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德國人民行動起來,反對把德國推入戰爭深淵的納粹政府……”
這次轟炸並沒有給柏林造成大的破壞,但顯示了英國皇家空軍的實力,同時,英方的政治攻勢也使希特勒感到害怕。那些被炸毀了房屋,炸死了親人的柏林居民開始遷怒於希特勒政府。
德國首都柏林遭到英軍空襲之後,8月27日,德軍轟炸機又對倫敦實施報複性的轟炸,把大批炸彈有目的地投向倫敦的居民區和商業區。8月28日,英國皇家空軍又出動更多的遠程轟炸機,襲擊了柏林市區。
英國皇家空軍幾次襲擊柏林市區,使德國空軍司令戈林的諾言破滅了。當時,他曾保證讓英軍的飛機無法闖入柏林上空,柏林市民絕對安全,但事實上柏林市民的生命財產已開始受到了威脅,德國人開始不信任他了。
同時,柏林被炸也讓希特勒臉上發熱。他指使德國的新聞界大造輿論,大肆宣揚英國飛行員在柏林野蠻地屠殺手無寸鐵的無辜平民和婦女兒童。
1940年9月4日,希特勒在柏林體育館召開的冬賑運動會開幕式上憤怒地說:
“丘吉爾進行的這些空襲,是因為他們的空軍白天不能飛臨德國上空,但是德國的飛機則每天都能飛臨英國領土上空。英國人看見一點亮光就扔下炸彈,扔在住宅區、農場和鄉村裏……
“我們要以夜襲來回答夜襲。當英國空軍投下2000公斤、3000公斤或者4000公斤炸彈時,我們將會在一夜之間扔下15萬公斤、20萬公斤、30萬公斤或者40萬公斤的炸彈。我們的空軍將會把他們的一些城市炸成平地……
“總有一天,我們兩個國家中會有一個求饒,但這絕不是德國!”
希特勒為了挽回自己的麵子,再次激起狂熱的納粹情緒,便決定暫時放棄對英方其他目標的空襲,集中德軍近一半的轟炸機,對英國首都倫敦進行毀滅性的襲擊,甚至不惜將這座曆史名城炸為平地。他把這種轟炸稱作“恐怖性的空襲”,作為逼使丘吉爾政府投降的“最後手段”,以此來摧毀英國人的鬥誌。
於是,全麵襲擊倫敦的空戰拉開了戰幕。
第一批320架德軍轟炸機在600架戰鬥機的掩護下,隆隆地飛過布蘭?奈海角,朝倫敦飛去。在這些飛機身後的機場上,無數的施圖卡機又在列隊待命。
此時,德國空軍司令戈林正在法國海岸的一座山岩前舉行記者招待會。他站在一塊岩石上,看著遠處多佛爾閃閃發光的白色峭壁。他讓記者攝下了這幅照片。他對電台和報社的幾十位記者狂妄地宣稱:
“在對英作戰中,我是親自指揮作戰的……”
此時,龐大的德軍機群掠過他頭上的天空,向海峽對岸呼嘯而去,隆隆的馬達聲掩蓋了他那不可一世的聲音。
聲勢浩大的德軍機群向東方遠遠飛去,看上去並不像是要威脅倫敦南麵的各重要基地。但是,德軍的意圖早已在英軍的意料之中,當德軍機群剛一編隊完畢,英軍的雷達網就捕捉住了它們的行蹤,英國皇家空軍立即從各個機場升空迎擊。當德軍機群還未侵入倫敦上空,就遭到了英國皇家空軍的阻擊。但由於德軍機群來勢凶猛,數量眾多,它們還是衝過了英軍防空高射炮部隊的火網和空軍的阻截,進入了預定的空域。
第一批德軍飛機來到了倫敦泰晤士河上空,開始向倫敦東區的船塢區、兵工廠、煤氣站、發電廠、倉庫和幾英裏長的碼頭扔擲炸彈,這一片廣大地區立即成為火海。錫佛爾鎮的居民被包圍在大火中間,防空部隊和海岸自衛隊不得不把他們從水路撤出來。
此時,英國皇家空軍23個飛行中隊也一下子就出動了21個飛行中隊,幾百架各種類型的戰鬥機怒吼著衝上高空,雙方在廣闊的倫敦上空展開了激戰。盡管有幾架德軍飛機被擊落,但英國皇家空軍仍然沒有能夠阻止德軍轟炸機,對倫敦市區投下300多噸炸彈。蜿蜒曲折的泰晤士河兩岸,地標明顯可見,德軍投下的每一顆炸彈都能準確地命中目標,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正當第一批德國轟炸機以散亂的編隊殺回去的時候,第二批轟炸機又在嚴密的掩護下逼近倫敦上空。它們連續不斷地向地麵燃燒著大火的目標再次轟炸。輪番轟炸持續了一個半小時之久,倫敦市區成了一片恐怖的煙雲火海。8點10分,250架德軍轟炸機又開始了第三輪轟炸,然後是一波接一波的轟炸,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淩晨2時。成群結隊的德軍轟炸機在倫敦上空肆無忌憚地肆虐。德國空軍司令戈林給妻子打電話時洋洋得意地說:
“倫敦燃燒起來了!”
英國皇家空軍也奮起反擊,但由於缺乏夜戰經驗,不能給德軍造成大的威脅。此時倫敦的防空措施主要是靠高射炮和探照燈,由於有英方的戰鬥機參戰,雙方糾纏在一起,高射炮也不敢開炮。所以在整整一個晚上,英軍的高射炮部隊都沒起到任何作用。
9月8日下午,德軍200多架轟炸機又在戰鬥機的掩護下,再次飛臨倫敦上空進行襲擊。這一次,英國皇家空軍早已嚴陣以待,當雷達剛剛發現有大批敵機飛越英吉利海峽時,立即拉響了防空警報。英軍噴火式和颶風式戰鬥機接到命令後,立即升空做好迎擊準備,對敵機預定襲擊的目標進行警戒。德軍機群飛抵多佛爾上空時,英軍帕爾將軍的兩個飛行中隊立即猛撲上去,颶風式戰鬥機襲擊德軍轟炸機,噴火式戰鬥機對付德軍戰鬥機。雙方在空中緊咬追逐,展開了一場生與死的格鬥,使德軍的這一次空襲沒有占到大的便宜。
據英國官方有關資料顯示,在德軍空襲的最初兩天兩夜裏,倫敦市區有842人死亡,2347人受傷,整座城市房屋毀壞程度達80%,全城沒有一條完整的馬路。戰爭讓這座世界名城蒙受了空前的災難。
這僅僅是開始兩天兩夜的結果,而德軍對倫敦空襲的高潮卻是在一個星期之後的9月15日,倫敦城的存亡將係於此役。
9月15日的大空襲是從中午開始的。中午時分,200多架德軍轟炸機在戰鬥機的掩護下,出現在英吉利海峽上空。機群緊貼著雲層飛臨倫敦上空,空襲的目標是泰晤士河上的碼頭一帶。
德軍一出動,英軍的雷達網就對其進行了跟蹤。英國皇家空軍第11戰鬥機集團司令帕克將軍立即對其所轄的24個飛行中隊發出了警報。在德軍機群完成編隊後飛臨海峽上空時,英國皇家空軍也立即升空迎擊。13時整,雙方在海峽上空展開了激戰。5分鍾後,帕克將軍下令將最後6個作為預備隊的飛行中隊也派了上去,連同第12戰鬥機集團增援的5個飛行中隊一起聯手出擊,同德機在長空鏖戰。
13點30分,空戰達到了高潮。英國皇家空軍一次出動300多架噴火式和颶風式戰鬥機升空作戰還是首次。整個英格蘭東南部的天空都在燃燒,空戰一直從海峽沿岸連到首都倫敦。坐在第11戰鬥機集團地下指揮部的英國首相丘吉爾,眼看著德軍在一步步地向倫敦市區逼近,他焦急地問身邊的帕克將軍,還有多少預備隊沒有派上去。
帕克將軍不得不如實報告說:“全用上了,一架飛機都沒有了。”
丘吉爾真為這種局麵捏了一把汗。幸好這時德機的第一波襲擊結束了,已經沒有炸彈、炮彈,油料快燒完的德軍飛機都急忙撤出戰鬥返回基地,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兩個小時以後,德軍機群又卷土重來,第二輪空襲又開始了……
9月15日的空戰持續到第二天下午,雙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倫敦城雖然沒有被德軍飛機完全炸毀,但已是滿目瘡痍,遍體鱗傷。
9月15日的空戰是德英雙方空戰最激烈的一戰,也是關鍵的一戰,所以後來英國把這一天定為“大不列顛空戰節”。
倫敦上空的空戰一直持續到9月底,後來,由於從大西洋上吹來了強勁的西北風,隨之而來的是濃密的雲層和暴雨,這場殘酷的空戰才不得不暫時休戰。
是這股強勁的西北風挽救了這座遍體鱗傷的大不列顛古城嗎?
這也許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
但是,德國空軍給英倫三島及大不列顛製造的這場災難,是後人無法忘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