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也都是混社會的精英人士,一看這架勢就明白怎麼回事了。
胖大海也不傻,自己看到李大江混的風生水起,又是結交明哥又是認識鎮長,而且今天來的黑白兩道上的兄弟,可全都是一張張免費活廣告呢!
吃了這一頓胖大海的蔬菜,往後得惦記這味道吧!
完了讓大江幫著宣傳幾句,自己賺錢就是順水推舟的事情。
隨著蔬菜在胖大海家後園子的擴張,楚雲軒肯定是吃不下這麼多蔬菜了。
江城市又距離石龍鎮太遠,而且現成的資源他不用,非要自己傻不拉幾跑江城找銷路,那不是傻子了。
宋明趙四立刻活躍了起來,這個時候不送人情還等什麼時候,幾人你一言我一語,就把胖大海架在拇指上的匕首奪下了。
胖大海那張滿是傷好後的輕微浮腫,在這種宴會廳大燈的映射下,怎麼看著有種奸計得逞的意味呢!
宴會吃請,後廚又都是大鍋大灶,今天大江也來了興致,一看後廚剛從十八裏鋪收上來兩條三十來斤的大鯉魚,得,那還是放下大國手,操起大菜刀吧!
兩個大魚頭做一道魚頭豆腐湯,剩下魚身大部分則是開動大鍋,把西南黔東最有特色的酸湯魚坐上了。
說道黔東酸湯魚,李大江就不得不引以為豪了,自家身為千年杏林國手世家,以前祖輩外出行醫,除了行醫看病之外,另外一道拿手絕活那就是做魚,而且就是黔東苗疆有名的酸湯魚。
說到酸湯魚,就不能不提到這做魚的酸湯。
在西南黔地,俗語曾有雲,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偏偏,反正就是不吃點酸的就不得勁的意思。
相傳在遠古的時候,苗嶺山上居住著一位叫阿娜的姑娘,不僅長得貌美,能歌善舞,且能釀製美酒,該酒有幽蘭之香,清如山泉。
方圓幾百裏小夥子們都來求愛,凡來求愛者,姑娘就斟上一碗自己釀的美酒,不被中意者吃了這碗酒,隻覺其味甚酸,心裏透涼,但又不願離去。
當夜幕臨近,蘆笙悠悠,山歌陣陣,小夥子們房前屋後用山歌呼喚著姑娘來相會,姑娘就隻好隔籬唱著:“酸溜溜的湯喲,酸溜溜的郎,酸溜溜的郎喲聽妹來溫暖;三月檳榔不結果,九月蘭草無芳香,有情山泉變美酒,無情美酒變酸湯……”
傳說終究是傳說,最多說明酸湯的食用曆史悠久,最初的酸湯是用釀酒後的尾酒調製的,後改用熱米湯經自然發酵及其他許多做法,雲貴以外有些小餐館也有用黔地的糟辣椒結合番茄、白醋、檸檬酸等做“酸湯”。
經過那些閑的蛋疼的磚家鑒定,酸湯經過微生物發酵過程,其中的健康菌落群對人體腸胃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在黔地,尤其是這種苗疆腹地深處的十萬大山中,濕熱有多蚊蟲襲擾,一鍋酸湯魚就是因地製宜出來的最美味代表。
除了酸湯魚,本地還有著‘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樣的苗方諺語,總之就是怎麼原生態怎麼來,怎麼自然環保就怎麼住,人恨不得都住在綠樹環繞中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