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中,她忽然明白,生與死的距離原來那麼近,不過是一口氣上不來罷了。

“雪濤,醒醒……夫人……我回來了,醒過來……睜開眼睛……”

斷斷續續的聲音又從紛亂中傳來,她的意識忽然清醒了幾分,下意識的伸出手去,果然被一雙有力的手握緊。她囁嚅著用盡全身的力氣睜開眼睛,卻看見無數張臉在眼前羅列著,一個個都焦急萬分的看著自己,不停地叫著:“夫人,夫人……”

“娘……娘親……”

“雪濤……雪濤……”

那麼多張臉在眼前,她卻一下子看見了他,幹裂的唇上帶著褐色的血跡,眼睛裏卻滿是欣喜:“雪濤,你醒了!我回來了,我回來了……”

她亦欣喜,開口卻是沙啞的聲音:“回來了?”

盧峻熙立刻把她摟進懷裏,強忍著眼裏的濕氣不擴散開來,悶聲在她耳邊說道:“我回來了,夫人。”

這一年在本朝的紀元中乃是英宗七年,西長京避暑行宮的逼宮事件被稱之為中秋之變。

史書記載:英宗七年秋,營山大將軍林滄鉞被二皇子以假兵符蒙蔽,摔一萬精銳以清君側,除妖女之名殺向西長京。

英宗皇帝命大臣盧峻熙深入軍營以探查軍情並伺機策反,盧不辱使命,以大義之詞慷慨痛陳,令林滄鉞幡然悔悟,反擒二皇子,並押送至行宮以北護城河邊。

林滄鉞親命萬名騎兵解兵甲,交槍盾,俯首與馬前請罪。英宗深明大義,諒其受人蒙蔽,無心犯上作亂,不予深究,隻收其兵權,削其爵位,降為庶人,靜候發落。若大一場風波,以王丞相削去一切爵位終生囚禁,王皇後被廢囚禁冷宮,二皇子被貶至瓊州的結局落下帷幕。

金秋時節,天高氣爽。皇上於西長京避暑行宮起駕回宮,安慶老王爺率諸王公大臣至西城門迎接。

皇上禦駕歸朝,百官齊聲稱賀。

廟堂之上論功行賞,盧峻熙當居頭功。皇上稱讚其有定國安邦之才,有功於千秋社稷,特封其為一等爵定國公,世襲罔替,富貴相傳;夫人柳雪濤相夫教子,深明大義,運籌帷幄亦不遜定國公,加封為一品夫人。追封盧峻熙之父為靈公,其母王氏為三品誥命。並賞盧峻熙夫婦良田千頃,別院兩套,黃金萬兩,綢緞錦帛數匹,珠寶玉器若幹箱。

靖海侯柳明澈進封為一等爵忠靖公,世襲罔替。夫人慕氏加封一品夫人,賞良田八百傾,黃金五千兩,綢緞錦帛數匹,珠寶玉器若幹箱。

營山精銳營少將孫長嶺忠心耿耿,戰功累累,進封為鎮北大將軍,領營山兩萬精銳騎兵,鎮守西北邊疆。其母親黃氏加封為五品恭人。並賜婚平南王之女嘉敏郡主,令欽天監擇吉日完婚。

夏侯瑜,周玉鵬用心鑽研,耗費幾年心血終為朝廷製造出精良的強弩奇兵。不僅有功於當朝,且有利於萬世後代。二人雖為商人,然卻一樣為國盡忠,分別賜號仁德舍人仁義舍人賞黃金五千兩,白銀萬兩以示嘉獎。

這次風波中唯一的犧牲者不過豆蔻一人。這個身世飄零的女子在最後的時刻不惜自服劇毒,隻為臨終前能以自己的鮮血提醒皇上,一定要為她的姐姐報仇。

風起雲湧的政治風暴終於過去,秋風送爽,天地之間一片祥和之氣。

一道道聖諭頒布下來,京城內外朝野早上下可謂是普天同慶。

盧峻熙府上最為熱鬧,趙仁石硯領著家人把府內外各處都打掃一新,為了擺酒設宴招待前來道賀的文武百官及王公貴族,盧家上下二百餘口人整日忙碌,采買,定單子,擇日,安置席麵,宴請戲班子,定酒水瓜果點心等,趙仁石硯二人更是忙得腳不沾地。連泓寧也無暇看著弟弟妹妹玩鬧,不得不去料理內外。

然而盧峻熙和柳雪濤二人卻在府中消失了。任憑是誰,任憑天大的事情都找不到他們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