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壯士斷腕(1 / 3)

話說張師爺托李嬸向孫掌櫃說媒幾次未果,便采取了武力解決。半月前,張師爺找到楊青,便有了茶行裏的那一幕。張師爺把對楊青的不滿放在心裏,又采取了恐嚇的方式解決,三天前便找到薛鍾和李英來。

待薛鍾、楊青夜襲茶行的第二天,張師爺一早便趕到大化坪鄉。當看到茶行裏空無一人,張師爺心裏氣憤的無以複加:孫掌櫃父女受到的不是恐嚇,而是被薛鍾虜上山。張師爺畢竟是在官場混跡了多年,片刻便想到了辦法。張師爺立刻報告當地政府官員,並主動請纓以剿匪的名義聚集了三十人奔赴山寨。

雖說楊青被貶為平民,但是官場的爾虞我詐還是知道的,早就知道張師爺的為人,也明白這次剿匪的意圖。進山路上,便與五名隊友商議,做完這票後,洗手不幹,回鄉種田。

在說張師爺,心裏念著孫蓉娟,便催促隊伍不停的趕路,終於在入夜時分,趕到山寨外三裏地的一個開闊地,隊伍走了大半天,有些累了,便就地休息。.

這三十人中,有十五人是原來維護地方治安在隊伍改編的時候,淘汰下來的鄉勇,還有十四人是一個班的新軍,還有一人是手拿樸刀的楊青。

這十五個淘汰下來的鄉勇,衣著各式各樣,肩挽一柄長弓三十人,背拴一盒箭鞘,箭鞘裏放著十隻弓箭,腰跨一柄腰刀。長弓、箭羽、腰刀這是晚清鄉勇的標準配置。這十五人,散落的聚集在一塊,有的人將長弓、箭鞘取下,放在身邊,躺在地上,頭枕著雙臂,一隻腿弓起來,另一隻腿翹在弓著的腿上,踮起,嘴裏還哼著小曲。有的人一腿伸直,另一腿弓起來,從口袋裏掏出紙張和煙葉,卷起來,點著,抽起煙來。還有的用箭羽在地上畫了方格,找幾個小石子,和旁邊的人以石子為棋子下起棋來。

旁邊是一個班,共計十四人,這十四人分成兩排盤腿端坐。他們頭戴淺藍色長沿軍帽,軍帽中間一顆五角星。身著藍色帆布軍服,肩膀、領口佩戴統一肩章、領章。腰部統一係著標準腰帶。左肩背著一柄長槍。腳上一雙深桶軍靴。雙手自然垂落,搭在兩個膝蓋上。最左邊前排這位,左肩至右腰斜拉一根跨帶,跨帶裏裝著一隻短槍。

唯獨楊青兩頭不討好,這淘汰下來的鄉勇不搭理他,這一個班的隊友,也沒有邀請他的意思。他便獨自一人,盤腿坐下,將樸刀放在身前,雙手撐著下巴,似乎是在沉思。

張師爺坐在一塊石頭上,左手撐著膝蓋,氣喘籲籲的用右手拿著手絹擦拭額頭上的汗水。

休息了片刻之後,張師爺用商量口氣問道:“承蒙各位不棄,讓在下隨軍出征,以在下的意思,現在打進去,殺他個片甲不留,各位軍爺,意下如何?”

這時,班長向張師爺站起來,走到張師爺身邊建議道:“張師爺,我們急行軍半天,難免人困馬乏。聽說馬龍和八大當家功夫了得,又是以逸待勞,現在攻進去,勝算不大。”

張師爺雖然心裏著急,聽得班長分析的不無道理,便點頭問道:“嗯,班長說的有理,帶兵打仗,我是門外漢,這次剿匪還得您拿主意?”

班長有些傲慢的說道:“依我看,讓隊伍就地起灶做飯,飯後睡覺,我帶兩個人,去寨子裏摸路,探探情況,待三更時分,匪眾入睡了,在悄悄殺進去。”

張師爺聽後,雖然對班長的態度心中不滿,還是點頭讚同,同時提了個意見:“班長,去寨裏,可否帶上我。”

班長打心眼裏瞧不起舞文弄墨的張師爺,又不好當麵拒絕,便說道:”刺探軍情,可是個技術活,要有藏身的經驗和逃脫的經驗。“

張師爺聽出班長拒絕自己前去的意思,便開口說道:“班長,盡管放心,到了寨裏,我一定聽從班長安排,絕不私自行動。”

張師爺話音一落,班長便知拗不過張師爺,點頭同意張師爺同行。

半個時辰後,隊伍起灶做飯,飯後,張師爺命令部隊就地睡覺休息,自己便和班長及另外兩名隊員一起向山寨走去。

約一個時辰後,張師爺一行四人帶著蒙著雙眼、雙手反捆綁、嘴裏塞著布條的馬匪回來,這被捉來的馬匪正是薛鍾。

班長將捆綁的薛鍾丟在一旁。張師爺伸手摘了蒙住雙眼的黑布,拔掉嘴裏的布條。對著薛鍾的臉蛋拍了幾下。

雙眼上的黑布突然摘去,薛鍾一時間沒有適應夜的黑暗,眨巴眨巴眼睛,還沒有看清麵前的局勢後,就聽得張師爺說道:“薛鍾呀,薛鍾。枉我那麼看好你,你卻給我唱這麼一出。”說完,一個巴掌狠狠的打在薛鍾臉上。

這一巴掌,讓薛鍾知道了現在的處境,薛鍾強壓著內心的不安,鎮定的對張師爺,說道:“張師爺,我一直按照您的吩咐辦事。”薛鍾低頭看了看綁在身上的繩子,說道:“今天怎麼有雅興,用這種方式來見麵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