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峰接過馬龍從懷裏掏出的卷冊一看,是《道德經》。
就聽得馬龍說道:“程叔正是用這本《道德經》,將我變成一個正常人。”
原來,馬龍醒來後,發現自己已經躺在程老的屋子裏麵。全身傷口已經包紮好。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轉眼間就剩下馬龍孤身一人,當時馬龍便沒有了求生的願望。醒了的馬龍對著程老大發脾氣,將屋子一通亂砸,脾氣發完,馬龍光著腳,穿著單衣,蹲在牆角,嗚嗚的哭起來。
哭過之後,程老便給馬龍梳洗打扮,梳洗打扮後,又吩咐手下人,準備了熱粥,馬龍喝完熱粥後,程老便帶著馬龍在山寨裏,及其四周的山上轉轉,馬龍看到寨子裏人們並沒有因為這次的劫難而傷心,而馬龍不知道的是程老吩咐眾人像往常一樣勞作耕耘,不可在馬龍麵前表現出悲傷。
走累了,程老便掏出這本《道德經》,讓馬龍讀上一段。對於馬龍不理解的地方,程老並沒有作過多的講解,僅僅隻是點撥一下,多是馬龍根據自己的人生經曆得出的自己的理解。
在這段時間裏,馬龍努力讓程老覺得自己已經從悲傷中走出來,裝作不去想念死去的妻兒。這真是:
品閱上古奇書,勿念伊人音容;有兩者集於斯人,
無一法化解愁怨;
縱然心中多少英雄淚,
紛紛化為長流淠河水。
怎奈水流自西流到東,
禁不起四季從春流到冬。時間的手總是會輕輕撫平人們受傷的心,歲月的風一直是悄悄吹散山寨悲傷的情。走過萬物凋零的秋,送走白雪皚皚的冬,迎來萬物複蘇的春,又是生機盎然的夏。
這天夕陽的餘暉映紅了天邊的彩霞,程老坐在山頭上,靜靜的聽著馬龍的讀書聲: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gǎo)。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拱。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讀完後,馬龍對程老說道:“每次讀到這裏,心中總會胡思亂想。想到李哥,也想到程叔您。”
程老不解的問道:“說我聽聽。”
馬龍說道:“這話說的是:爭強好勝是不好的,不長久的,像李哥處處與人爭強,最終落得仇家上門;與人為善是好的,可以長久,這一年以來,山寨在您老的帶領下,比以前日子好過多了。”
聽到馬龍偶爾一次的拍馬屁,程老樂嗬嗬的笑起來,自言自語的說道:“弓滿弦易斷,鋒利刃易折。”
馬龍說道:“是的,刀子能用就行了,磨得太快太鋒利,是很好用,可也容易折斷無法長保。”
經過一年的靜心修行,程老看出:馬龍終於從悲傷中走出來了。可以按照李勝的遺囑,將整個山寨交付到馬龍手上。
程老伸手拿走馬龍手上的書,翻到一頁,將書遞給馬龍,說道:“你讀讀這章。”
馬龍接過書,讀到:“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狹(xiá)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馬龍讀完之後,便對程老說道:“這一篇是講治國的。要讓人從心裏信服。”馬龍有些疑惑的望著程老,輕輕的問道;“程叔,您是要……”
程老說道:“李當家,雖說是跟別人結了仇,可最終是因為我的書。經過這一年,是時候按大當家的心願,將山寨交給你了。我也可以全心思去寫我的書稿了。”
馬龍說道:“程叔,這大當家,您比我合適。”
程叔說道:“這大當家讓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來當,傳到別的山寨,不讓人笑話。再說,真有什麼事,我還能不幫著你呀。”
馬龍和程老又相互退讓了一番,最終這大當家還是由馬龍擔任。
馬龍當起了大當家,在維持山寨安定的前提下,一點點的對山寨做了改變,細細總結下來,可以歸納為三件事;第一件事一改李勝高傲自大的姿態,與周圍山頭的頭目修好關係,以求得一個安定穩定的外部環境;第二件事是與棧道上過往客商修好關係,保護過往客商的人貨安全,同時收取一定金額雙方都可以接受的過路費,以求得一個穩定的經濟來源;第三件事對於道上的朋友禮讓有加,同時在不違背江湖道義的前提下,允許他寨兄弟或因貧困而無路可走的人加入。
三年過後,山寨裏由原來可以提刀上陣的六人,變成了十幾人,漸漸的棧道的收入已經無法維持山寨的基本生存。馬龍與眾人商議,最終決定山寨裏種植一部分農作物,漸漸的將皇姑寨變成半匪半民的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