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小型收音機的訂購合同
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常常會出現分歧和矛盾,采取折中的原則,想方設法保護自己的利益,不輕易讓步,才能避免遭受損失。
1956年2月,日本索尼公司的副總裁盛田昭夫又踏上美利堅的土地。這是他第100次橫跨太平洋,尋找產品的銷路。
紐約的初春,寒風刺骨,蒙蒙細雨夾著朵朵雪花,大街上的行人十分稀少。
身材矮小的盛田昭夫帶著小型的晶體管收音機,頂著凜冽的寒風,穿街走巷,登門拜訪那些可能與索尼公司合作的零售商。
然而,當那些零售商們見到這小小的收音機時,既感到十分有趣,又感到迷惘不解。他們說:“你們為什麼要生產這種小玩意兒?我們美國人的住房特點是房子大、房間多,他們需要的是造型美、音響好,可以做房間擺設的大收音機。這小玩意兒恐怕不會有多少人想要的。”
盛田並不因此氣餒,他堅信這種耗費了無數心血而研究製成的小型晶體管收音機,一定會讓美國人所接受。
事情總是這樣,多餘的解釋往往不如試用中發現的道理。小巧玲瓏,攜帶方便,選台自由,不打擾人,正是小型晶體管收音機的優點。很快地這種“小寶貝”已為美國人所接受。
小型晶體管收音機的銷路迅速地打開了。
有一家叫寶路華的公司表示樂意經銷,一下子就訂了10萬台,但附有一個條件,就是把索尼更換為寶路華牌子。盛田昭夫拒絕了這樁大生意,他認為決不能因有大錢可賺而埋沒索尼的牌子。
寶路華的經理對此大惑不解:“沒有聽過你們的名字,而我們公司是50年的著名牌號,為什麼不借用我們的優勢?”
盛田昭夫理直氣壯地告訴他:“50年前,你們的名字一直和今天的我們一樣名不見經傳。我向你保證,50年後我的公司一定會像你們公司今天一樣著名!”
不久,盛田昭夫又遇上了一位經銷商,這個擁有150多個聯號商店的買主說,他非常喜歡這個晶體管收音機,他讓盛田給他一份數量從5千、l萬、3萬、5萬到10萬台收音機的報價單。
這是一樁多麼誘人的買賣啊!盛田昭夫不由地心花怒放,他告訴對方,請允許給一天的時間考慮。
回到旅館後,盛田昭夫剛才的興奮逐漸被謹慎的思考取代了,他開始感到事情並非這麼簡單。
一般說來,訂單數額越大當然就越有錢可賺,所以價格就要依次下降。可是眼前索尼公司的月生產能力隻有1000台,接受10萬台的訂單靠現有的老設備來完成,難於上青天!這樣就非得新建廠房,擴充設備,雇用和培訓更多的工人不可,這意味著要進行大量的投資,也是一筆危險的賭注。因為萬一來年得不到同樣數額的訂貨,這些設備就會閑置,還要解雇大量的人員,將會使公司陷入困境,甚至可能破產。
夜深了,盛田昭夫仍在繼續苦思良策,他反複設想著接受這筆訂貨可能產生的後果,測算著價格和訂貨量之間的關係。他要在天亮之前想出一個既不失去這樁生意,又不使公司冒險的兩全其美的妙計。
他在紙上不停地計算著,比畫著,忽然他隨手畫出一條“U”字形曲線。望著這條曲線,他的腦海裏如閃電般出現了靈感———如果以5千台的訂貨量作為起點,那麼1萬台將在曲線最低點,此時價格隨著曲線的下滑而降低,過最低點,也就是超過1萬台,價格將順著曲線的上升而回升。5萬台的單價超過5千台的單價,10萬台那就不用說了,差價顯然是更大了。按照這個規律,他飛快地擬出一份報價單。
第二天,盛田昭夫早早地來到那家經銷公司,將報價單交給了經銷商,並笑著說:“我們公司在於與眾不同,我們的價格先是隨訂數而降低,然後它又隨訂數而上漲。就是說,給你們的優惠折扣,l萬台內訂數越高,折扣越大,超過1萬台,折扣將隨著數量的增加而越來越少。”
經銷商看著手中的報價單,聽著他怪異的言論,眨巴著眼。他感到莫名其妙,他覺得似乎被這位日本人所玩弄,他竭力控製住自己的感情說:“盛田先生,我做了快30年的經銷商,從沒有見過像你這樣的人,我買的數量越大,價格越高。這太不合理了。”
盛田昭夫耐心地向客商解釋他製訂這份報價單的理由,客商聽著、聽著,終於明白了。
他會心地笑了笑,很快地和盛田昭夫簽署了一份1萬台小型晶體管收音機的訂購合同。這個數字對雙方來說,無疑都是最合適的。
就這樣,盛田昭夫用一條妙計就使索尼公司擺脫了一場危險的賭博。
解決生活中的一道難題
積極開動腦筋,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許多難題,擺脫很多不利的被動局麵。
19世紀德國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高斯不到20歲時,在許多學科上就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對於高斯接二連三的成功,鄰居的幾個小夥子很不服氣,決心要為難他一下。
小夥子們聚到一起冥思苦想,終於想出了一道難題。他們用一根細棉線係上一塊銀幣。然後再找來一個非常薄的玻璃瓶,把銀幣懸空垂放在瓶中,瓶口用瓶塞塞住,棉線的另一頭也係在瓶塞上。準備好以後,他們小心翼翼地捧著瓶子,在大街上攔住高斯,用挑釁的口吻說道:“你一天到晚捧著書本,拿著放大鏡東遊西逛,一副蠻有學問的樣子,你那麼有本事,能不碰破瓶子,不去掉瓶塞,把瓶中的棉線弄斷嗎?”
高斯對他們這種無聊的挑釁很生氣,本不想理他們,可當他看了瓶子後,又覺得這道難題還的確有些意思,於是認真地想著解題的辦法來。繁華的大街商店林立,人流如川。在小夥子為能難倒高斯而得意之時,大街上的圍觀者越來越多。大家興趣甚濃,都在想著法子,但無濟於事,除了搖頭自嘲之外,隻好把期冀的目光投向高斯。高斯呢,眉頭緊皺,一聲不吭。小夥子們更得意了,他們為自己高明的難題而叫絕。有人甚至刁難道:“怎麼樣,你智力有限吧。實在解不出,就把你得到的那麼多榮譽證書拿到大街上當眾燒掉,以後別再逞能了。”
高斯的確氣惱,但他仍克製住,不受圍觀者嘈雜吵嚷的影響而冷靜思考。
他無意地看了看明媚的陽光,又望了望那個瓶子,忽然高興地叫道:“有辦法了。”說著從口袋裏拿出一麵放大鏡,對著瓶子裏的棉線照著,一分鍾、兩分鍾……人們好奇地睜大了眼,隨著錢幣“當”的一聲掉落瓶底,大家發現棉線被燒斷了。
高斯高聲說道:“我是把太陽光聚焦,讓這個熱度很高的焦點穿過瓶子,照射在棉線上,使棉線燒斷。太陽光幫了我的忙。”
人們不由發出一陣歡呼聲,那幾個小夥子也佩服得連連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