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萊特海戰——聯合艦隊最後一搏(1)(2 / 3)

於是,大西決定組織“神風”突擊隊,讓這些敢死隊員駕著滿載炸彈的戰鬥機,對準美軍航空母艦的甲板紮下去,以求用日軍的微弱力量取得最大戰果。

10月19日,美軍發起總攻的前一天拂曉,6艘戰列艦駛進萊特灣,開炮轟擊登陸地帶的灘頭陣地,同時,從航空母艦上起飛的轟炸機再一次轟炸福摩薩的各個空軍基地,摧毀了這一地區幾乎所有殘存的日本航空兵力量,為龐大的登陸部隊到來做預先準備。

當晚11時,由420艘運輸艦和157艘軍艦組成的美軍登陸艦隊,在萊特灣以東17海裏處會合,在港口兩座島上標誌燈的指引下,緩緩駛進萊特灣。

20日清晨,成千上萬門大炮開始猛烈轟炸,炮彈疾風驟雨般地在萊特島上炸開,整個海岸線成了一片火海。此時,一群群飛機從海麵上呼嘯而來,協助海軍戰鬥。戰列艦上的重炮停止射擊後,巡洋艦、驅逐艦和炮艇向前推進繼續炮擊,數以千計的火箭炮同時飛上天空,發出一聲聲山崩地裂的巨響。當濃煙漸漸散去,原先生長著茂密樹木的海岸,頓時成了一片荒涼的廢墟。

上午9時45分,美軍數以千計的登陸艇在十幾英裏寬的海麵向海灘直衝過去。北麵是美軍第10軍,所屬第1機械化師衝上“白灘”,炸毀了殘存的碉堡,用卡賓槍和機槍消滅了棕櫚樹上少數狙擊手,很快地衝上了沿海公路。第10軍第24步兵師也順利地占領了日軍海岸陣地。南邊是美軍第24軍,由第7、第96師步兵師組成,他們登上海灘沒有遇到大的阻擊。控製這一地區的日軍炮兵陣地,已在美艦的炮擊中大部分被摧毀。登陸後第96師迅速向縱深發展,第7師在杜拉格遇到最頑強的抵抗,直到中午才拿下這個據點,繼續向前推進。

麥克阿瑟將軍站在巡洋艦“納什維爾”號艦橋上,叼著那支他頗喜歡的玉米芯煙鬥,平靜地觀察著登陸情況。他的4個師幾乎沒有遇到日軍抵抗,很快地衝上了灘頭,而岸上幾個日軍據點早已在炮火中夷為平地。就像看一場預先編排好的演出,他聚精會神地欣賞自己的作品。一切都進展得如此順利。

下午1時,麥克阿瑟將軍吃過午飯,換了一套新的哢嘰布軍裝,戴著一副墨鏡,十分急切地登上一艘登陸艇。與他同船的有菲律賓總統奧斯梅納以及一群記者、參謀。隨行的攝影記者拍下了那張後來流傳很廣的照片:麥克阿瑟將軍從登陸艇下來,踏著齊膝深的水大步向海灘走去。

岸上依然可以聽到斷斷續續的槍聲,麥克阿瑟叼著玉米芯煙鬥,屁股上掛著那支他父親的老式左輪槍。他在棕櫚樹叢中找到第24師師長弗雷德裏克?歐文少將,大聲說:“太妙了,這正是我夢寐以求的結果。”

士兵們正臥在不遠處的土坡上射擊,其中一位發現了麥克阿瑟,輕聲地對旁邊的夥伴說:“嗨!麥克阿瑟將軍。”

“是嗎?他大概把埃莉諾也帶來了吧。”他的夥伴連頭都沒抬,眼睛仍然盯著前方的目標。

下午2時,在一塊沙灘上,通信兵接通“納什維爾”號上的大功率發射機,架上了一架電台,麥克阿瑟接過麥克風。這時天下起了雨。在淅淅瀝瀝的雨聲中,他用充滿激情的語調說:“我是麥克阿瑟將軍。菲律賓人民,我回來了!上帝保佑,我們的部隊又重新登上這塊灑著我們兩國人民鮮血的土地……”

麥克阿瑟將軍情緒激動,因極度興奮而渾身顫抖,這位將軍動了感情。

麥克阿瑟將軍的登陸戰獲得巨大成功。美軍已經控製了長達18英裏的前沿陣地,而且傷亡甚少,隻有49名士兵陣亡。到傍晚,已有6萬餘部隊和10餘噸裝備、物資上了岸。美軍開始向島上的首府塔克洛班推進,並很快地占領了塔克洛班的簡易機場。其後兩天,美軍4個師繼續向前推進,一路勢如破竹,又占領了杜拉格機場,並完全控製了塔克洛班。

10月23日,在省議會大樓的台階上,舉行了菲律賓文官政府複位的正式儀式。雖然戰鬥仍然在兩英裏外激烈地進行,但是麥克阿瑟將軍堅定地向聚集在大樓前的人群宣布,以奧斯梅納為首的菲律賓國民政府重新建立起來了。軍號聲中,美國國旗和菲律賓國旗同時升起。

為了打擊美軍在萊特島的登陸,實施東京大本營勝利行動1號方案,海軍大將豐田副武決心進行一次孤注一擲的大賭博,把日本海軍所有艦隻投入戰鬥,這一方案得到天皇的批準。

豐田心裏也清楚,他能調遣作戰的飛機實際上隻有預定計劃的一半,而軍艦實力也今非昔比,遠遠弱於美軍。但他仍想依靠運氣,尋找機會來實現自己的計劃。他決定用聯合艦隊剩下的航空母艦作誘餌,將美軍第3艦隊引到遠離萊特的海麵,再出動其他艦艇去粉碎美軍的登陸行動。

10月22日清晨,日本聯合艦隊的戰列艦隊駛出文萊。中午時分,聯合艦隊在婆羅洲北海岸外茫茫海麵上分路前進,決定采取兩路夾擊的戰術,由栗田健男中將指揮第一攻擊艦隊為中路,穿過比薩場的狹窄水域,由聖貝納迪諾海峽進入太平洋,然後向南經過薩馬從東麵進入萊特灣;西村率領的艦隊為南路,由棉蘭老島與萊特之間狹窄的蘇裏高海峽,從南麵攻擊萊特灣。豐田大將命令他們,要在10月25日拂曉開進萊特灣,消滅美軍的兩棲艦船。

栗田中將是在瓜達卡納爾島海戰後,接任聯合艦隊第2艦隊司令的。他的艦隊火力相當強,其中包括兩艘世界上最大最強的戰列艦“大和”和“武藏”,總共有5艘戰列艦、14艘巡洋艦和19艘驅逐艦。

栗田率領的第2艦隊駛進巴拉望島的西岸時,正在這一帶海域巡邏的美國海軍“海鯽”號和“鰷魚”號潛艇上的雷達出現陣陣回波。開始時“海鯽”號的駕駛指揮塔報告:雷達發現目標,距離3萬碼,但目標不明。指揮塔上的艦長麥克林托克中校馬上感覺到,見鬼,那是日本艦隊。

他用喊話筒把情況告訴了“鰷魚”號艦長克拉傑特中校,後者大聲說:“我們去幹掉它。”

淩晨5時左右,兩艘潛艇悄悄沉入水下,漸漸接近日艦,潛望鏡小心翼翼地伸出水麵。兩位艦長聚精會神地注視著灰色的海平線上。艦上全體人員都已進入戰鬥崗位。

晨曦中,麥克林托克通過潛望鏡看到一隊日軍艦隊正迎麵開過來,東南海麵出現另一隊戰列艦、巡洋艦和驅逐艦。

迎麵駛來的灰色艦變得越來越大,為首的是一艘巡洋艦。潛艇上所有的魚雷發射管已做好了準備。日艦在距離不到1000碼時突然向西轉,轉成極為理想的發射角度。麥克林托克一聲口令,6枚魚雷向日艦猛射過去。

“鯽魚”號第一次發射的魚雷有4枚擊中了日軍旗艦“愛宕”號。當時正在艦橋上的栗田及參謀長小柳宣次突然覺得艦體猛然連續抖動了4次,隨即這艘巡洋艦開始下沉。栗田和他的部下為了逃命,不得不跳進大海,一艘驅逐艦救起他。隨後,栗田把旗艦移到戰列艦“大和”號上。

接著“鯽魚”號又瞄準另一艘巡洋艦,並將其擊中燃燒。

“鰷魚”號上的克拉傑特中校通過潛望鏡觀察到這一情景,驚得大叫起來:“上帝呀,這景色太激動人心。”

一會兒,克拉傑特大聲下令:“他們過來了,前麵的一艘讓它過去,那是個小家夥。全體注意,瞄準後麵的大目標,發射!”

他們隨即聽見魚雷擊中日艦的強烈爆炸聲。克拉傑特接著下令:“急速潛航,趕快離開這鬼地方!”此時,清醒過來的日軍艦隊,瘋狂地向海上投擲深水炸彈,兩艘潛艇被炸彈震得劇烈搖晃,但終於逃出了深水炸彈襲擊區。

栗田還沒有進入菲律賓中部戰場,就被擊沉兩艘重巡洋艦,另一艘也中彈燃燒,隻好在一艘驅逐艦的護衛下返回文萊。

這場曆史上規模最大的海戰剛開始,日本人就損失了3艘重型巡洋艦,並暴露出日軍進攻的主力,美國人贏得了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第一個回合的勝利。

栗田知道自己的航線被發現了,但除了繼續前進,也別無選擇。況且他的戰列艦還在,還要作最後垂死的掙紮。中午,他收到聯合艦隊司令部拍來的一份電報,電報告訴他“敵人很可能知道了我們集中全部力量的情報”。栗田當然沒有感到半點驚訝,對這一點他比他的司令官知道得更清楚。

電報末尾,豐田大將依然發出生硬的命令:“執行我原預定計劃。”

美國航空母艦接到“海鯽”號潛艇的報告,立即派出巡邏機搜索海麵,7時40分哈爾西接到飛行員報告,日軍艦隊抵達民都洛南端。在“新澤西”號旗艦掛滿作戰地圖的指揮室裏,哈爾西帶著一群參謀們,正在緊張地製定一場即將開始的大戰部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