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不贏利就是一種犯罪”。但如何才能贏利呢?就是不“想”贏利。這就像走在高樓邊沿上,唯一不掉下去的方法就是不去“想”高樓及掉下去會怎樣。萬事貴在心態,有了正確的心態,才會有正確的行為和過程,而看上去毫不相關的結果也會不請自來。
1980年,默克公司發現其生產的“美迪善”可以治療夜盲症,這是一種能導致失明的傳染性疾病,而當時有100萬人麵臨被感染的危險,他們分布在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對企業來說,這本是一個巨大的商機,但由於患病地區都在第三世界國家,他們的政府和醫療機構沒有足夠的資金購買這種藥品,於是默克公司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免費贈藥,並自己負擔費用,直接將藥品分發到這上百萬人手中。時任默克公司CEO的羅伊·魏吉羅後來對此解釋道:“我不能肯定這種行動長期的影響如何,但我相信它們會有回報的。”
15年前的一次赴日旅行,讓魏吉羅深有感觸:日本友人告訴他,正是默克公司的鏈黴素徹底消滅了那裏的肺結核病。“我們的確向日本提供過鏈黴素,沒有賺一分錢,但默克今天成為日本最大的製藥公司,這絕非偶然。”曆史證明了魏吉羅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迄今為止,這項“美迪善”援助計劃已經惠及了33個國家的3300萬患者。
“努力作出貢獻,相信自有回報隨之而來。”如今,魏吉羅的接班人吉爾馬丁帶給哈佛商學院在校生的忠告看上去仍然是前任教誨的翻版。而53年前,現代默克的締造者喬治W.默克說:“我們應當永遠銘記,藥物旨在救人,不在求利,但利潤會隨之而來。如果我們記住了這一點,就絕對不會沒有利潤;我們記得越清楚,利潤就會越大。”他的訓誡至今仍是默克公司全體員工的信條,也是公司一貫堅持的經營哲學。
英特爾一直在創業
自古中國就有“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的說法。我們太容易被成就後的愉悅動搖,太容易被認可後的驕傲迷惑。而頂級公司的成功秘訣就是從不懈怠,同樣,成功人士也從不降低對自己的要求。
“有很多幽靈浮在這裏。”英特爾總裁安德魯·葛洛夫看著31年前英特爾創建時期的工廠廠房說,“這裏的一切都讓我十分懷念,但是我得到一個教訓,就是永遠不要創建一個新事業。對我來說,一次足矣。”當第一批內存芯片開始生產的時候,芯片組裝工人穿著大棉服,英特爾的早期工程將瓶裝水拖進工廠。工作壓力很大,經常有很多事情發生。葛洛夫說:“一個向我彙報工作的人曾在我眼前精神崩潰,就是這裏。這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一段時間。”
然而,在問及英特爾什麼時候才結束了創業的痛楚時,葛洛夫笑著說:“現在還沒有結束呢。”
船王包玉剛空手套白狼
企業與銀行之間的關係應該是魚與水的關係。企業沒有貸款,就像魚沒有水源一樣,不能大顯身手。包玉剛充分利用與香港彙豐銀行高級職員桑達士個人之間的信任與友誼,本來沒錢卻能辦起投資巨大的海運事業。依靠信任和財產抵押的多次轉換,信譽成為資本,從而走上良性循環。
早年包玉剛為了求生,沒等大學畢業就到衡陽、重慶等地的銀行工作。抗戰結束後,包玉剛在上海當過上海銀行副行長,積累了相當多的貿易知識。但直到他37歲那年,作為4個孩子的父親,他依然壯誌未酬。這時,他看到海運業很“活”,是世界性業務,資產隻是流動的,於是下決心由銀行業轉到海運業。但親朋好友與家人都反對,因為海運業是需要很大資本投入的。為此,他看中了控製香港金融貿易並具有50多億美元資產的彙豐銀行,他與該銀行一位高級職員桑達士交上了朋友。
這對他今後搞航運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果然,桑達士同意以一艘船作為抵押,給他一年貸款。包玉剛用桑達士提供的100萬美元買了一艘船,轉手又以5日為期租給一家日本航運公司,然後又以這75萬美元作抵押繼續向彙豐銀行貸款,從此彙豐轉變了對包玉剛的懷疑態度。尤其讓包玉剛高興的是,桑達士被提升為行長,這就使包玉剛航運事業的持久發展有了保證。
由於包玉剛的航運發展飛快,有了錢就買彙豐銀行股票,所以包氏公司在彙豐占的股份高達40%,於是一躍成為彙豐大股東和第一位華人董事。同時,彙豐銀行占包氏“環球航運公司”的股份也達到45%,總投資達到5000萬美元。
有了與彙豐銀行交織在一起的密切關係,顯然使包玉剛的事業立於不敗之地。
花甲老叟當上“石油大王”
哈默之所以能掌握一切機會,成為製藥、糧食、古玩、鉛筆、釀酒、石油等多個行業的“大王”,取得這些行業的壟斷地位,並成為世界名人,全在於他的成功理念:反向思維,不隨大流;要幹就不顧一切地幹好,全然不顧別人說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