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任務一 認識烹飪藝術(1 / 3)

模塊描述:此模塊為教材開篇,對烹飪藝術進行總體介紹,包括烹飪藝術的定義、類型;烹飪藝術的研究對象、意義以及烹飪美學等相關知識。

建議學時:8學時

教學目標:

終極目標:掌握烹飪藝術的基礎理論知識,對烹飪藝術的全貌有一定的了解;學習一定的烹飪美學知識。

過程目標:掌握烹飪藝術的定義以及烹飪美學等相關知識。

任務分解:

任務1:認識烹飪藝術

任務2:烹飪美學基礎

學習目的:對烹飪藝術的定義、類型以及研究烹飪藝術的意義有所了解

教學方法:講授、討論

任務驅動:作為學習烹飪藝術的起點,首先要知道什麼是烹飪藝術,烹飪藝術包括哪些項目,其特點和基礎知識

知識鏈接:

烹飪藝術是研究烹飪中美的規律性,揭示烹飪活動中美的創造,審美意識與烹飪文化背景的內在關係,以及烹飪藝術品製作技術的一門學科。

一、烹飪藝術的研究對象和特點

(一)烹飪藝術的具體研究對象

(1)烹飪藝術的造型設計與製作(即食品藝術)食品造型是在烹飪美學、烹飪藝術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藝術實踐。烹製菜肴在造型追求上是辯證的,既重天然色澤又重裝飾美化,既有自然形態又有人工塑造,並力求將色、香、味、形、器、意、養融為一體。這就使烹飪藝術不僅具有賞心悅目、膾炙人口的魅力,還給人以美的享受。烹飪食藝技巧研究的是烹飪工藝造型美的規律性。

(2)烹飪製作環境美及飲食氛圍美烹飪過程不僅對菜肴的色、香、味、形等有基本要求,而且要善於選擇、購置餐具和炊具,充分發揮其實用和審美功能。餐具和炊具體現著工藝美術原理在烹飪中的運用。另外,在菜肴命名、進餐環境的美化和布置、筵席台麵的擺設、宴會氣氛的調節、筵席的設計等方麵也要按照美的規律來表現。烹飪藝術就是要研究烹飪環境美化的一般法則及飲食環境與筵席美的統一。烹飪藝術為食用服務,其食用價值又隨烹飪工藝造型而提高。因此,研究烹飪藝術,要在保證食用的前提下去努力升華藝術的表現水平。

(二)烹飪藝術的特點

烹飪藝術屬於實用工藝美術的範疇,而且是一種特殊的實用工藝,它有自己的特點和創造規律。菜肴造型的主要宗旨是:以欣賞促食欲,在食者進行美的藝術享受的同時,增加美的食欲享受。中國烹飪的色、香、味、形、器、意六大屬性,既緊密聯係又各自表現。色、形同屬視覺藝術的範疇,其先於質、味出現,又最先映入食者的眼簾,可謂先色後形、先形後味。色和形是烹飪的“儀表”和“容貌”,屬於藝術的表現部分,質和味是烹飪的“骨骼”和“血肉”,是組成和支撐這些表現部分的實體。

烹飪藝術的第一個特點是:不但要研究宴席菜點的藝術造型和色彩處理,還要研究達到並保證這種藝術表現的烹製工藝及相互關係。例如在菜肴造型中,既要塑造生動優美、色彩鮮豔的形象,又要研究構成形象的鮮嫩原料、優美調味和製作工藝。總之,一切形式和內容都要圍繞食用。在烹飪實踐中,應製作出高水平、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象,如龍、鳳、花鳥、景物、器物等,來感染食者、刺激食欲。組成這些藝術形象的原料必須是味美的,製作這些形象的工藝必須是合理的,這樣才能使烹飪藝術造型取得最佳的食用效果。否則,其造型再優美,色彩再華麗也無實際意義,因為它脫離了烹飪藝術的主要宗旨和特點。

構成烹飪工藝造型的內容必須是可食用原料,這是烹飪藝術的第二個特點。烹飪藝術既不像繪畫,可采用各種豐富的色彩顏料調配塗抹;也不像工藝雕刻,可采用各種材料隨意鑿琢。它必須選用各種可食用的美味原料,塑造出形形色色的藝術姿態和精美圖案。烹飪中出現的各種藝術形象,都是選用理想的美味原料,經過用可食用原料塑造和表現藝術形象與色彩,並賦予美味,是烹飪藝術的主要任務,也是烹飪藝術的明顯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