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領導者犯罪僥幸心理的自我醫治(4)(1 / 3)

受中國封建傳統文化糟粕的影響,一部分人越到老年,越是“唯有兒孫忘不了”。為了給予孫創下一筆殷實的財富,他們便孤注一擲,趁在位之年大撈一把。近年查辦腐敗經濟犯罪案件中m現的腐敗分子年齡上的“59”現象便是這種心理的具體表現。

(7)享樂心理

一些資深的領導者工資、待遇不錯,住有華屋、行有豪車,但仍無休止地撈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要追求更高級的“享樂”,追求更高檔的消費,紙醉金迷於糜爛生活,甚至嫖娼、養情婦、包二奶。這樣,他們的工資收入自然不足以應付了,必然變得利欲熏心,大搞權錢交易,在享樂--墮落--撈錢--腐敗犯罪的泥潭中不能自拔。這些年,一些領導者在經濟腐敗的同時,往往存在著生活腐敗。生活腐敗反過來導致經濟上更大的貪婪。

通過對上述貪汙受賄的犯罪心理分析,可以看出,個人動機是在主體受周圍不良影響刺激作用下,潛移默化所產生的不良思想意識基礎上形成的,是一個由量的積累到質的變化的漸進性過程,並非在瞬間完成。幾乎所有被查辦的腐敗案件當事人歸結走上腐敗犯罪道路的原凶時,幾乎都說到了“長期放鬆學習和自我改造”是其蛻變的主要原因,也說明了蛻變有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

可見,一個領導者,具備了腐敗條件、腐敗心理和腐敗動機後,是否實施具體的腐敗行為,也受到主體對其行為利弊得失的理性判斷、情緒狀態、意誌狀態等因素的影響,如果主體情緒上恐懼緊張,意誌上動搖,判斷認為實施腐敗行為將得不償失,就有嗬能放棄腐敗行為的實施;如果情緒上激動而又心懷僥幸,認為實施腐敗行為隻有得而無失時,則會推動腐敗行為的加速實施。所以通過強化思想教育的正麵引導作用,和對腐敗行為懲處的威懾警戒作用,是可以促使腐敗心理的良性轉化的。

5.築起思想防線,鏟除貪腐意識

由於目前我國正處於曆史的轉折時期,產生領導者貪汙受賄的大環境還沒有徹底解決,還處於領導者貪汙受賄的多發期。為了遏製領導者貪汙受賄現象的蔓延,需要首先在,想上進行教育。因為思想是行為的先導。

(1)增強領導者的黨性修養

領導者要鏟除貪汙受賄心理,必須切實增強黨性修養。隻有增強黨性,才能抵禦剝削階級的思想侵蝕,才能樹立LE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隻有增強黨性修養,才能提高領導F廉潔白律的自覺性。“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其身”,“正人先正己",“己不正焉能正人”。領導者黨性強、作風好、為政廉,就會在黨內起到龍頭作用。如果領導者自身缺乏黨性修養,甚至沾染腐敗習氣,就會上行下效,爛掉一片。

(2)築牢思想防線

鏟除貪汙受賄意識,領導者就必須築起思想防線,必須建立一種內省的約束機製,尤其要注意樹它和強化以下幾種思想意識:

①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要明白手中的權力是誰給的權力的本質和作用是什麼為誰掌權為誰用權是用人民賦予的權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辦好事、辦實事還是為個人、為子女、親屬和小團體牟取私利這是每個領導者都要用實際行動回答的問題。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才能恪盡職守,增強公仆意識,才能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盡一個領導者對黨、對國家、對人民應盡的義務。

②要有廉恥意識。孟子說:“羞惡之心,義之端也。”知羞是善的開始,無恥是惡的開端。可見做人、為官,不可一刻忘卻“恥”字。要樹立正確的榮辱觀,以廉潔從政、艱苦奮鬥為榮,以貪汙受賄、奢侈腐化為恥,經常意識到腐敗行為是對黨和人民的犯罪,是一種愧對前人和來者的恥辱。要有道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