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才轉去後院師太的房間,她倒了兩杯清茶,味清苦,二人皆不是什麼茶客,不懂茶,但喝來覺的好就好了。
“昨天你們是哪一位求了簽?”
“求是求了,但我想也不必解了。”嶽詠詩從口袋裏拿出那支簽,師太念了念,點頭未解釋,隻說了一句:“業障已除,生者福份自在修行。”
正要其再細說清楚時,還是那位小尼姑來喚師太,好像是說外頭有人找,師太便起了身出去了,而嶽詠詩隻得問太平:“她剛剛那話是好話嗎?”
“嗯,算好話吧。”太平看一眼那簽字,又道:“被殺死的,或未滿十歲的孩童,一經超度,便往西方之界!”
嶽詠詩不再言語,來這兒本來就求一個心安罷了,她們再這麼神乎其乎的說下去,她接下來還能找到自處的方式嗎?
這邊無話,太平同嶽詠詩便來到了客院處找兩男生,卻不知二人四處走走想著她們超度的時間也差不多了,便從前門直接進了大殿,這麼一轉一進的便錯過了,不過別擔心,吃午飯總要到一處去吃吧。
魚益卻沒想會在這兒見到一位和尚,這兒要理三教寺,有些地方和尚、尼姑同寺也是有的,可安福寺原不是,這和尚穿的衣裳也不是本寺的,想來是客人罷了。
正在出來大殿時,卻被聞人靈拉住了。
“怎麼了?”
“這和尚身上的氣息很熟悉。”
“熟悉?”
“嗯……”可聞人靈這一時半會卻想不起來到底在哪聞得這熟悉的味道。
魚少爺問:“好的還是不好的氣息?”
“不知,隻是覺的熟悉,先前應該是在一隻魂魄處聞得的。”
魚益搖搖頭:“這如何想,單我們認識開始遇到的就夠多了……不過要想也是配對的完的,你要不從……x大那百鬼墳想起?“
說話間禪室的話題也結束了,停頓的時間有點長,似乎感覺他們也在聽外頭他們的動靜一樣,魚益和聞人靈趕緊停下後,人卻已出現門口,那看起來有古稀之年的和尚抬眼便見到了天井處的兩位少年。
“二位施主,好生福氣像啊。”師太此時也出來了,介紹他們是香客外其餘並未多說,和尚又轉頭去看大殿,便抬腳進了大雄寶殿,在裏麵跪拜半日,一邊讚歎一邊又隨師太來到天井處。
迎麵二人過來,十分自然的過來同二位合掌行禮,慈眉善目的念句佛號便離開了。
聞人靈說他的氣息很熟,魚益卻想——他的聲音好熟悉啊!
二人目送那已有七八十歲的和尚離開後,便一直尋找那“熟悉”感到底從何處而來……
午飯間相聚,彼此皆無話,飯畢後拿了行禮,別了師太和眾位小尼這才真正的下山離開。
此一行嶽詠詩似收益良多,不時回頭看身後遠去的山門,話倒不見多,隻是呼吸裏三人都感受到了她的輕鬆。
但看到山腳處停的兩輛車後,現實感又突然回到身上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