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後記(1 / 1)

《甘肅通史》是一項浩繁的文化工程,自立項、論證、撰寫、修定至竣稿,已曆時近四年。四年來,在甘肅省新聞出版局、讀者出版集團的大力支持下,通過編委會的合理安排、精心組織,各卷作者堅持不懈、盡心竭力,終使這部蘊涵甘肅悠久曆史與精萃文化的巨著得以麵世,是書即其成果之一。

本書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作為一項大規模的文化工程,《通史》總主編劉光華先生付出了心血與汗水。從編寫人員構成,到各卷體例、框架設計與內容構想等,事必躬親,進行具體的指導,而且不辭辛勞,與有關部門協調,在資料與經費方麵提供了幫助。本書也得到諸多有關專家的指導,蘭州大學李蔚教授、西北師大胡小鵬教授對本卷史實、資料、觀點等逐字逐句地進行審閱,彌補了疏漏與不足;地方誌專家鄧明先生提出了合理中肯的建議;李蔚、陳炳應、楊富學、胡小鵬、鄭炳林、李正宇、劉再聰等諸多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更使本卷大為增色。在考察調研中,甘肅岷縣、成縣、漳縣等地有關部門給予大力支持,使著者看到了《岷州廣仁禪院碑》及其拓片等諸多曆史文物;責任編輯對書稿內容、體例、技術規範等方麵作了大量的編輯校對工作,其認真負責、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與作風使本卷的出版質量得以保證。總之,這部書凝聚著眾多專家、學者的心血與汗水。

生於外鄉,自幼隨父母遷居至此,這裏成為我的養育之地。雖經曆了辛酸、痛楚與苦難,但心中總有一縷抹不去的鄉土情結。每翻閱史料,古人頑強拚搏、奮鬥不息的精神,曆經磨難、矢誌不渝的情懷,使我的心靈震撼而受到激勵。甘肅眾多民族、多元文化與廣袤大地融為一體,形成獨特、鮮明的甘肅人文景觀。讓更多的人了解甘肅、熱愛甘肅、開發建設甘肅,成為著者的責任。

學術研究永無止境,在本卷的撰寫中,遇到諸多新的研究領域,迫使自己不斷學習、認識、思考,不斷深化、提高,這是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曆程。當最後一稿校閱完畢後,仿佛一付沉重的擔子從肩頭卸下。迄今書稿雖已完成,即將付梓刊印,在輕鬆之餘,心中又忐忑不安。畢竟受學識、功力、精力等限製,書中有許多問題尚待繼續深入,存在諸多不盡人意之處,敬請方家不吝賜教。

在《甘肅通史》即將出版之際,謹向甘肅省新聞出版局、甘肅人民出版社與甘肅岷縣、成縣、漳縣等地有關部門以及參與、指導本卷的專家學者們一並表示誠摯的謝意!

劉建麗

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