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舉報後,劉邦派出精幹吏員到代地查訪,果然查出陳豨的門客有著許多不法之事,就立即回報劉邦,說陳豨豢養門客甚眾,又縱容門客犯法,所以他一定有所圖謀。劉邦皺起眉頭道:“他向來對朕盡忠,不會是這樣的人,也許他尚有苦衷,且先召他入都,由朕親自問明。”有了決定,劉邦即派使者到代地召陳豨。
陳豨見了使者的麵,聽說劉邦要召見他,立刻起了疑,他對使者說:“勞欽使回複陛下,說我處理完代地事務後,晚些時候就會入都。”使者先行告辭。
送走使者後,陳豨與幾名門客計議,其中一名門客便說:“主公,隻恐陛下今番召見,不是一件好事。”
“這是為何?”
“主公試想,你自從到了代地之後,廣納賓客,門下聚眾無數,又時常聲勢浩大地出遊,豈不惹人注意,相信已經有不少人向陛下舉報,說主公的壞話,此乃其一;其二則是這次太上皇歸天,天下王侯皆前往參加葬禮,隻有主公未去,恐怕陛下也大為不悅;其三則是主公坐鎮邊關重地,手握精兵,又有前兩件招人話柄之事,陛下豈會不對主公猜忌。因此召主公入都,怕是要對主公不利,主公千萬不能應召前去。”
陳豨聽了門客的分析,也覺此行凶險,於是決定不奉召入都,還開始籌備造反的事宜。
陳豨行動密鑼緊鼓,在代地有很大的動作,所以鐵血幫的人也察覺有異,不少幫中頭領人物來找杜岩商量。杜岩尚未回答,就見一名幫眾走來稟報:“幫主,陳侯爺的門客在外求見。”
杜岩一怔,就讓眾人先退下,再請陳豨的門客來見麵。
那門客進入,向杜岩施過禮後,就直言道:“我家主公派小人前來呈遞一封書函。”說完,從袖中取出一卷羊皮書來,呈上前去。杜岩接過來之後,先沒有開啟,而是向這名門客問道:“侯爺最近很忙吧?”
門客微笑點頭道:“是啊。”
杜岩又道:“你替我回去問候侯爺一句,保重身體,不要忙壞了。”那門客又應是一聲,就告退而出。
等那名門客去後,杜岩才展開那卷羊皮書看,原來書中內容是陳豨說要舉大事,想請杜岩一起加入,共成大業,還說事成以後,與杜岩同享富貴。杜岩當即又召了幾名頭領人物來,把陳豨的書信傳給他們看,眾人看過之後,一個尖嘴猴腮的人說:“這陳豨真要造反的話,我們很難置身事外,他手上有的是精兵,我們是擋不住的,所以為了保全本幫,還是跟陳豨合作為上!”
又有一個國字臉的壯漢道:“如果跟著他一塊造反,萬一事敗,我們鐵血幫豈不也是無法保全?我看還是設法置身事外的好。”
又有一名長須中年人道:“置身事外?你以為有那麼容易嗎?先不說我們幫眾多,陳豨對我們有所忌憚,他一定要拉攏我們不可;單單就他和幫主交往密切,即使我們沒有助他造反,朝廷會相信麼?”
幾位頭領各持一見,爭論不休,杜岩坐在那兒,聽了半晌,便開腔說道:“好了!我們不要再爭論下去,我已有決定。”眾人立即一同望向杜岩,杜岩道:“你們不必多問,隻要依我指示行事。”眾人齊聲稱是。
不久,喬大公接到了密報,說代地將有變,他曾經在漢匈之戰時帶江湖人士參與了戰鬥,受過漢帝的賞,所以他在江湖各幫派中是屬於支持朝廷的一員。喬大公立刻把這個消息寫成密報,派人送往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