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調整、積福、學習——改變命運主旋律的解讀(3 / 3)

作者:你說的“調整”就是調整人內部的風水嗎?也就是說的小宇宙?那如果“調整”沒有效果怎麼辦?

彭江濤:“調整”就是調整人內、外部的風水。“外部”主要是環境造勢,通過特殊布局來完成能量整合,強化地緣優勢,利於大宇宙的磁場,倚仗陰陽配比和五行相克來實現;內靠引導疏通,理順體內機能,保證脈絡通暢,故中醫有痛則不通的理論。但很多人無緣調整,因為缺乏內因。而外因需要內因才起作用的。比如說我們發現我們前麵說的“命”啊,“運”啊,包括我們的“修正”啊,還不足以使我們的人生得到我們希望的東西時,我們會埋怨:為什麼人家有汽車我們家沒有啊?人家有大房子我們家沒有?人家吃肉我們家怎麼吃米啊?有很多很多的不滿,甚至於嗔怒怨恨。這個時候也很難靠“調整”改變命運,沒有改變內在因緣啊!所以我常說在風水調整上“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如果沒有出現合適的好老師就更難。

這個時候我們怎麼辦?我們不可以走下一步,那就去“積福”。人最大的福就是修道德,最好的調整就是修孝道。其實我們說的調整與積福也是密不可分的。一個人不修孝道很難積福,你想連身邊最容易修的道德都修不好,其他的就更難了;積福就要利他,連自己家人都不能利,更別提眾生了。所以去廟裏燒香,不如多孝順爹娘,但今天又有誰還拜爹娘啊!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悲哀。

作者:那積完福以後呢?

彭江濤:那就是我要說的第五項:學習。在我們積了福以後,要達到我們的人生目標,我們就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去與外界交換——場的交換,能量的交換,去從別人身上補充我們身上沒有的東西。我們隻有一怎麼辦?再加一!這個加一的過程就是學習和借鑒的過程。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為什麼說三人呢?因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以,到了三那個地方,萬物就可以發展了。所以,誰言孔子不言道了?我們應該知道,學習對我們來講是多麼重要。

所以,我在此強調我們每一個人在找到個人的體征的時候,第一,人生中不能間斷學習,學習是人的第一發展動力。小平同誌說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不學習的人早晚會被人給淘汰,不學習的人永遠不可能與時俱進。第二,不學習的人最終他的“風水”就會反。為什麼?無知啊。

作者:你講的是人體的“風水”還是物體的風水?應該是人的“風水”吧?

彭江濤:對啊。人的“風水”其實就是人體小宇宙,對人體小宇宙我們要講調整。一運、二命、三調整、四積福、五讀書嘛。這個積福主要是什麼呢?我們看曆代的書都會發現,積福積的是福德,而不是攢錢。所以古人雲“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就是積福德的道理。所以看一個人雖然他的家庭不富裕,但是沒有吵吵鬧鬧的,原因是什麼?這個人有福德。這個人從小就有道德。所以孔融三歲讓梨的時候未必是家財萬貫,恰恰是因為他從小就培養了福德。孟母教孟子也一樣,都是從小給孩子培養福德。

所以如果說我們生活中有什麼不順利的時候就要反問自己,我們的福德夠不夠?我們是不是一個有德的人?今天的人把道德都退而求其次了,認為我隻要有聰明和智慧,就可以得到我想要的東西。人常說慧,但恰恰不知道慧前麵有一個字叫福,所以人一定是福慧雙修,不能光有慧而沒有福。光有慧的人,他終究也是小慧而非大慧。這種人小聰明而已。所以有小聰明的人多,有大聰明的人少;有小福報的人多,有大福報的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