊停泊在衝繩海麵的敵艦。這是日本艦隊最後一次機會了,因為所剩的燃料也隻夠日軍艦隊作最後一次出擊。豐田通知聯合艦隊所有的指揮官:“帝國命運完全在此一戰。”

其實豐田是在組織一支海上敢死隊,進行一次垂死前的自殺性攻擊。每艘軍艦都隻有剛夠單程航行的燃料,軍官們知道此去必死無疑。

日本艦隊的目標是,利用強大的“大和”號在美海軍艦隊中殺出一條路,盡可能多地擊沉運輸艦,然後水兵登陸上岸,參加衝繩島保衛戰。

舉行過大大小小的告別宴會後,日軍10艘軍艦緩緩駛出瀨戶內海。8時,第2艦隊小心翼翼地駛過水雷區,進入太平洋。拂曉時,艦隊開進了九州以南的公海。伊藤下令艦隊以“大和”號為中心,組成環形陣,速度每小時24海裏,走“之”字航線向南行駛。此時,日軍最後一批護航機返回了,九州海岸也消失在海平線上,海上隻剩下這支孤零零的艦隊。

在前一天晚上,斯普魯恩斯已接到日軍艦隊出動的報告。因為有兩艘在南部靠近日本內海巡邏的美軍潛水艇發現了敵艦,超級戰列艦“大和”號和其他艦艇已經過了豐後海峽,朝南開往衝繩島。

起初,第5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打算用艦艇的大炮對付日艦,於是,他給第58特遣艦隊米徹爾發報,讓敵人繼續南下。但艦載航空兵聲稱完全有力量擊沉“大和”號,希望擊沉這艘超級戰列艦來證明飛機的優越性。於是,米徹爾讓他的參謀長通知斯普魯恩斯將軍,除非另有指示,否則他建議12時出擊日軍艦群。斯普魯恩斯將軍在米徹爾的來電“你攻還是我攻?”的空白處批上:“你攻。”

4月3日中午,米徹爾出動了大量艦載飛機,在離九州以南大約170英裏處截住了“大和”號。

當時,正在“矢矧”號艦橋上的古村將軍首先發現了美機,他大聲喊道:“美國人來了。”艦隊隨即散開,形成戰鬥隊形。這時天空突然下起大雨,一片雨霧把艦隊籠罩住了。古村正在感謝這陣大雨將使美國人無功返艦,哪料雨下了不到10分鍾,天空立刻開始轉晴,艦上觀察哨馬上報告:“左前方發現敵機。”

40多架轟炸機穿過飄浮的雲層俯衝下來。“大和”號上150多門高射炮和高射機槍急忙調準方向,猛烈地進行反擊,密集的槍彈在空中劃開一串串黑煙。但有的美機還是衝破這道火網,投下大量炸彈和魚雷,其中兩顆炸彈落到“大和”號主桅杆附近,掀起一股濃煙,另一枚魚雷擊穿了左舷甲板。

“矢矧”號為了躲避美機攻擊,向一片雨區猛衝。一群美機追撲上來,先是一顆重磅炸彈將其擊中,隨即一枚魚雷在艦身吃水線以下穿過。一陣劇烈的震動後,“矢矧”號一時失去了控製,在海上打轉,緊接著又一群美機又從雲層裏衝出來,“矢矧”號連中兩顆炸彈,一顆在前甲板爆炸,一顆炸中艦尾,還有一枚魚雷打進右舷艦首。“矢矧”號就像一個笨拙的大漢,被人猛烈地連擊幾拳,渾身顫動卻不知如何還手。

古村將軍正打算轉移到一艘驅逐艦上去,第二批美機又趕來,幾輪俯衝掃射,打得“矢矧”號四處冒煙。古村拒絕登上小艇逃命。

幾海裏之外的“大和”號,此時艦上一片狼藉,甲板上橫七豎八躺著一堆屍體,血水混合著雨水在甲板上四處漫流,艦身也開始傾斜,時速已降至18海裏,有賀將軍指揮大艦繼續向衝繩推進。

下午1時35分,美軍第三批飛機攻擊又開始了,150架飛機,幾乎是輪番轟炸“大和”號。此時,“大和”號的反擊十分微弱,隻有轉身逃跑的份兒了。甲板上連中8顆炸彈,左舷挨了兩枚魚雷,艦上的高射炮手大多在美機機槍的掃射中喪命。艦塔方向舵被炸壞,艦身傾斜到16度以上。

為阻止艦身繼續傾斜,其時速減至9海裏。剛剛恢複平穩的“大和”號,左舷又挨了一枚魚雷,艦身再次傾斜。下午2時,“大和”號右舷又中了兩枚魚雷,這時連應急輪舵都無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