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佩爾出發約兩個小時之後,舍爾親自率領的“大洋艦隊”全部主力艦隻也悄悄地離開了威廉港。他的航線選擇在誘餌艦隊的西南方向,並與之保持50海裏的距離。按照舍爾的設想,當希佩爾引出英國艦隊並與之交火後,應當迅速示弱後撤,以引誘英國艦隊跟蹤追擊。不出兩個小時,強大的“大洋艦隊”就將出現在英國艦隊的側後方。然後希佩爾艦隊掉轉頭來,回馬一槍,與“大洋艦隊”一起對英國艦隊形成包圍態勢,進而全殲。
跟充當誘餌的希佩爾艦隊大張旗鼓的航行相反,舍爾所率領的主力艦隊在航行中保持了嚴格的無線電靜默。並且,為了造成“大洋艦隊”尚在威廉港內的假象,留守德軍的無線電台仍然使用舍爾的旗艦——“腓特烈大帝”號的呼號,煞有介事地和外界聯絡。
為了這次孤注一擲的出擊,德國海軍的全部精華幾乎是傾巢而出。在舍爾的主力艦隊中,有施米特將軍率領的由8艘“無畏”級戰列艦組成的第1戰列艦中隊,有本克將軍率領的由7艘“無畏”級戰列艦組成的第3戰列艦中隊,還有莫維將軍率領的由6艘老式戰列艦組成的第2戰列艦中隊,另外還有6艘巡洋艦、31艘驅逐艦和16艘大型潛艇。
就在德國“大洋艦隊”出航的前一天,即5月30日的晚上,和他們抱有同樣心思的英國皇家海軍也悄悄地駛出了斯卡帕灣。按照傑利科的打算,由貝蒂率領擔任誘敵任務的前衛艦隊從羅賽思港出發,於次日下午到達挪威以東日德蘭半島附近的海域。根據已經掌握的情報,貝蒂有可能在這裏與德國人相遇。他本人親率主力艦隊從斯卡帕灣出發,也於31日下午到達貝蒂艦隊西北60海裏的海域。如果此時貝蒂和德國人交火,應主動示弱,並將德軍艦隊引向艦隊主力的方向。一旦德軍落入圈套,那麼接下來就是圍殲“大洋艦隊”的事情了。
和德國人一樣,皇家海軍為求畢其功於一役,也是精銳盡出,傾巢出動。在貝蒂的前衛艦隊中,有6艘戰列巡洋艦,它們是“獅”號、“虎”號、“大公主”號、“瑪麗女王”號、“新西蘭”號和“不屈”號,另外還有4艘威力驚人的“伊麗莎白”級戰列艦,它們是“巴勒姆”號、“勇敢”號、“厭戰”號和“馬來西”號。在這10艘巨艦的四周,是由14艘輕巡洋艦和27艘驅逐艦組成的屏護艦隊,用以防止無孔不入的德國潛艇的襲擊。
在傑利科親自率領的主力艦隊中,有4個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中隊。它們包括塞西爾?伯尼中將的第1戰列艦中隊、托馬斯?傑拉姆中將的第2戰列艦中隊、斯迪特中將的第4戰列艦中隊和霍恩?H?胡德少將的第3戰列巡洋艦中隊。在這支龐大的艦隊中,共有24艘“無畏”級戰列艦、3艘“無敵”級戰列巡洋艦、8艘裝甲巡洋艦、12艘輕巡洋艦和50艘驅逐艦。
在浩瀚的北海海麵上,傑利科所率領的主力艦隊在北,貝蒂所率領的前衛艦隊在南,一路浩浩蕩蕩,向東麵高速開來。它們龐大的艦群陣容,是人類海軍史上進入鐵甲艦時代以來所能見到的最為壯觀、也最為強大的艦隊。
很顯然,皇家海軍想一戰而定大洋。
事實上,貝蒂的前衛艦隊剛一駛出港口,就被德國的潛艇發現了,幾乎與此同時,德國的“誘餌艦隊”也如願以償地得到了英國人的密切關注。在雙方都還沒有發現對方在悄悄跟進的主力艦隊時,傑利科和舍爾都確信對方已上了圈套。兩支龐大的艦隊小心翼翼地相向而行,將軍們則懷著緊張而焦灼的心情密切注視著戰雲的變幻,一場規模空前的海上決戰就在這悄然無聲的航行中拉開了帷幕。
下午14時,貝蒂中將率領的英國前衛艦隊率先到達了合恩礁以北的預定海域。由於在海上沒有任何可供參照的方位物,使得貝蒂艦隊的位置與他和傑利科的所約定的會合位置相差了近20海裏,也就是一個小時的航程。這一錯誤迫使貝蒂中將不得不轉舵向北,去迎接傑利科的主力艦隊。
這時,在貝蒂以東的海麵上,希佩爾所率領的德國“誘餌艦隊”也正在按平行的航線與英國人一起向北行駛。在希佩爾艦隊的後麵約40海裏,就是張著血盆大口的舍爾艦隊。因為當時缺乏先進可靠的超視距偵察手段,所以在海上並肩行駛的兩國艦隊誰也不知道敵人就在自己的不遠處。眼看兩支敵對的艦隊就要渾然不覺地擦肩而過,一件戲劇性的事情發生了——
5月31日下午的14時20分,一艘丹麥籍的不定期貨輪“弗約爾”號,正在慢悠悠地航行在日德蘭半島以南的海麵上。戰爭的爆發,並沒有給這些中立國的商業航運公司帶來多少不利的影響。相反,越是在危險性較大的海域給貨主運送物資,就越能獲得比和平時期多得多的高額利潤。眼看航程過半,目的地近在咫尺,船長禁不住心花怒放。想著一大筆鈔票又要落入自己的腰包,這實在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欣喜之餘,船長命令水手拉響了輪船上的汽笛。隨著一聲尖厲的嘯聲,一股濃濃的蒸氣衝上了天空。
這位興高采烈的船長怎麼也沒有想到,他此時正航行在兩支正在小心翼翼地尋找對方的敵對艦隊的中間航線上。他的一聲無意拉響的汽笛,等於是吹響了這次史無前例的大海戰的號角。
毫無疑問,貝蒂艦隊和希佩爾艦隊都不約而同地發現了這艘輪船,他們都認為應該搞清楚這艘輪船的底細。於是,貝蒂派出了巡洋艦“加拉蒂”號,而希佩爾派出的則是“埃爾平”號。抱著一個同樣的目的,這兩艘軍艦從不同的方向向貨輪駛去。
隨著不斷地接近,這兩艘偶然間相遇的軍艦很快就互相認出了對方。顧不上對貨輪進行搜查,他們馬上不約而同地向各自的艦隊指揮官發出了同樣的警訊:“我們發現了敵艦!”
在向各自的司令官報告之後,兩位不期而遇的艦長都想教訓一下對方。於是,這兩艘相向航行的軍艦展開了一場短暫的炮戰。在持續不到10分鍾的相互對射中,由於雙方都很緊張,所以大部分的炮彈都沒有擊中目標。德國的“埃爾平”號負了點輕傷,而英國的“加拉蒂”號的甲板上卻落下了一發啞彈。當一名英國水手撿起這發炮彈扔向海裏時,他的手被燙焦了。
於是,日德蘭大海戰就有了這樣一個充滿了喜劇色彩的開頭。
貝蒂海軍中將接到“加拉蒂”號的報告並聽到遠方傳來的隆隆的炮聲,知道已與德國人遭遇上了。他立即向所屬各分艦隊下達了作戰命令,要求他們由北轉向東南,全速接近敵艦。
由於貝蒂的命令是用信號旗發出的,這使得擁有4艘航速較慢、但威力強大的“伊麗莎白”級戰列艦的托馬斯將軍沒能及時辨認出貝蒂的指令,所以他的艦隊仍舊莫名其妙地向北航行。待貝蒂重又用信號燈向他發出指令時,他已經和貝蒂拉開了近10海裏的航程。
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求戰心切的貝蒂由於急於尋戰,所以他沒有停下來等候托馬斯的4艘戰列艦,而是一馬當先,率領僅剩的6艘戰列艦向希佩爾撲去。
這是英國人在日德蘭海戰中所犯的第一個致命的錯誤。本來對這兩支不期而遇的前衛艦隊來說,主力艦的對比是10比5,英國人占有絕對的優勢。但由於貝蒂求戰心切,忙亂之中竟沒有等到4艘“伊麗莎白”級戰列艦的到來,使得在接下來的交戰中雙方的對比成了近乎勢均力敵的6比5。
相遇之初,希佩爾發現英國人的實力遠勝於自己,於是他不敢戀戰,急速命令艦隊掉轉航向,朝著舍爾所率領的“大洋艦隊”主力狂奔而去。貝蒂眼見到嘴的肉要溜,豪氣頓生。他把傑利科要求他誘敵深入的命令置於腦後,也不顧遠遠落在後麵的4艘重型戰列艦,埋頭就向希佩爾的“誘餌艦隊”追去。
希佩爾指揮艦隊一邊撤退,一邊在密切注視著戰局的變化。他見貝蒂隻有6艘主力艦追了上來,而那4艘威力驚人的戰列艦遠遠落在了後麵,於是他決定停下身來,和目空一切的貝蒂較量一番。
對於希佩爾來說,他正確地把握了難得一現的戰機,也非常聰明地利用了對手的錯誤。在他看來,在所有類型的戰鬥中,海戰就如同一錘子的買賣,最具時效性,決定勝敗往往隻需要極短暫的時間。現在,他發現貝蒂和他的另外4艘主力艦拉開了半個小時以上航程的距離,他認為這是貝蒂送給他的一個可以對其各個擊破的好時機,所以他決定好好地利用這一時機,讓貝蒂領教一下他的厲害。
猶如一個被追急了的獵狗一般,希佩爾突然掉轉方向,向氣勢洶洶的貝蒂艦隊刺出了凶狠的回馬槍。
15時45分,在13500碼的距離上,英德兩國的前衛艦隊交上了火。雖然在兵力上英國人以6比5略占優勢,但由於他們背靠西方地平線,使得自己的軍艦在落日的餘暉中清晰可見。相反,德國艦隊卻在淡淡的薄霧中背靠東方,使自己的艦影模糊不清。更重要的是,德國人的大型戰艦上都采用了新式的全艦統一方位指揮係統,隻要有一發炮彈命中目標,全體火炮立即能進行準確的修正。所以在開戰之後,德國人輕而易舉地就搶得了先手。
雙方交火之後,德國艦隊的第一次齊射就命中了貝蒂的艦隊。16時04分,“不屈”號戰列艦的甲板上身中數彈,其中一枚巨大的穿甲彈穿透了該船的炮塔裝甲,在炮塔內爆炸。不久,沒有得到控製的火勢終於蔓延到了彈藥艙。在一陣震耳欲聾的爆炸之後,“不屈”號的龐大艦體四分五裂,帶著它的近千餘名皇家海軍官兵消失在了一片可怕的濃煙和烈焰之中。
希佩爾見一擊得手,頓時大喜過望。他馬上命令艦隊集中火力,猛攻貝蒂的旗艦“獅”號。在短短幾分鍾之內,可憐的“獅”號被連連命中,整個甲板上一片狼藉。它的8門大口徑主炮已經發不出齊射的節奏了。其中,一發炮彈洞穿了“獅”號的炮塔中部,劇烈的爆炸炸開了炮塔的炮門,使火藥袋著了火。炮塔上的指揮官哈維少校雙腿被炸斷,生命垂危。在彌留之際,他通過傳聲管命令士兵們朝艙下的彈藥庫放水,使“獅”號幸運地避免了“不屈”號那樣悲慘的下場。由於哈維少校的英勇表現,使他在死後被授予了維多利亞十字勳章。
由於“獅”號失去戰鬥力而退出了戰場,使得交戰雙方的兵力對比發生了逆轉。望著正在急如星火地往這邊趕的4艘英國戰列艦,意猶未盡的希佩爾決心再找一個倒黴蛋。通過觀察,他選中了英國人的又一艘巨型戰列巡洋艦——“瑪麗女王”號。
擔任主攻任務的是希佩爾的王牌戰艦“德弗林格爾”號,它那26節的航速,12英寸的大炮,特別是12英寸厚的裝甲和嚴密的水密結構,使得這艘下水才兩年的戰艦頗具戰鬥力。在和“瑪麗女王”號的短兵相接中,它雖然也吃了幾發“瑪麗女王”號的大口徑炮彈,但由於其裝甲厚,結構合理,所以並沒有給它造成致命的損傷。相反,“德弗林格爾”的每一次迅猛炮擊,都會給“瑪麗女王”號帶來致命的創傷。
為了在4艘英國戰列艦趕到之前速戰速決,希佩爾命令剛剛重創了“獅”號的“塞德利茨”號加入到攻擊“瑪麗女王”的戰鬥中去。在兩艘德國軍艦猛烈的交叉火力打擊下,可憐的“瑪麗女王”號連中數彈,巨大的爆炸竟然摧垮了這艘2.6萬噸巨艦的龍骨,使它在烈焰騰騰的海麵上像一個木製模型一樣一折為二。在它沉入水中時,艦尾的螺旋槳還翹在空中打著轉。軍艦上的1275名皇家海軍官兵,除有9人僥幸生還外,其餘均隨軍艦葬身海底。
短短的半個小時,貝蒂的前衛艦隊的主力戰艦2沉1傷,蒙受了巨大損失。希佩爾的軍艦雖然也傷痕累累,但它們竟沒有一艘失去戰鬥力。
麵對自己一敗塗地的艦隊,一向喜歡歪戴帽子的貝蒂依然神態自若。他對自己的旗艦艦長說:“今天,我們這些血淋淋的軍艦看來有些毛病。”由於皇家海軍擁有足夠多的軍艦,所以損失幾艘對於貴族出身的貝蒂來說不算什麼。但他發現希佩爾的艦隊忽然胃口大開,正在向他殘存的幾艘軍艦發起圍攻時,他的心裏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無奈之下,貝蒂隻好命令自己的艦隊掉轉航向,由剛才的追擊者變成了被追擊者。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托馬斯將軍所率領的4艘戰列艦終於氣喘籲籲地趕到了戰場。
隨著這4艘生力軍的加入戰鬥,驚魂未定的貝蒂終於又恢複了他往日的詼諧與輕鬆:“他媽的,該輪到德國人倒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