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爾這一不顧一切的決死衝擊,使德國艦隊遭到了嚴重的打擊。除了“呂措夫”號沉沒之外,還有多艘主力戰艦遭到重創。“塞德利茨”號的艦艙內部進水達5000噸之多,連上帝也不知道它為什麼還能那麼頑強地漂浮在海麵上,“德弗林格爾”的甲板上,躺著500多具殘缺不全的屍體,主炮塔已經變成了一堆廢鐵,其他各艦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最為可怕的是,英國人的龐大戰列似乎還保持著相當完整的陣勢。嚴酷的現實使舍爾上將認識到,除了再一次逃跑,他已經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舍爾上將一聲令下,德國驅逐艦勇敢地衝了上來。他們在艦隊主力的後麵施放了一道道濃濃的煙霧,來掩護主力的脫逃。同時,他們憑借著艦小靈活的優勢,大膽地接近英艦,並在8000碼的距離上向英軍的戰列發射了幾十枚魚雷。成群的德國魚雷撲向傑利科的主力艦隊,不僅將好幾艘前來阻擋的輕型戰艦炸翻,還把主力戰艦弄了個手忙腳亂。待到傑利科驚慌失措地應付完像一群小狼崽子似的德國驅逐艦和它們發射的魚雷之後,舍爾的主力艦隊又一次消失在了茫茫的霧海之中。
舍爾又一次成功地逃脫了,但他卻把一個難題丟給了傑利科。追,還是不追?這使傑利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乘勝追擊無疑是兩軍交戰中的一般準則,但對當時的傑利科來說,他卻不這樣看。他不認為在夜間交戰中自己能占到什麼便宜,因此他決定在舍爾逃跑的必經之路上等待“光榮的6月1日”的到來,他確信“這將是皇家海軍一個精彩的白晝”。在戰後,他陳述自己為什麼避免與德國人進行夜戰時說:“在行家看來,(避免夜戰)是明智之舉。英國艦隊這時所擁有的大炮射程和噸位數量上的優勢,在夜間闖入敵陣是占不到多少便宜的,更對付不了貼上來偷偷摸摸發射魚雷的那些驅逐艦。這些獵狗一般的小型軍艦所發射的魚雷對任何級別的軍艦來說,都是一種可怕的威脅。進一步的危險還在於,英國軍艦在黑暗中的意外碰撞或相互誤擊的概率將比德國人大得多。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的軍艦遠遠多於對方。”
基於以上考慮,傑利科選擇了一個中國人用於諷刺呆板和墨守成規的法子——守株待兔。
可對於舍爾來說,唯一的生路就是背水一戰,夜間突圍。因為一到天亮,整個海域將變成英國人的天下。
深夜,“大洋艦隊”開始了旨在畢其功於一役的夜間突圍。23時,正在向合恩礁方向悄然疾駛的德國艦隊和一隊擔負偵察搜索任務的英國軍艦不期而遇。隨之而來的便是雙方混亂的碰撞,和在探照燈、照明彈炫目光輝下進行的瘋狂的戰鬥。看到英艦都是一些輕巡洋艦和驅逐艦等小型艦艇,舍爾將軍沒有讓他的戰列艦投入戰鬥,而是同樣派出一些輕型艦艇去迎戰。一場廝殺,德軍損失了一艘老式戰列艦和一艘輕巡洋艦,同時他們也把英國的“黑太子”號裝甲巡洋艦打成了一團火球。
經過浴血奮戰,到6月1日淩晨3時,“大洋艦隊”終於艱難地衝破了英軍的封鎖線,一路狂奔,進入了著名的赫爾戈蘭灣水域。從這裏進入合恩礁水道,進而駛進自己的母港——威廉軍港,就易如反掌了。
發現了舍爾的突圍企圖,傑利科不得不對其展開了充滿危險的夜間追擊。但追至有“軍艦墓地”之稱的赫爾戈蘭灣之後,他隻有駐足不前,目睹著德國人的軍艦一艘接一艘地溜走了。
原來,為了防禦英國人的海上襲擊,德國在開戰之初便在赫爾戈蘭灣一帶布下了不計其數的水雷。這些小雷陣層層密布,猶如海上迷宮一般。許多企圖偷襲威廉港的英國軍艦和潛艇,都在這裏找到了自己的墳墓。但德國人知道自己水雷的位置,所以他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穿過自己的水雷陣,安然無恙地回到自己的母港。
追擊的英國艦隊雖然咆哮著鳴炮接近了雷區,但水下的巨大危險使他們其中的任何一艘也不敢貿然闖入死神的迷宮。無奈之下,傑利科將軍率他的主力艦隊悻悻而歸。聲勢浩大的日德蘭大海戰就此結束了。
這場大炮巨艦之間曆史性的海上大搏鬥結束之後,雙方艦隊返回了各自的基地。但奇怪的是,英德兩國的海軍當局都宣稱自己是這場海戰的勝利者,以至於如何評判它成了世界海戰史上的一段著名公案。
從戰術上講,德國人應該是海戰的勝利者。因為他們幹淨利落地擊沉了英國3艘戰列巡洋艦、3艘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而自己僅損失了2艘戰列巡洋艦、4艘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總噸位僅僅是英國人的1/2。
但從戰略上看,英國人無疑是大贏家。因為此戰之後,強大的大英帝國海軍並未傷筋動骨,而是進一步鞏固了它在北海海域乃至大西洋上的霸主地位。德國人黯然撤回母港,說明他們還是無力打破英國人的海上封鎖,困在港灣中的“大洋艦隊”仍然是一支隻能待在家門口的“存在艦隊”。
對於德國海軍這次勇敢但卻是魯莽的行動,美國的《紐約時報》作了非常精彩的點評:德國艦隊攻擊了它的牢獄看守,但是仍然未能衝出囚牢。
後記:1918年,德國戰敗,11月11日,簽訂停戰協定。根據協定,德國“大洋艦隊”集結到英國的斯卡帕灣海軍基地。1919年6月,在《凡爾賽和約》簽字前夕,不甘讓巨艦淪入敵手的“大洋艦隊”官兵,暗中做好了準備。6月21日,隨著艦隊司令一聲“彩虹”暗語,所有的巨艦都被德國人鑿沉了。德國海軍數十年的辛苦與夢想,就此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