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二戰三巨頭(1 / 3)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隆隆炮聲雖然已經沉寂了60多年,但人們對於這場規模空前的戰爭仍然記憶猶新,尤其是對美、蘇、英三國領導人在抗擊納粹侵略鬥爭中的傑出表現更是讚不絕口。身殘誌堅的羅斯福在輪椅上做出或參與做出了影響大戰戰局的幾乎所有決策;意誌堅定的斯大林在搖搖欲墜的危局中力挽狂瀾粉碎了納粹德國的侵略;具有文學家氣質的丘吉爾麵對敵人的封鎖與包圍始終保持必勝的信念,他們為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終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輪椅上的巨人——羅斯福

1882年1月30日,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出生於美國紐約一個顯赫的上層家庭。他從小就受到非常好的教育,14歲時就被父母送入有“政治家搖籃”之稱的格羅頓學校。1900年,羅斯福考入哈佛大學攻讀政治學、曆史學和新聞學學位,1904年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學習,他決定先成為一名律師然後再向政壇進軍,這是大多數美國政治家所選擇的從政之路。

1907年,羅斯福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名律師。經過三年律師生涯的曆練,他決定加入民主黨開始自己的政途,但這一決定遭到身為共和黨人的他的叔叔——時任美國總統的西奧多·羅斯福的強烈反對,並指著他的鼻子罵他是“卑鄙的兔崽子”和“叛徒”。但羅斯福還是堅持自己的選擇,每天都進行數十次的演說,最終如願當選紐約州參議員。1913年,在伍德羅·威爾遜總統的提攜下,羅斯福當上美國海軍部長助理,由此進入美國最高決策層。1921年8月,羅斯福帶著全家到坎波貝洛島度假,其間坎波貝洛島上發生了一場林火。羅斯福帶人緊急救火,大火被撲滅後,他跳入冰冷的海水裏降低體溫,但卻因此患上脊髓灰質炎,終身將在輪椅上度過。

1928年,病情得到穩定的羅斯福重返政壇,贏得紐約州州長選舉的勝利。在競選過程中,羅斯福的對手經常利用他的殘疾來攻擊他,而羅斯福則回擊道:“一個州長不一定是一個雜技演員。我們選他並不是因為他能做前滾翻或後滾翻。他幹的是腦力勞動,是想方設法為人民造福。”五年後,羅斯福在總統競選中以絕對優勢擊敗胡佛,成為美國第32屆總統。當時美國正處於嚴重的經濟危機之中,羅斯福在宣誓就職儀式上號召大家共同攜手渡過難關,並告訴大家“我們唯一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上任之後的羅斯福開始推行新政,很快就將美國經濟帶出了困境。1936年,政績突出的羅斯福順利連任美國總統。

1939年9月,二戰爆發。羅斯福力排眾議,敦促美國國會通過中立法修正案,取消對英國等國的武器禁運。1940年5月,當德軍在歐洲大陸肆虐的時候,羅斯福未雨綢繆,要求國會追加國防撥款以加強戰備,並加大對英國的軍事援助。同年,羅斯福再次連任總統,從而打破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確立的總統不得連任三屆的傳統。這年年底,羅斯福接到英國首相丘吉爾發來的緊急求援信,希望美國能提供給英國大批軍事裝備以對抗德國的入侵,但英國財政又無法支付這批裝備的巨額費用。為了說服美國國會通過對英國的援助法案,羅斯福運用了一個很貼切的比喻:“我們把花園澆水管借給家宅起火的鄰居,以幫助鄰居撲滅大火,而滅火之後鄰居是歸還水管還是賠償水管,都好商量。”在羅斯福的努力下,美國國會於1941年3月通過《租借法案》(即總統有權將武器裝備租借給與美國安全有關的國家),大批軍事裝備開始源源不斷地運往英國。

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國向日本、德國和意大利正式宣戰,羅斯福下令實施戰爭總動員。1942年元旦,在羅斯福的積極倡導和組織下,美、蘇、英、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誌著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1943年1月,羅斯福與丘吉爾在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舉行會議,確定盟軍在西西裏進而在法國本土登陸的計劃,並首次提出敦促軸心國“無條件投降”的響亮口號。同年11月,羅斯福與丘吉爾、蔣介石在埃及開羅召開會議,確立盟軍在緬甸的軍事反攻計劃。開羅會議結束後不久,羅斯福與丘吉爾就馬不停蹄地趕往伊朗的德黑蘭,在那裏與斯大林舉行會晤,並最終協商解決了開辟歐洲第二戰場、戰後德國的處置、蘇聯對日作戰等諸多重要問題,為二戰的最後勝利鋪平道路。

1944年11月17日,羅斯福在盟軍反攻的號角聲中再次當選美國總統,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也可能是最後一位連任四屆總統的人。1945年2月,身體狀況欠佳的羅斯福依然帶病參加了雅爾塔會議,這是三巨頭的最後一次會晤。同年4月12日,羅斯福在佐治亞州的家裏突發腦溢血與世長辭,享年6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