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布爾讚許說:“看來你是一位獻身科學的有誌青年。”

這位年輕人說:“是啊!我愛科學,可我也愛文學,對音樂和美術我也感興趣。我把時間全都用上了。”

法布爾從口袋裏掏出一塊放大鏡說:“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個焦點上試試,就像這塊凸透鏡一樣!”

法布爾本人正是這樣做的。他為了觀察昆蟲的習性,常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

有一天,他大清早就俯在一塊石頭旁。幾個村婦早晨去摘葡萄時看見法布爾,到黃昏收工時,她們仍然看到他趴在那兒。她們實在不明白:“他花一天工夫,怎麼就隻看著一塊石頭,簡直中了邪!”其實,為了觀察昆蟲的習性,法布爾不知花去了多少個日日夜夜。

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在一次對美國柯裏商業學院畢業生的講話中指出:“獲得成功的首要條件和最大秘密,是把精力完全集中於所幹的事。一旦開始幹哪一行,就要決心幹出名堂,要出類拔萃,要點點滴滴地改進,要采用最好的機器,要盡力通曉這一行。失敗的企業是那些分散了精力的企業。它們在這裏投資,又在那裏投資,在各行各業都有投資。‘別把所有的雞蛋放入一個籃子’之說是大錯特錯。我告訴你們,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入一個籃子,然後照管好這個籃子,觀察周圍並留點神,能這樣做的人往往不會失敗。照管好那個籃子很容易,但在我們這個國家,想多提籃子因而打碎雞蛋的人也多。有三個籃子的人就得把一個籃子頂在頭上,這樣很容易摔倒。”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把這些有限的精力放到多件事情上,那麼到頭來有可能一件也做不好。因此,倒不如把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全心全意地做一件事,則成功的機會更大。

有效創新的辦法繼任董事長

如果你想要創造,你必須拋棄所有的製約,否則你的創造力將隻不過是抄襲,它將隻是一個複本。

習慣是人的思維定式,它常常左右一個人的思想與行為。如果養成了不好的習慣,時間一長,就會影響你的一生。

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長即將退休,他想挑選一位才智過人的接班人。經過一段時間的物色和觀察,他挑出了班尼和威利作為最後人選。

碰巧的是,班尼和威利兩人都擅長騎馬。一天,老董事長邀請他們兩人到自己的農場。

當班尼和威利來到農場時,老董事長牽著兩匹同樣好的馬走出來,說:“我知道你們都精於騎術,這裏有兩匹好馬,我要你們比賽一下,勝利的一方將會成為我的接班人。”

“班尼,我把這匹栗色馬交給你;威利,你就騎這匹白馬吧。”班尼和威利接過馬後,不約而同地打量馬的素質和衡量自己的技術。威利想:“幸好我一直都在堅持練習,這次董事長之位非我莫屬!”想到這裏,不禁沾沾自喜。

這時,董事長宣布比賽的規則:“我要你們從這裏騎馬跑到農場那一邊,再跑回來。誰的馬‘慢’到,誰就是下一屆的董事長!”

威利從自己的美夢中醒過來,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班尼也以為自己聽錯了,呆立著不知如何是好。

兩人心裏奇怪:“騎馬比賽都是比速度,誰快誰就贏,怎麼會比慢呢?”董事長見兩人都張著嘴沒說話,便說道:“我再重複一次,這次比賽是比‘慢’,不是比‘快’。你們各就各位,我數三下便開始。”“一、二、三,開始!”

董事長發令,班後和威利仍然站在原地,不知該怎樣做。

過了好一會兒,班尼突然靈機一動,跳出習慣思維的束縛,迅速跳上威利的白馬,然後快馬加鞭,向農場另一邊急馳而去,卻把自己的馬留在原地。威利看著班尼的舉動,覺得很奇怪:“班尼怎麼騎了我的馬?”當威利想通是怎麼一回事時,可惜已經太晚了。他自己的白馬已經遙遙領先,班尼的栗色馬還留在原地,任他怎樣追也追不上自己的馬。結果,威利的馬最先到達終點,威利輸了!

“祝賀你!”董事長高興地對班尼說,“你可以想出有效創新的辦法,這證明你有足夠的才能繼任我的職位。”

“我現在宣布,班尼便是公司下一屆的董事長!”

平常我們會想,騎馬比賽都是比快,而不是比慢,因此我們可能會覺得這位董事長神經有問題,因為他不符合我們習慣的想法。然而,候選人班尼卻能跳脫出這種習慣性思維的束縛,想出了勝利的妙計,因而獲得了董事長一職。

由此可知,慣性思維隨時隨地與我們同在,我們平常不知不覺就成為它的奴隸;然而當我們能夠有所警覺時,就可以做它的主人。

七珍惜每一時刻生活靈活,有效地解決問題

抓住靈感的火花發明新技術

不要忽略我們生活中某些不經意間的想法,每一個想法都是大腦中靈感的火花,都有可能成為一個新的構想,抓住它不要放棄,你就可能會因此而成功。很多成功人士所以成功,正是因為他們能及時抓住很可能一閃即逝的靈感火花,並能把靈感進行到底的結果。

1947年2月的一天,當拍立得公司的總經理蘭德正在替女兒照相時,女兒不耐煩地問,什麼時候可以見到照片。蘭德耐心地解釋,衝洗照片需要一段時間,說話時他突然想到,照相術在基本上犯了一個錯誤———為什麼我們要等上好幾小時,甚至幾天才能看到照片呢?

如果能當場把照片衝洗出來,這將是照相術的一次革命。蘭德必須掌握解決所有這些問題的方法。他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開始工作。6個月之內,就把基本的問題解決了。

誠如他的一名助理所說:“我敢打賭,即使100個博士,10年間毫不間斷地工作,也沒有辦法重演蘭德的成績。”這話毫不誇張。

但蘭德自己無法解釋他所經驗過的發明過程。他相信人類和其他動物的根本區別,就在人的創造能力。“你能想象嗎?”他問,“一個猿猴發明一個箭頭?”

有好多人說,現代人已經在科學上找到一項新工具,能夠代替人創造發明,他對這種說法感到十分不耐煩。他倒是相信,發明是人類很早很早就有了的能力,隻是至今還一點都弄不清楚它究竟是怎麼回事。

“我發現,”蘭德說,“當我快要找到一個問題的答案時,極重要的是,專心工作一段時間。在這個時候,一種本能的反應似乎就出現了。在你的潛意識裏容納了這麼多可變的因素,你不能容許被打斷。如果你被打斷了,你可能要花上一年的時間才能重建這60個小時打下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