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零八章(1 / 1)

浙江大學“MPA西部彩虹班”本著貫徹科學發展觀、統籌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宗旨,進一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西部大開發戰略和西部人才資源開發計劃,為西部地區培養高層次政府管理人才,以提升西部地區自我發展能力,提升政府行政能力,提高公務員特別是領導幹部的執政素質和領導能力。自開辦以來不斷創新培養模式和管理方式,使學生的理論水平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全麵提高,許多學生在自己的“博客”或者QQ群上感慨:“浙江大學MPA學習階段是我一生無悔的選擇”;“學在浙大是人生之大幸”等等。回顧五年的辦學曆程,浙江大學MPA西部彩虹班至少實現了三個方麵的創新和成效。

1.構建了東部高校服務西部大開發戰略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浙江省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相對發達的省份,在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和農業農村發展等方麵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在政府管理、公共服務、民營經濟發展、新農村建設等領域也有些創新,值得在全國範圍特別是西部地區借鑒與推廣。浙江大學MPA教育中心尋求以西部開發為契機、以國家發改委(原國務院西開辦)和浙江大學的西部開發合作項目——MPA西部彩虹班為載體,促進東西部公共管理的互動交流。

2.構建了東西互動、民族交流的新平台

浙江大學MPA西部彩虹班生源覆蓋了所有的西部地區,包括藏族、維吾爾族、回族、壯族、蒙古族、朝鮮族、滿族、彝族、傣族等十八個少數民族在內的學生約占21.7%。學生們每年在浙江大學集中兩個半月進行課程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浙江大學MPA教育中心將西部學生與東部學生合編上課,並組織西部學生在東部地區考察,這些活動有效促進了東西部學生之間以及各民族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共同進步。

3.構建了學界、政界、業界聯動的新機製

在培養過程中綜合利用學界、政界和業界的資源,形成了“學界、政界、業界”三界聯動、共同培養的機製。

招生過程中,由浙江大學教師和國家發改委(原國務院西部辦)、西部地區有關省市發改委(西部辦),以及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的人員組成選拔小組,共同麵試、選拔MPA學員;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員需求,邀請政府部門中具有淵博學識和豐富經驗的人員開設講座,與此同時組織學員到相應的政府部門以及民營企業中參觀考察,參與到政府創新和民營經濟發展的社會實踐中;論文指導過程中,強調合作導師的作用,讓具有較高理論水準和豐富實踐經驗的政府官員參與到論文指導中,提升論文的實踐意義。

為了更好地挖掘東西部地區成功的公共管理案例,加強東西部公共管理資源的交流與合作,充分發揮平台與紐帶的作用;同時,也為了展示優秀學生的論文,促進同學之間的相互學習,浙江大學MPA教育中心不斷組織教師和學生整理、彙編優秀的學生論文。2006年編輯完成《科學發展觀與公共管理科學化》和《“浙江模式”與地方政府創新》兩本書,共100餘萬字。這些論文的彙集在對西部地區學生的教學過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同行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2011年1月18日,《中國經濟導報》整版刊登了具有12篇學生論文的內容摘要,論文內容涉及政府管理、經濟發展、民主建設、三農問題、民生問題等許多領域。學生們通過運用科學的方法,結合西部地區的實際情況,分析了政治、經濟、社會發展中麵臨的重大問題,提出了許多富有建設性的政策建議,其中許多方麵與國家“十二五”規劃的內容密切相關。近期,我們又精選了30篇論文,編輯完成《區域協同、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一書,全書包括公共服務、社會管理、轉型升級、城鄉統籌、行政改革和區域協調六個專題,探討當前政府管理和公共政策的熱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