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離開“海上世界”時,自發而來歡送的人群熱烈鼓掌,並以深情的目光注視著鄧小平一行的車子朝蛇口港駛去。車上,梁湘問鄧小平:“您還有什麼指示?”鄧小平說:“沒有什麼,就是綠化還不夠。”梁湘回答:“今後我們一定按您的指示,盡快把深圳綠化好。”鄧小平點了點頭。
1月26日下午2時45分,鄧小平結束深圳的視察,乘坐海軍炮艇朝著珠海經濟特區駛去。梁湘等人在碼頭上不斷揮手送行。
鄧小平滿意地離開了深圳。但這“滿意”是人們從他的笑臉上感覺到的。他沒有說多少話,深圳的領導人也沒有請他為深圳題詞。過了幾天,當深圳人得知鄧小平已經為珠海題詞後,才恍然大悟。是啊,深圳這幾年究竟怎麼樣?外麵的風聲雨聲一直不斷。今天,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到深圳視察過了,能不能也請他給深圳題個詞,打個“分”,看“及格”“不及格”?這既是深圳人的渴望,也是全國人民的需要嗬。
於是,深圳市領導經過商量,決定委派市接待處處長張榮趕往廣州,請鄧小平題詞。
張榮1月29日夜接受任務,30日一早到達廣州。他通過有關方麵將深圳人的請求向鄧小平彙報了。鄧小平說:回北京再題吧。
第二天是陰曆大年廿九,深圳人在焦急地盼望著……
大年三十這天,羊城的太陽分外明媚。花城的“花市”已經開了幾天了,到處花氣襲人。早飯後,鄧小平照例在珠島賓館內小花園散步。但是,他好像在思索、琢磨著什麼……
還是鄧小平的家人最理解他的心思。鄧小平散步回來,看見女兒鄧楠等已將筆墨紙硯鋪放在大廳的方桌上。鄧小平先在大廳的沙發上坐下來,喝了口茶,問在場的張榮:“題什麼?”
此刻,張榮非常激動,一邊急忙從公文包內取出幾張草擬好的題詞稿遞給鄧小平,一邊說:“隨首長吧,首長題什麼,我們都一樣高興。”
鄧小平略略看了看草擬的題詞稿,隨即把它推到一邊。爾後,站起來,走到桌前,拿起筆,在硯台上蘸了蘸,目光在紙上謀劃了一下書寫的布局,又將毛筆沉浸在墨池內,飽蘸濃墨,在紙上一字一字地題寫:
“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鄧小平。
1984年1月26日。”
一氣嗬成,語語鏗鏘作響,振聾發聵,字字蒼勁有力,渾然一體。
題詞剛寫完,墨跡還未幹透,張榮已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和喜悅,趕忙上前將題詞折疊起來,匆匆走出一號院。他完全忘記了和鄧小平及其家人道別的應有禮節。
張榮將題詞先給廣東省領導。省領導反複看了幾遍,一個個笑逐顏開。
大年三十的午後,路上行人、車輛稀少。張榮護持著題詞直奔深圳,不到5點鍾就到深圳了。這時候,市領導都在熱切地等待著他的到來。當市領導讀完鄧小平的題詞,無不高興得熱淚盈眶,紛紛舉杯慶賀。
題詞這天本是2月1日,鄧小平為什麼將日期寫在他離開深圳的1月26日呢?他到達深圳那天就曾說過“我暫不發表意見”。顯然,題詞的內容是他老人家在深圳經過兩天全麵而深入的調查考察後得出的結論。下這個結論,是鄧小平幾天來深思熟慮的結果。
第二天,恰是幹支紀年新一輪的第一年——甲子年大年初一。鄧小平為深圳特區的題詞,一大早就通過深圳電視、廣播及《深圳特區報》和大家見麵了。上午——大年初一的黃金時間,香港電視台立即轉播,每隔5分鍾播放一次。鄧小平的題詞在海外引起強烈反響。尤其是一河之隔的香港人,對深圳的發展變化看得最清楚。今天,他們為深圳人而驕傲和歡欣鼓舞,是很自然的。
這個春節,有了鄧小平這份厚重無比的禮物,箔圳人過得何等快樂,何等踏實,何等充滿勝利的喜悅嗬!
深圳人的汗水沒有白流。深圳人的路沒有白闖。深圳人的風險沒有白冒。我們的總設計師最理解深圳的“拓荒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