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江湖道義(1 / 3)

時間總是不會根據人們的心情停止了它溜走的腳步,霜降(寒露過半個月)時節如期而至。人們已經能夠感受到冬天的氣息。天還沒有完全黑下來,蘇埠鄉裏的街道上,稀稀落落的人流早已散去。街道兩側的有些店家已經關了店門,在屋子裏躲避冬的寒冷。東大街上幾家飯館依然熱鬧。一家飯館的包廂裏,張師爺正請李英和薛鍾吃飯。

方桌子上擺著五碗菜。中間一個大的鐵碟子裏放著一個爐子,爐裏的炭火正旺,爐子上的鐵鍋裏燉的牛肉,正翻滾著冒著熱氣。爐子的四角分別是一條紅燒鯽魚、豆腐燒肉、爆炒竹筍、椿芽雞蛋餅,桌子的一角放著一壺燒酒。

主座席上坐著一位五十上下的老者,主賓席和副賓席上分別坐著李英和薛鍾。不必說,主座席上的老者便是張師爺。

張師爺今天是書生打扮,長袍、短襟、眼鏡,看似文弱書生,實則包藏禍心。舉止溫文爾雅,卻處處致人死地。說話細語慢聲,卻句句取人性命。

李英有些詫異的對著上菜的店小二問道:“店家,這竹筍、椿芽,可是打春的菜肴,你這是從哪裏弄得?”(打春:即過了立春)

店小二陪笑道:“這位客官,你有所不知了,這竹筍,放開水裏燙一燙,切成絲,幾個太陽一曬,就可以放了。這椿芽,就更簡單了,直接菜壇子裏泡著,什麼時候想吃,什麼時候撈出來。”店小二,將臉轉向坐在上座的張師爺,“張師爺,您慢用。”說完轉身走處門去。

張師爺提著筷子,指了指爆炒竹筍和椿芽雞蛋餅,對著李英和薛鍾說道,“二當家、薛當家,你們嚐嚐這竹筍、雞蛋餅,店家有心,這個時節,還能吃上這兩道菜。”

薛鍾接著張師爺的話茬,對著李英說道,“二當家,我們可是占了張師爺的光。”薛鍾轉身對張師爺說道,“張師爺,也隻有您這種有身份的人才能在這個時節吃上這菜呀。”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三人都有些暈,張師爺端起酒杯,對著李英和薛鍾說道,“我敬二位好漢一杯。”張師爺喝過酒,看著空酒杯緩緩的放在跟前,歎了口氣。

薛鍾眼尖,瞧見張師爺的變化,說道:“張師爺,在我們二當家心中一直把您當成大哥,張大哥,您有什麼難處,跟咱弟弟交待,咱一定幫您辦成咯。”

聽著薛鍾的話,李英也反應過來,“張大哥,您的事,就是咱兄弟的事,咱兄弟二人,得大哥照顧,這幾年才安安穩穩。隻要不違背江湖道義,做弟弟的,定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不瞞二位,大哥這次可真遇到難處了。”張師爺提著酒壺,以此給李英、薛鍾和自己各斟了杯一杯酒,接著說道:“往北走十幾裏地的大化坪鄉有個茶行孫掌櫃的,老哥跟這孫掌櫃是老交情了。上半年,他運茶葉翻了船,招了災。看他緩不過來,都是老交情了,老哥哥我看不過去,便借了他些銀兩,度過難關。可這都半年過去了,拖著不還。老哥哥倒也不是那貪財之人,便給他免了欠款。”

張師爺舉起酒杯,對著李英和薛鍾說道:“二位好漢,老哥哥敬你們一杯。”

酒罷,張師爺接著說道:“想我也是年過半百的人了,雖然娶了幾房太太,可總覺得生活乏味。這孫掌櫃有一閨女……”

說到這,李英和薛鍾都明白了:張師爺好色成性,家裏六房太太,還不滿足,到處沾花惹草。

薛鍾和張師爺碰了一杯,喝過後,薛鍾一句話便說到張師爺心坎裏了,就聽薛鍾說道:“張大哥,這孫掌櫃的閨女命裏就該是我們的嫂子,您放心,要我們怎麼做,您一句話。”

李英接著薛鍾的話茬,說道:“張大哥,您放心,這事包在咱弟弟身上,咱一定讓嫂子投懷送抱。”

張師爺壓了壓薛鍾和李英的熱情,說道:“今天請兩位賢弟來,倒不是為了別的事,隻是孫掌櫃不知道從哪裏請來的幫手恐嚇打傷了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