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挺進未知的領域 (2)(1 / 2)

北極地區包括極區北冰洋、邊緣陸地海岸帶及島嶼、北極苔原和最外側的泰加林帶。如果以北極圈作為北極的邊界,北極地區的總麵積是2 100萬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部分占800萬平方千米。

北冰洋的冬季從11月起直到次年4月,長達6個月。5、6月和9、10月份屬春季和秋季,而夏季僅7、8兩個月。1月份的平均氣溫介於-20°C~-40°C。而最暖月8月的平均氣溫也隻達到-8°C。

與南極大陸不同,北極的生命活動非常活躍。有900種顯花植物,上百萬隻北美馴鹿,數萬頭麝牛,上千隻一群的北極兔,峰年時每公頃多達1 500隻的旅鼠。北半球全部鳥類的1/6在北極繁育後代,而且至少有12種鳥類在北極越冬。在河流三角洲、苔原湖泊及水池草葉中,可以見到長尾鳧、赤頸鳧、短頸小野鴨、斑背潛鴨等。在山坡高地有北極雷鳥、貓頭鷹等。渡鴉、海雀、北極燕鷗和黑冠蒼鷺在天空飛翔,灰熊、北極狐、北極狼在苔原草甸上巡遊,茴魚、北方狗魚、灰鱒魚、鯡魚、胡瓜魚、長身鱈魚、白魚及北極鮭魚在河湖中嬉戲。在北冰洋廣闊的水域中還有上百萬隻各種海豹,20萬頭海象,數千頭角鯨和白鯨,2萬隻北極熊。除此以外,最主要的是,北極地區生活著至少已有上萬年曆史的當地居民——因紐特人、楚科奇人、雅庫特人、鄂溫克人和拉普人等。

人們普遍認為,美國的北冰洋探險家羅伯特·皮爾裏是第一個到達北極的人。1909年3月1日,從加拿大的埃利斯米爾島的哥倫比亞海角,皮爾裏和他信賴的夥伴馬瑟·漢森(另一個天才探險家),以及其他4名隊員開始了他們的遠征。前往北極的途中,他們鏟除了15米高的冰峰,忍受著極其寒冷的天氣,遭遇過漫無邊際的大霧。

4月6日,當他們最終到達北極時,衣衫破爛的皮爾裏激動萬分,他揮舞著妻子親手縫製的美國國旗,真實地感覺到自己正站在世界的頂端。

挪威探險家阿蒙森說:“探險家是為了科學到那裏去的,是為了征服自然而去的,有什麼比獻身科學,為科學犧牲更光榮的呢?”1903年,他帶領6名水手,經曆了洶湧的海浪,巨大的冰山和危險的暗礁,終於打開了人類曆史上第一次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最短西北航路。可阿蒙森並沒有自滿、驕傲,他繼續向著成功邁進。當他得知美國海軍上將皮爾裏到達北極極頂的消息後,決定攀登南極極頂。攀登南極極頂的道路是十分艱辛的。南極既是“風暴之家”,又是“冰雪之都”,最冷可以達到攝氏零下八、九十度。而且路遙遙,雪茫茫,高山地勢陡峭,冰原裂縫密布,如果不小心墜入冰縫,隨時都有喪生的危險!可阿蒙森堅信自己走下去沒有錯。

1911年12月25日下午3點,南極科學考察史不會忘記這個時刻。這時,阿蒙森終於成了第一位登上南極極頂的人。

有位探險者曾這樣描述他的極地之旅:

“我們換上專用連體防寒服,穿上防寒長靴,四人一組上了雪橇,開始北極探險的第一天。不一會兒,在十隻愛斯基摩狗的牽引下,我們的雪橇便在峽穀中飛馳起來。途中,北極獨有的絢麗景色讓我們如醉如癡:前方,天邊呈現出湛藍的色彩,後方是黑色的天幕,左右兩邊是白雪覆蓋的冰山。在這冰天雪地裏,人和狗均濃縮成一個個細小的景致,這份神奇美麗真的難以用語言來形容。

“之後,我們到達了愛斯基摩村,主人用北極特有的馴鹿肉燉胡蘿卜招待我們,還為我們播放了有關北極探險的幻燈片和北極地區的基本情況,並講解了野外生存的技巧。隊員們為了增加節日氣氛而又不汙染環境,還在屋裏放起了電子鞭炮……”

如今,許多旅行公司開始從事南極探險、北極觀光等旅遊項目。

追求另類人生享受——到南極看企鵝、北極看冰山,已並非幻想。據統計,南、北極旅遊團費最低4~5萬元便可成交,報名旅客人數逐年倍增。

有船舶公司日前也特別引進費用較廉價的破冰船之旅,如11天南雪特蘭群島及南極半島之旅,船費最低隻需22 500元。

另一船舶公司已首次推出破冰船遊北極,13天航程的船費低至25 000多元,部分遊覽船旋即爆滿。

挖掘潛能:

想想看,如果沒有當年成功的探險,也許南北極對於我們來說至今還是一個謎。在我們周圍有很多人並沒有預見未來,他們隻相信現在看到的,認為現在的已經做得很好了。如果你想做什麼,卻遇到阻力,別人不相信你,最好的辦法就是做給他看!有句話說,最大的風險是不敢冒險,最大的錯誤是不敢犯錯誤。大多數人之所以不敢進入未知領域,不敢冒險,就是因為他們隻相信看得見的事物。那些他們還沒有見到的事物,他們習慣用經驗去分析,而經驗告訴他們的答案往往令他們不敢輕舉妄動。如果你看出這種做法是何等荒謬,你就可以立刻去轉換,朝著成功邁進。我們現在有無限的潛力和眾多的機會。拋開過去,就像從你的脖子上卸下沉重的鐵鏈,你要去追求你的夢想,發揮你最大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