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史跡覓蹤人間美景——趙州橋(2)(3 / 3)

莽撞愛情的代價——特洛伊城

在古希臘文明中,有一個因為愛情而導致城池毀滅的曆史故事,這個被毀滅的城市就是著名的特洛伊城。

特洛伊王子帕裏斯決心要娶世界上最美的女子為妻,他遊曆了很多地方,都沒能如願。後來,在遊訪斯巴達時,帕裏斯邂逅了斯巴達國王莫涅拉奧斯的妻子海倫。海倫是一個絕色美女,十分多情,帕裏斯與海倫一見鍾情,兩人最後渡海私奔。莫涅拉奧斯十分惱怒,發誓就算海倫跑到天涯海角也要把她帶回希臘,並決定懲罰特洛伊。莫涅拉奧斯與其兄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聯合希臘其他各城邦,親自率領大軍對特洛伊進行征討。戰爭非常慘烈,雙方傷亡慘重。盡管希臘城邦聯軍占有絕對優勢,但特洛伊城還是久攻不下。

後來,希臘聯軍在女神雅典娜的幫助下,決定派能工巧匠埃佩歐斯建造一個巨型的空心木馬,放在城外。特洛伊一方不清楚希臘人此舉的用意,有人建議立刻銷毀木馬,但更多人則不同意,他們高興地把木馬作為戰利品拉回了特洛伊城。正當特洛伊人因取得勝利而疏於防範的時候,藏在木馬裏麵的希臘士兵偷偷地跑出去,打開了城門,埋伏好的希臘士兵如潮水般湧入特洛伊城,特洛伊城陷入危機之中。在希臘士兵的猛力攻擊下,特洛伊國王與王子均都被殺死,所有特洛伊男子都被殺害,婦女則被掠走淪為奴隸,特洛伊城隨之成為一片廢墟。

從此,特洛伊城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大約幾百年後,有希臘人相繼遷入特洛伊居住,重新起名為伊裏昂。後來希臘人搬走,土耳其人相繼遷入,取名為希薩立克。再後來,一場大的饑荒使這座城市變成了孤城。

關於特洛伊城遺跡的發現,經過了許多周折。先是英國學者麥克拉倫根據《荷馬史詩》中的蛛絲馬跡,考證出希薩立克就是原來的特洛伊城,但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可。德國學者謝裏曼在希薩立克發掘時,發現了一個古城的遺址,但這個遺址是否就是特洛伊城還有待確定。直至1932年,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考察團在希薩立克進行長達七年的發掘,最終獲得了希薩立克就是特洛伊城的有力證據,並從發掘的文獻中梳理出這個城市的衰亡過程。

當人們漫步於特洛伊城的廢墟中時,是否還能透過它重溫那場改變了城市命運的特洛伊戰爭,是否也能從這些曆史遺跡中領略出曆史的滄桑。也許,我們在讚許帕裏斯與海倫的偉大愛情的同時,也應該為他們因愛情而付出如此的代價而感到遺憾。

叢林深處的赤色王城——吳哥古跡

吳哥古跡包括吳哥王城和吳哥寺(即吳哥窟古刹),共有大小六百多座建築,散落在方圓四十五平方公裏的叢林中。這是公元9世紀到15世紀時高棉王國的都城。莊嚴典雅的古代建築、石刻、浮雕,承載著高棉人祖先的文明和智慧。現存的吳哥古跡中,已看不到宮殿和房屋,隻有石造的廟宇、寺院、寶塔。吳哥古跡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吳哥寺,也叫“吳哥窟”或“小吳哥”,它既是一座寺廟,也是國王蘇利耶跋摩二世的陵墓。與中國的長城、印度的泰姬陵、埃及的金字塔、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並稱為“東方五大奇跡”。它是柬埔寨吳哥王朝藝術鼎盛時期的代表建築,始建於12~13世紀,是目前保存得最為完好的吳哥古跡,也是柬埔寨曆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的古寺。它全部用巨大的砂岩石塊重疊砌成,基地廣闊,四周有城池環繞,城池內還有內外兩道圍牆。它以雕刻藝術與建築為主,主建築是一座多層回廊環繞,浮雕精美神秘,逐層上升的高塔群。

吳哥王城始建於9世紀,是由吳哥王國第一個國王所建,後來在與外族的戰爭中被毀壞,12世紀中葉,統治者役使三十萬奴隸與民工重建。這裏從9世紀到15世紀一直是吳哥王國的都城。它是一座古老的方形石城,全部用赤色石塊砌成,周長十二公裏,是繼吳哥寺之後的又一個建築奇跡。據曆史學家考證,在其最鼎盛的時期,吳哥王城的居民至少有二百萬人,其繁華程度可見一斑。

萬裏長城是我國古代強大和統一的象征,埃及的金字塔是神權和王位相結合的產物,婆羅浮屠是一座巨大的佛教勝跡。與此三者不同,吳哥古跡有著壯麗的聖殿、寺院、圖書館、蓄水池,還是至高無上的王城。因此,吳哥既是國王陵寢,又是王室宮廷;既是宗教聖地,又是文化中心。

繁盛一時的吳哥王城,曾經在人們視線中消失達半個世紀之久,直到1858年才被法國博物學家亨利·穆奧重新發現。這裏究竟發生了什麼?人們懷著極大的好奇心對吳哥王城消失之謎進行了種種推測。有人說可能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如瘟疫、霍亂等,讓二百萬人在短時間內全部死掉;還有人認為是戰爭導致了吳哥王城的衰亡,一場血腥的屠殺使這座繁華之都變成了一座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