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聽得李英大叫一聲:“看招”。兩人又貼在一起,咣咣咣的你來我往的打起來。約三十招後,楊青便敗下陣來。在看兩把馬刀,有些許地方已經崩刃。
李英瞥見李英隊友拿著的樸刀,有些不服氣的說道:“楊隊長,你平時用的是樸刀,這次用的是馬刀,我占你便宜,勝之不武。這局不算,你用樸刀,咱們重來。”
“難得二當家雅興,咱在來比過。”說完,扔掉馬刀,接過隊友遞來的樸刀,又站在剛才比武的地方。這樸刀刀身長一尺有餘,寬三寸,厚一指,柄長約五尺,鐵管木心,重約四十來斤。
李英也換了一把馬刀,兩人抱拳施禮後,便開始比起來。
李英見楊青舉刀斜劈,遍橫握馬刀抗住了這一刀。這一刀震得李英虎口發麻,在看馬刀,兩刀相撞處,出了一個豁口。
楊青握刀轉了一圈,便提刀上撩至李英上半身處,平握橫砍,隻見李英欺起身上前,換刀至左手,右手握住樸刀刀柄,左手揮刀斜砍。楊青伸出右手,握住李英左手手腕。但見兩人僵持住了。
分開後,楊青使出一招拖刀,完勝李英。
鬥罷,就聽得楊青說道:“二當家,承讓了。”
李英說道:“楊隊長,好刀法。今日玩的高興,不如你和馬叔切磋切磋”。
楊青說道;“大當家,難得今天高興,不如我們比試比試?”
馬龍見到楊青與李英比武,心中也有比試比試的想法。便拿起一把馬刀走到剛才李英站的位置。伸手對楊青說道:“請”。
楊青連使三招,斜劈,上撩,拖刀均被馬龍巧妙躲開了。待第四招,楊青使出一招橫劈,隻見馬龍縱身一躍,人在空中,躲開了樸刀。馬龍人在空中,手上的馬刀卻沒有閑著,翻轉刀身,刀背砍在楊青的手背上。但見楊青手中不穩,樸刀脫手而出。隻見,楊青的手上刀背砍到處,慢慢的紅腫起來。
楊青對著站在身前的馬龍下跪抱拳,道:“多謝大當家手下留情。”
馬龍走到楊青跟前,右手托起拳頭,左手扶著肩膀,將楊青拉了起來,說道:“楊隊長刀法精湛,隻是其中缺少變化”。
楊青說道:“大當家說的是,改天,我必登門拜謝”。
就在這時,聽的碼頭上想起了警鍾。楊青提起樸刀告別了馬龍,帶著隊伍趕到碼頭。
隻見留守的兩名隊員躺在地上,咽喉處各中一柄飛刀,刀口處還在緩慢的流著鮮血,兩柄長槍不翼而飛。在看船艙:能帶走的東西都沒有了,不能帶走的,也是胡亂的散落一地。
楊青命令隊員守住現場,第二天晌午縣裏的官員查看了現場,命人統計了損失,午飯過後,便在鄉裏召開會議,商議對策。最終做出以下決定:
一:各貨主重新準備貨物,待貨物備齊後,立刻運往南京;
二:駐守在蘇埠鄉的鄉勇限期破案,捉拿凶手;
三:加強碼頭治安;
四:對死去的兩名鄉勇的家屬發放撫恤金,慰問家屬;
五:奪去楊青班長職務,下獄治罪(後在鄉勇的集體求情下,楊青從監獄裏放出來了,但是從部隊裏開除出去)。
在說孫掌櫃,回到客棧,躺在床上,越想心裏越不踏實。半夜,輾轉反側,無法入眠。便起床提著一個馬燈來到碼頭。靠近碼頭時,遠遠的看到一行蒙麵黑衣人從貨船裏走出來。孫掌櫃見黑衣人人數多,便熄了馬燈躲在草叢裏。待一行人走遠後,孫掌櫃走到碼頭旁邊的小屋外,叫醒正在睡覺的碼頭的夜間管理人員,管理人員是一位六十左右的大爺。
兩人壯著膽子,走到貨船旁邊,看到躺在地上已經死去的兩人,便知道出了大事,遇到土匪。這大爺走到碼頭後麵一個大樹旁,敲響了係在樹上的大鍾,不多時,稀稀落落從四周趕過來好多人。
待第二天,孫掌櫃收集了散落在地上的茶葉,在拿出家裏的積蓄又向張師爺借了一些,前後村裏又收集了一些,湊齊了裝船的斤兩數,接著在重新烘幹包裝,前前後後花了將近十天,瞧瞧節氣已經過了小滿。
要說倒了黴運,連老天都不幫襯。一般年歲裏,梅雨季節到來的時候是芒種和夏至之間,今年是早梅雨,還沒有到芒種,天空已經淅淅瀝瀝的下起了雨。船隻到達了滁縣,眼見著還有一天的行程便到了南京,在江上卻遇到了風浪,打翻了船隻,整船貨物蕩然無存。這才有後麵張師爺逼婚的事情。
話說楊青在大牢裏呆了一個月,最終在隊友的求情下,放了出來。出來後,整天無所事事,靠隊友的救濟度日子。後被張師爺找到,大鬧茶行,巧遇國峰。
昨天上午,張師爺又找到楊青,讓楊青和原來屬於鄉勇卻在隊伍改編時,落榜的五名隊員,守住離棧道路口三四裏的地方攔截逃離的土匪。
楊青六人一直等到天色微白才遠遠看到跑來了三男一女,待走進一瞧:走在前麵的就是在茶行裏與自己扳手腕的人,背著孫掌櫃的閨女,後麵跟著孫掌櫃,還有一個不到二十的小夥子,臉色蒼白。
雙方在停在馬路中央,相互對峙。楊青和國峰都認出了彼此,國峰放下孫蓉娟,與楊青相互抱拳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