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魏晉篇(2)(3 / 3)

甄宓出生在東漢末年的中山無極(今河北省無極縣),父親甄逸做過上蔡令。甄宓在家中排行最小,上麵有三個哥哥和四個姐姐,她天生麗質,因此從小就深受父母和哥哥姐姐的喜愛,但不幸的是,三歲時父親就離她而去了。九歲時,甄宓迷上了讀書寫字,在當時那“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社會裏這是不同尋常的事情,連她的哥哥都取笑她將來要當“女博士”,很快,甄宓“貌豔麗,懂詩文”的名聲就傳開了。

後來,占據河北一帶的大軍閥袁紹聽說甄宓才貌雙全,遂為次子袁熙向甄家求婚,甄家應該是願意的,話又說回來,即使不願也不敢違命啊,於是,甄宓就成了袁紹的二兒媳。婚後袁熙北上鎮守幽州,留甄宓在鄴都(今河北省臨漳縣)侍奉父母。公元200年,“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在官渡(在今河南省中牟縣)

大敗當時實力最強的袁紹,此後,袁氏集團的敗亡便一發而不可收。公元204年,曹操舉兵攻下鄴都。曹操的長子曹丕聽說袁紹的二兒媳長得非常美麗,就率軍來到袁府,隻見堂上坐著一位年紀較大的婦人,旁邊有一青年女子惶恐不安地伏在婦人的膝上,年長的是袁紹的遺孀劉氏,年輕的就是甄宓。曹丕告訴她們曹丞相有命讓保護袁府女眷,請大家不必擔心驚惶。袁夫人聽了曹丕的話,稍為寬心,扶起甄宓與曹丕相見,曹丕一看果然豔麗絕倫,愛慕不已。曹操知道後,便把甄宓許給曹丕為妻。

婚後,甄宓關心丈夫,孝順公婆,而且生下了兒子曹睿和女兒東鄉公主,曹操和夫人卞氏更喜歡她了,而曹睿作為曹丕的長子也被立為世子,成了曹丕將來的接班人。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迫使漢獻帝將帝位禪讓給他,即位稱帝,建立了三國中的魏國,曆史上稱為魏文帝,曹睿則由世子成為了太子。本來甄宓可以順理成章地母以子貴,榮升為魏國皇後了,卻沒想到等來的竟是一場殺身之禍。

當時,曹丕已經移情別戀迷上了郭妃,郭妃名照,字女王(因為她父親覺得她有“女中王”的氣度,因此為她取字為“女王”)。郭女王不但年輕漂亮,而且精明,理智,冷靜,為曹丕奪取魏王世子之位多有助力,所以比甄宓更受曹丕寵愛。

和甄宓相比,郭女王有一個最大的劣勢,就是她沒有生下兒子,於是,她利用曹睿是不足月生下來的早產兒這個事實誣蔑甄宓是懷孕兩個月後才嫁給曹丕的,因此曹睿是否為曹家的骨肉引起了曹丕的懷疑。曹丕以此事詢問甄宓,甄宓本來就對曹丕寵愛新歡郭女王和李貴人、陰貴人等已經十分不滿,又聽說此事是郭女王從中挑撥,不禁怒火中燒,不顧一切地斥責曹丕對自己親生骨肉無端猜疑,有損曹門家風。甄宓的態度和指責讓身為皇帝的曹丕難以承受,幾乎發狂,結果殘酷地賜曾經的最愛甄宓自盡,把新歡郭女王立為皇後。

當年甄宓失寵後,寫下了《塘上行》一詩,表達了一個妻子對丈夫相思成災、一往無悔的深情泣訴: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莫以麻枲賤,棄捐菅與蒯?出亦複何苦,入亦複何愁。邊地多悲風,樹木何翛翛!

從君致獨樂,延年壽千秋。

可憐甄宓最後等來的隻是曹丕的一紙死令,甚至死後對她的屍身給以“以發覆麵、以糠塞口”的侮辱與淩虐……

五年之後,曹丕病死,曹睿即位為帝(曆史上稱為魏明帝),終於為他的生母甄宓平冤昭雪,並且追諡母親為“文昭皇後”。

嵇康:最典型的才子之死

縱觀中國曆史,文人才子的生命歸宿大抵有四種:其一,在隱居中溘然長逝,如陶淵明,如孟浩然,如唐寅;其二,在失意潦倒中憂鬱而死,如李白,如杜甫,如李商隱;其三,在理想破滅後自盡而死(投水者居多),如屈原,如司空圖,如王國維;其四,因言罹禍,死於統治者的屠刀之下,如嵇康,如高啟,如金聖歎。筆者以為,第四種死亡是最典型的才子死亡方式,而嵇康則是第四種之中最典型者,一是因為他的年代相對較早,二是因為他所處的正是一個腥風血雨、箝製輿論的時代,三是因為他是一個憂國憂民的忠義之士,四是因為他是個秀外慧中、內外兼修的真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