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凡爾登“絞肉機”——“把血流幹的‘處決地’”(1)(3 / 3)

人類戰爭史上最為慘烈的凡爾登大戰,終於打響了。

德軍配置在前沿和縱深內的所有炮兵陣地上的各種口徑火炮,一齊發射出了無數發炮彈。它們夾帶著一聲聲的呼嘯劃破晨空,從不同的方位撕裂著空氣,暴風驟雨般地傾瀉在法軍的陣地上。正躲在壕溝裏搓手跺腳的法國士兵們被這突如其來的炮火嚇得目瞪口呆,抱頭鼠竄。許多人不知到何處藏身,盲目地東躲西藏,結果被炸得血肉橫飛。殘肢斷體連同大塊大塊僵硬的凍土和石塊被巨大的氣流拋向空中,空氣因爆炸而迅速膨脹,相互擠壓推動著,如同滾滾熱浪衝刷著、蕩滌著地麵上所有可以動搖的物體。那些尚未斷氣的法國士兵被這滾雷般的炮聲震得鼻耳流血,戰壕也被完全夷平了,整個法軍防禦陣地完全喪失了反應能力。

德國炮兵群在這場史無前例的炮火襲擊中,以每小時10萬發炮彈的速度進行連續轟擊。到下午4點45分,共有200多萬發各種炮彈傾瀉到了法國人的頭上。德軍的目的很明確,即在步兵發起衝鋒之前,用最猛烈的炮火摧毀前進中的一切障礙,並力求在氣勢上壓倒法國人,打垮他們的抵抗意誌,從而喪失固守凡爾登的信心。德軍炮群持續8個多小時的火力急襲,使法軍的第一陣地麵目全非,第二陣地的防禦體係也遭到嚴重破壞。森林被燒成了灰燼,高地上被炸起的浮土有2尺厚。法軍的各級指揮已基本陷於癱瘓,僅陣亡官兵就達1800多人。

下午14時45分,威廉皇太子在指揮所裏下令:“步兵開始攻擊!”

隨著炮火的延伸,無數的小灰點從被冬雪覆蓋的德軍陣地上湧出,他們很快便組成一個個突擊隊,按預定的目標直撲法軍的第一陣地。在步兵的衝擊中,訓練有素的德國軍隊表現出了良好的戰術素養。他們在進攻中很講究層次和攻擊的連續性。通常師的進攻是兩個團在前,一個團作預備隊在後;第一線團又以兩個營在前,一個營作第二梯隊;步兵營則在400至500米寬的正麵上,組成三個攻擊波次。其中,衝在最前邊的是一至三個班的步兵和負責開辟通路的士兵小隊,第二波次則是步兵連的衝擊,第三波次則是機槍隊和噴火班的跟進配合。很快,德軍輕而易舉地完成了對法軍第一線陣地的占領,各突擊集群交替掩護,密切協同,至23日,德軍推進到了法軍第二陣地一線。

24日,在經過了一次威力強大的炮火準備之後,德軍又開始了新一輪猛攻。醒過神來的法軍開始在各個地段上拚死抵抗,力圖挫敗德國人的攻勢。在戰鬥中,一些從法國殖民地征召來的士兵士氣低落,有一個營一見到德國人開始衝鋒便告潰散。後來在督戰隊嚴厲的機槍威逼下,這個營的士氣才告恢複,士兵們驚恐地回到了自己的戰壕。

由於倉促上陣的法軍野戰部隊同炮兵及炮台的聯係中斷,德軍利用這一時機於行進間攻占了著名的杜奧蒙炮台。無奈之下,法軍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官朗格爾?德?卡裏將軍被迫下令法軍由韋爾夫穀地撤至默茲高地。進攻的德軍迅速跟進合擊,於27日完全占領了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韋爾夫穀地。

至此,法軍在整個凡爾登的防禦體係被德軍分割成了數段,後方的交通線也全部切斷,遭到重創的法軍各部被迫後撤,凡爾登的命運和整個法軍的防禦體係處於危險的境地。

危急時刻,法軍總參謀長卡斯特爾諾將軍來到了凡爾登前線。他在下達了“不惜一切代價將敵人攔阻在默茲河右岸”的嚴厲命令之後,急調法軍第20軍增援凡爾登,並且命令法軍第1軍、第13軍和第21軍做好向凡爾登出動的準備。

25日,法軍統帥部任命第2集團軍司令官亨利?菲利普?貝當為凡爾登地區司令官,全權指揮該地區的防禦戰鬥。

貝當是一位年近60歲的老將。他早年畢業於法國著名的聖西爾軍校,但因他性格耿直、不善曲意逢迎而仕途不順,屢遭挫折。在大戰爆發時,58歲的他還隻是個上校團長。一個偶然的機會,使他有幸引起了法軍最高統帥霞飛將軍的注意,並以自己豐富的作戰經驗及優秀的軍事素養而得到了最高統帥的賞識。僅僅兩年間,他便從團長升任旅長、師長、軍長至集團軍司令。在凡爾登岌岌可危之際,霞飛把自己的這位愛將派到了最關鍵的地方。

貝當臨危受命,來到凡爾登前線之後,發現整個法軍上下人心惶惶,驚恐萬狀,彌漫著一種濃濃的失敗主義情緒。久經戰陣的貝當深知此刻嚴肅軍紀、重振士氣的重要性。所以他一到前線,就立即為前沿各部劃定了一條督戰線,命令守軍各部不許退過這條線,否則嚴懲不貸。鑒於第一線陣地已告失守,各炮台已變成了整個支離破碎的防線上的重要支撐點,所以貝當立即組織向各炮台增派援兵,補充給養和彈藥,並明確規定各炮台,隻有在被德軍完全合圍時,才允許守軍撤離以減少損失。他要求凡爾登地區的全體法軍將士:“寧可失去生命,也決不可再失去一寸土地。”

同時,貝當也意識到在短時間內向戰區及時輸送大量的預備兵力、彈藥和給養的重要性。由於戰鬥打響以後通往凡爾登的所有鐵路和主要公路均遭德軍炮火的嚴重破壞,當時唯一可以利用的運輸線隻剩下一條凡爾登通向巴勒杜克的二級公路。貝當當機立斷,馬上派了6000多士兵對這條道路進行加固加寬,以提高其運載能力,並請霞飛在巴黎等地緊急征集了4000多輛汽車,來擔負向凡爾登前線運送人員和物資的重任。此後,在這條後來被法國人稱為“神聖之路”的二級公路上,汽車川流不息,往來不斷。從2月27日至3月6日,僅僅10多天的時間,法國就利用這條運輸線向凡爾登運送了19萬增援的士兵、2.3萬噸各類彈藥和近3萬噸各種作戰物資,從而使法軍在凡爾登的總兵力達到了43萬人,彈藥物資也獲得了充足的供應和保證。經過貝當一係列卓有成效的努力,開戰之初陷入了極大被動狀態的法軍恢複了信心,整個搖搖欲墜的凡爾登防線慢慢地穩固了下來。

堅強有力的指揮官,源源不斷的援兵,再加上供應充足的武器彈藥,使前線法軍的士氣大振。他們在德國人的進攻麵前不再是驚慌失措甚至是落荒而逃,而是頑強抵抗,死戰不退,信心百倍地投入反擊,使進攻的德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經過一周的拚死攻擊,德軍各部疲憊不堪,突擊部隊的持續攻擊能力嚴重下降,傷亡也在日益加重。嚴寒給進攻部隊所造成的巨大困難,使得德軍士氣大降。

事實上,僅在凡爾登戰役打響的第一周之內,德軍總參謀長法金漢將軍就已覺察出,用急速攻擊的方法難以取得勝利,而且還會付出重大的傷亡。但他不敢勸告威廉皇帝,也不想挫傷王儲的進取心和積極性,他想讓他們自己最終懂得這一點。

眼見攻擊受挫,部隊銳勢大減,威廉皇太子不得不下令停止了第一階段作戰。

“把血流幹的‘處決地 經過幾天的休整和調整部署之後,德軍第5集團軍重又發動了不顧一切的進攻。他們這一次把攻擊的重點放在了默茲河的西岸地區,其戰役企圖是奪取具有戰略意義的莫爾特-奧姆高地和304高地,以消除法國炮兵對進攻德軍側翼的威脅,進而由西岸向南攻擊,一舉切斷法軍的“神聖之路”補給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