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企業並購後品牌整合係統穩定態和漲落分析(2 / 3)

(三)企業並購後品牌整合係統的生態平衡

通過並購後整合的企業並購後品牌生態係統作為一個整體,決定其整體功能的是係統中各因子之間的關係。並購後企業品牌與環境的融合體現在它與環境要素之間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正常交流之中,這種交流也是並購後企業品牌生態係統平衡發展的標誌。並購後品牌整合係統的生態平衡是指並購後品牌生態係統處於成熟期的相對穩定狀態,係統的組成成分和比量相對穩定,能量、物質的輸入和輸出相對平衡,這樣的生態係統具有抵抗脅迫保持平衡狀態的傾向,生態學上稱之為穩態機製[81]。我們把企業並購後品牌生態係統所具有的保持或恢複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叫做並購整合後企業品牌生態係統的穩定性。

與自然生態係統相似,當並購後企業品牌生態係統由於種種原因,其混亂超過自我調節能力,而不能恢複到原來的功能狀態時,我們稱之為企業品牌生態失調和企業品牌生態平衡的破壞。由此可見,並購整合後企業品牌生態係統的承載能力也存在著一定的範圍——閾值,也就是說,並購後企業品牌生態係統存在著一個穩定性閾值。當整合後的並購後品牌生態係統受到外來幹擾時,這種平衡狀態就會被打破,但隻要這種幹擾沒有超過一定限度,生態係統就能通過自動調節恢複平衡。並購後企業品牌生態係統抵抗力穩定性就是指企業生態係統抵抗外界幹擾並使自身的結構和功能保持原狀的能力。而企業生態係統恢複力穩定性是指企業生態係統遭到外界幹擾因素的破壞以後恢複到原狀的能力。當外力增強時,並購後品牌整合係統通過自動調節,可以在新的水平上實現新的平衡,這樣就可能出現一係列“穩態台階”。此時,雖然係統還能實現控製,但已不能回到原先的同一水平。在這種情況下,甚至輕微的變化就能產生深遠的影響。生態係統的穩定機製是有限度的,超過這個極限,正反饋不受控製,終將導致係統的毀滅,並購後品牌整合係統的正常運行也受這一原則的支配。

並購後品牌整合係統的結構特征決定了並購後品牌之間及並購後品牌生態係統各生態主體之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競爭與合作、協同進化、利益平衡的關係,這種相互依賴的關係使得並購後品牌整合係統得以存在。並購後品牌整合係統中各種成分之間是相互聯係、相互製約和相互依賴的。各個成員的行為受個體目標、利益的驅動,各個品牌之間建立起來的關係是以經濟利益關係為主的,個體行為的根本目的是從品牌關係中獲得自身的利益需要。當並購後品牌整合係統結構處於平衡時,並購後品牌整合係統才能運行良好,也最有利於能量的流動與物質的循環,各自的利益也較穩定。當這個複雜的結構一旦被破壞,各品牌成員的利益也將受到影響,但在人為有益的影響下,可以建立新的平衡,達到更合理的結構,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態效益[96]。

二、企業並購後品牌整合係統漲落分析

(一)漲落涵義及作用機製

漲落是係統的微觀組分之間的相幹運動,它是新的有序結構的胚芽。不同的漲落代表係統探索新的有序結構的不同趨勢[93]。通過分叉、漲落而達到有序的自組織機製,這個機製給漲落以自組織的“誘因”或“觸發器”的地位。在開放係統中,不可控製的隨機漲落是係統產生有序狀態的導因,而且“係統中存在的漲落的類型影響著對於將遵循的分支的選擇”。

在係統存在著一個穩定結構或平衡結構的情況下,漲落通常很小,並且被結構的負反饋作用所抵消。但是,一旦控製參量逼近分叉點,情況便發生根本性變化,這時係統開始失穩或失衡,小小漲落會迅速增長,漲落的相幹尺度迅速增大,達到某種宏觀的尺度,即所謂“巨漲落”,它就代表了一種新的有序結構;一旦被某種正反饋機製加以放大並穩定下來,它就成為一個新的占支配地位的有序結構。漲落不僅表示新的有序結構的胚芽,而且意味著偶然性在自組織過程中、在事物演化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在分叉點之前,必然性和決定論起到支配的作用;在分叉點上,偶然性和非決定論通過漲落起支配作用;而在新的穩定分叉點被選擇之後,決定論又取得支配地位[93]。

係統的演化過程中,漲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係統處於近平衡時,漲落起著一種破壞穩定性的幹擾作用,使係統離開定態,逐步走向遠離平衡態。在遠離平衡態,係統處於穩定的定態,隨機的漲落通過相幹效應逐漸放大,形成一種具有較強力量的“巨漲落”,推動係統從一個不穩定態躍遷到一個新的、穩定的有序狀態。沒有這種“巨漲落”的推動,係統不可能發生質的突變。因此,耗散結構所表現出來的有序性實際上是通過漲落的有序體現。

耗散結構理論采用“分叉”的概念來描繪漲落導致有序的過程。坐標中縱坐標X代表係統狀態,橫坐標λ代表外界對係統的控製參數(在貝納德流體實驗中就是上下兩端溫度之差ΔT),係統由平衡態X0在外界的作用下通過漲落逐漸進入非平衡的穩定態(a),漲落隨著外界作用的加強通過相幹效應逐漸放大使係統進入非平衡的不穩定態(λc為臨界點),這時係統在一個細小的擾動下,就可以引起係統狀態的突變,狀態離開(b)線沿著另外兩個穩定的分叉現象,其中λc為分叉點(即閾值),分叉(c)或(c′)上每一個點都對應著某種時空有序的狀態,即耗散結構。而隨著係統越來越離開平衡態,又會出現新的臨界點和新的分叉[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