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德軍大漠肆虐——英“十字軍”北非慘敗(2)(1 / 3)

11月19日早晨,雨後初晴,天空到處充滿雨水發出的悶氣。英軍第30軍第22裝甲旅正向還有20公裏的目的地行進。隊伍冒著烈日馬不停蹄地行進,正在這時,接到上級發來的命令,要這支裝甲旅襲擊駐在比爾古比的意大利軍隊。意大利的這支坦克部隊也是一支非常出色的隊伍,陣地防守工事很堅固。這一帶地形非常複雜,部隊隱蔽偽裝很巧妙。一道高聳的沙丘成了天然屏障,外來侵襲的隊伍根本看不出守軍正在何處,而沙丘後的守軍視野開闊,侵襲的來兵暴露無遺,盡收眼底。烈日炎炎下,英軍經長途跋涉大多疲憊不堪,雖然來勢凶猛,士兵個個英勇強悍,求勝心切,急於掃清意軍這個障礙,但半數以上的坦克被擊毀,英軍受到嚴重損失,接二連三的衝鋒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在西迪雷澤格,英軍第30軍第7裝甲師的一個旅和支援部隊較為順利,幾乎沒花多大力氣便占領了西迪雷澤格,並在那裏布置了一道馬蹄形的警戒線,以浩大的聲勢來引誘隆美爾的裝甲部隊來這裏出戰。

另一邊,第4英印師與奧馬爾地區各個沙漠要塞的德軍周旋,以遊擊戰術牽製著德軍,來分散隆美爾的兵力。

沿海岸公路上,新西蘭師迅速推進,以銳不可當之勢直奔托卜魯克,以接應突圍的托卜魯克守備部隊。

英軍幾乎可以說是步步為營,全麵包抄,但即使這樣,隆美爾仍未作出強烈的反應,一心隻顧直取托卜魯克。

恰好就在這時,開羅BBC廣播電台女播音員用柔潤純正的英語向全世界播報了一則重要消息:“我們英勇的第8集團軍,擁有75000名裝備精良、武器優越的士兵,已經在西部沙漠向隆美爾部隊發動了總攻,目的在於消滅非洲軍團。”

聽到這則消息,隆美爾惱羞成怒,幾乎要砸掉收音機。他抓起電話簡,氣急敗壞地說:“我是隆美爾,給我接克魯威爾將軍。”

隆美爾命令克魯威爾率領兩個裝甲師,天一亮即沿著敵軍裝甲部隊留下的痕跡,從甘布薩爾赫向北直驅托卜魯克,奪回錫迪-雷日弗的陣地。實際上,英軍早在這裏布置嚴密的火網。雙方一交鋒,炮火隆隆,雙方展開激烈的坦克戰。

這一天黃昏,天空陰雲密布,偶爾從雲縫中露出殘陽的紅光。在這血色黃昏中,兩軍的坦克大炮又開火了。英軍猛烈衝鋒,輕巧的像小蜜蜂式的坦克作“工”字形迂回前進。英軍第7裝甲師的支援分隊在發起攻擊後占領了德軍的機場,第6皇家坦克團擊毀了德軍殘留的飛機。

英軍的這一行動終於令隆美爾改變了初衷。他下令停止進攻托卜魯克,將所有分散的裝甲部隊集合,準備反擊英軍坦克。

11月22日晨光熹微,英軍炮兵對德軍占領的各要塞射擊,蘇塞克斯營在飛機和炮兵火力的掩護下,乘車向要塞衝鋒。但遭到德軍集中起來的炮火的猛烈襲擊,英軍的兩支梯隊無法衝破德軍的封鎖線。

英軍旁遮普營進攻利比亞奧馬爾要塞遭到隱蔽在工事內的德軍火炮的襲擊。英軍闖進了德軍的布雷區,被德軍的炮火炸得隻剩下5輛坦克。

在西迪雷澤格一帶,第8集團軍的其他部隊也遭到德意軍的頑強反擊。殘存的坦克無力抵抗,隻得拖著沉重的履帶爬出戰場。此時的戰場慘不忍睹:遍地是麵目全非、缺胳膊少腿的戰士。鮮血把沙漠染成褐色。卡車、坦克或是燃燒,或是在冒著黑煙。周圍不時還有彈藥在爆炸,戰爭帶來的災難令人不敢直麵。

這是英軍“十字軍”行動的第一階段,也是最殘酷的時候。德軍死傷也是無以計數,以至於德國把這一天稱為“死亡星期日”。

11月23日下午3時,天空飄起了蒙蒙細雨。這似乎是老天在為戰死疆場的士兵掉下追憶的眼淚。

克魯威爾的阿雷艾特第8和第5裝甲團全速北進,緊隨其後的是載有全副武裝步兵的重型卡車。又一輪血戰拉開了帷幕。

11月24日清晨,隆美爾驚人的衝擊計劃開始了。德軍第21裝甲師向英軍第30軍的軸線以不可擋之勢衝擊,緊跟其後的是紐曼?西爾科少將率領的第15裝甲師。當天下午,德軍第21裝甲師向哈爾法亞隘口前進,企圖切斷英軍第8集團軍的退路。這一行動引起英軍的恐懼和混亂。驚魂未定的駕駛員爭相逃命,隊伍混亂不堪,以至車禍連連不斷。英皇家空軍試圖轟炸、堵截德第21裝甲師,但無法投彈,因為他們實在分不清敵我。

麵對英軍的大潰敗,坎寧漢準備讓英軍全線撤退,而前來督戰的中東地區總司令奧金萊克卻認為必須堅持對敵繼續進攻。因此他免除了坎寧漢的職務,委任他的參謀長裏奇將軍為第8集團軍司令。

在11月份的最後幾天裏,英德兩軍繼續廝殺,雙方都付出慘重的代價。德軍死傷近4000人,損失坦克142輛;英軍損失了814輛坦克和裝甲車以及127架飛機,9000人被俘。

盡管如此,英軍後續部隊和後備坦克仍不斷調來補給,而德軍卻無法得到增援部隊。奧金萊克把邊境的第4印度師調往前線,與第7裝甲師會合,以切斷隆美爾的退路和補給線。

“沙漠之狐”隆美爾獲悉這一消息,決定西撤。12月4日,他撤出了托卜魯克包圍圈以東的裝備。

5日,第90輕裝甲師也退出陣地。

7日,隆美爾的司令部也撤到托卜魯克以西幾英裏靠近加紮拉的一個深穀裏了。在這一生中,這是隆美爾第一次感到屈辱的撤退。

在以後的十幾日裏,德意軍繼續撤退。

至1942年1月份,非洲軍團全部都脫離“危險區”,撤到了靠近布雷加港一線上。與此同時,德軍的一支6艘艦艇的護航隊,偷越英軍的防線,給非洲軍團送來一批坦克,潛水艇也送來10萬顆地雷。

而此時,英軍的後勤補給線延伸了1000多英裏,麵臨著嚴重的補給困難。由於太平洋戰爭的爆發,英軍的戰鬥主力大多派往亞洲,無力再在非洲戰場掀起戰鬥。雙方在北非出現了對峙。沙漠又歸於一片大戰前暫時的平靜。

轉眼日曆飛撕到春天。對於戰爭年代來說,每一天都載滿了沉重和不平靜。

幾個月來,隆美爾都在雄心勃勃地考慮攻占托卜魯克的計劃,他不斷地向希特勒和墨索裏尼要求增派部隊。他自己每日都在訓練、整頓隊伍,企圖時機成熟卷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