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主動找方法的人,有機會脫穎而出(1 / 1)

工作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或是那樣的問題,有些人怕麻煩找上門,不但不會主動申請解決問題的辦法,還會避而遠之,而有些卻主動尋求解決方法,為老板分憂。可以說,主動尋找方法解決問題的人,是職場中的稀有資源,更是經濟社會的珍寶。主動尋找方法的人,總是比別人更有機會脫穎而出。

一個青年在19歲那年,獨自一人從小山村到離家80裏外的城裏去謀生。他好不容易在建築工地上找到了一份打雜的活兒,一天的工錢是1.7元,這對他而言隻夠吃飯,他還是想盡辦法每天省下1元錢接濟家人。盡管生活十分艱難,但他還是不斷地鼓勵自己會有出人頭地的一天。兩個月後,他被提升為材料員,每天的工資加了l元錢。

靠比別人多付出,他基本站穩了腳跟。他認為:要在新單位站穩腳跟,就得更多地得到大家的認可,甚至成為單位不可缺少的人。那麼,怎樣才能做到這點呢?冥思苦想之後,他終於想到了一個好點子:工地的生活十分枯燥,能不能讓大家的業餘生活過得豐富一點呢?想到這點,他拿出自己省下來的一點錢,買了《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名著,認真閱讀後,講給大家聽。這一來,晚飯後的時間,總是大家最開心的時刻。每天,工地上都洋溢著工友們歡快的笑聲。

一天,老板來工地檢查工作,發現他有非常好的口才,於是決定將他提升為公關業務員。

一個小點子付諸實踐後就能有這樣的效果,他備受鼓舞。於是,在各種工作中,他都主動尋找方法。

對工地上的所有問題,他都抱著一種主人公的心態去處理。夜班工友有隨地小便的習慣,怎麼說都沒用,他想盡辦法讓大家文明上廁;一個工友性格暴躁,喝酒後與工頭要拚命,他想辦法平息矛盾,做到使雙方都滿意……

別看這些都是小事,領導可都看在眼裏。慢慢的,他成了領導的左膀右臂。

由於他經常主動找方法,終於等來了一個創業的良機。有一天,工地領導告訴他,公司本來承包了一個工程,但由於各種原因,難度太大,決定放棄。

作為一個凡事都愛想辦法的人,他力勸領導別放棄。領導看他充滿熱情,突然說了一句話:“這個項目我沒有把握做好。如果你看得準,可以由你牽頭來做,我可以為你提供幫助。”

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不是給自己提供了一個創業的絕好機會嗎?他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個項目,然後信心百倍地幹了起來。

這個年輕人從不懈進取與主動尋找方法中受益匪淺,自此更加努力地工作。他現在不僅擁有當地最大的建築隊,還是當他最大的草業經營者之一,每年有l萬多戶農民給他的企業提供玉米、草等飼料。

“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借口。”成功是絕對不屬於那些找借口和抱怨的人!一個人,如果隻會找借口的話,那這個人是一個永遠不會成功的。失敗者把時間花在找借口上了,所以他失敗了,而成功者正好是相反,他是把一天的大部分時間花在如何才能成功上了,一直不斷地在找成功的方法,所以他成功了。不要抱怨你受到的不公平對待,“存在就是合理的”,你所受到的待遇是有它“存在”的背景、條件和原因的。

一個失敗的人,自身肯定會有欠缺的地方。與其抱怨別人,不如改變自己,你自己改變了,一切都有可能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