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雖則今年一年俱是風雨不調的,家裏頭幾乎沒有留下多少能有成用的種子來,可祖母之前保存下來沒有用盡的種子仍是為數不少的。
地裏的春花俱以種下,男人們還在地裏忙著疏通溝渠、重築田埂,女眷們就得趕緊忙活菜地了。
家裏的女孩子已經把菜地大致收拾出來了,花椒和香葉兩個的專門負責撿拾地裏的雜物,蒔蘿則是帶著茴香丁香兩個推高填低翻曬平整土地,隻不過接下來的活計就不是這些個丫頭能做的了。
而花椒家的菜園子在原先祖父祖母手裏的時候其實就在屋後,現在的牲畜圈棚就是原址。後來隨著家裏頭人丁日益興旺,不過一兩分地的菜園子不夠用了,這才沿著山腳慢慢往東邊開墾的。這會子三十來年過去了,早已成了氣候了,隻是看起來不甚規整。
俱是沿著山勢開墾的,不免橫七豎八的分布零散。不是這裏橫剌裏多出來一分地,就是那廂邊角上拖出一塬地。
反正俱是無主的荒地,索性趁著這個機會重新規劃。
這個念頭在秦老娘幾人心裏剛剛露出了個頭,就被無限放大,竟是越想越不錯,卻是心有靈犀了。
幹就幹,秦老娘帶著兒媳孫女,開始沿著山勢重新圍墾土地。都是細致人兒,要不不幹,一旦幹起活兒來就是半點都不肯馬虎的。不但丈量的一清二楚的,還拉著麻線務必保持橫平豎直的。
好容易規製出來後,又分隔成了大致均勻的六大塊,塊與塊之間又留下四尺來寬的間隙,暫且忙不過來,卻是準備等農閑下來的時候再織以竹木籬笆稍作圍擋分隔的。
其實家裏以前的菜地亦是這樣講究的,雖則沒有這樣規整,卻也是被秦老娘大致分隔安排了用處的。這樣分別種上豆類苞穀、瓜類、茄科、葉菜、蔥科、山藥芝麻。六年一輪,每年都在這六塊土地上分別種上不同種類的瓜菜。不但不會因著連種造成減產,土壤也不會害病乏力,瓜菜自然長得尤其好。
這是秦老娘長久以來積累出的生活經驗,也是秦家女眷的不傳之秘。
花椒跟在祖母身邊,自是受益良多的。
隻是起來容易,這樣麵闊二十四步進深三十步的一塊齊齊整整的長方形土地要分畦成塬,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起碼家裏一眾女眷就早起貪黑的足足在菜地裏忙了兩多,才大致歸置出了兩分模樣來。
而母親她們在前頭分塬,花椒就同姐姐們一道按著祖母的劃分,跟在後頭點豆種菜。
隻不過這會子已是仲秋菊月了,能種的菜蔬已是有限。祖母取出一隻棉布口袋,裏頭大多都是可以越冬的葉菜蔥科的菜蔬,還有一大包的豌豆種子和幾色蘿卜種子。
挖穴、填土、澆水,這樣的活計都有姐姐們流水作業,花椒和香葉隻要負責點種就行了。隻饒是這樣的活計,也是花椒自個兒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爭取來的,因為她還“不識數”。
ps:姐妹們看開幕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