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追隨晉獻公公子重耳(即後來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的五個名士之中,有一個是叔帶之後,名為趙衰(同“崔”),趙衰與重耳一起流亡十九年,不離不棄,是重耳的股肱之臣。
重耳歸國即晉君之位後,趙衰一直擔任要職,後官至六卿之一兼執政大夫,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趙衰雖身居高位,但為人處事非常低調,謙讓之賢令人敬仰,賈季讚其如“冬至之日”。
趙衰當年隨重耳在翟國避難時,娶了當地戎族的女子叔隗,生下一子,取名趙盾。後趙衰又隨重耳離開翟國,就把趙盾母子留在了那兒。重耳即位後,趙衰不忘舊情,將趙盾母子接到晉都絳城,並因趙盾賢能將其立為宗子,讓晉文公之女趙姬為他生的趙同、趙括、趙嬰齊都以趙盾為尊。趙衰的名聲和政績已經為趙盾創造了良好的政治環境和競爭資本,公元前622年,趙衰逝世,趙盾繼任為執政大夫,一年後,晉襄公重組內閣,又以趙盾為中軍元帥,年輕的趙盾成了晉國曆史上第一位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的正卿。就在這一年,晉襄公不幸去世,趙盾成了晉國實際上的一把手,開始了對晉國長達二十年的專政統治。晉襄公去世後,趙盾立即派人往秦國去迎立襄公的弟弟公子雍,襄公的夫人穆嬴聽說後帶著年幼的太子夷皋到趙盾家中哭訴,趙盾無奈之下隻得立夷皋為君,這就是晉靈公。趙盾在朝中表麵上與郤缺、荀林父等共主國政,實際上獨擅專行,挾君令臣,並且和郤氏聯合起來排擠荀氏。在他的高壓政策之下,晉國卿士們敢怒而不敢言。不過,趙盾對於老百姓還是不錯的,所以人民群眾一直是支持他的強大力量,從這一點上來說,他有些像後世的曹操。
晉靈公長大之後,越來越不滿足於自己為人所製的地位,甚至派人去刺殺趙盾,趙盾不得已逃出晉都,在他還未離開晉國的時候,他的族弟趙穿竟然一時性起殺死了靈公。趙盾回來之後,雖然知道靈公已被趙穿殺死,卻並沒有讓趙穿以命抵罪,史官董狐憤而提筆,寫下“趙盾弑其君”。不久,趙盾立公子黑臀為晉侯,這就是晉成公。趙盾又以晉無公族為由,在晉國設立公族大夫、餘子、公行建製,其職位主要由卿族世家子弟擔任。晉國公族日弱,卿族日強,這對晉國君權幾乎是致命一擊,晉國的分裂已經提前預定。
當時“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不斷北上,向晉國霸業發起嚴峻挑戰。秦國也因崤山之敗而屢屢攻擊晉國後方,趙盾黨同伐異、排斥異己的執政理念使得晉國內部矛盾重重,文襄霸業搖搖欲墜。公元前601年,趙盾撒手人寰,他留下的是晉國分崩離析的朝政與土崩瓦解的霸業。
趙盾死後,他的兒子趙朔承襲了爵位。晉景公三年,趙朔作為晉國的大將率兵救援鄭國,並與楚莊王大戰一場,因為這場戰爭,趙朔娶了晉成公的姐姐趙莊姬做夫人。
公元前587年,趙朔英年早逝,耐不住寂寞的趙莊姬很快就和趙盾的異母兄弟趙嬰齊,也就是趙朔的小叔勾搭上了。盡管在春秋時這種亂倫的事情並不少見,但趙嬰齊的兩個親兄弟趙括和趙同看不下去了,他們認為趙嬰齊丟了趙氏家族的臉,便聯合起來把他放逐到了齊國。趙嬰齊臨走時說:“有我在,欒書雖然執政,也不敢對趙氏家族怎樣,我一走,隻怕就麻煩了。再說,人各有能,有不能,我就是有點好色,你們忍一下又如何呢?”
失去情人的趙莊姬一直想報複趙同、趙括,她被憤怒衝昏了頭腦,竟然忘了自己也是趙家的媳婦。趙莊姬聯合了對趙氏有積怨的欒氏、郤氏,共同對付趙氏,他們輪番在晉景公麵前誣陷趙同和趙括要謀反,最終晉景公信以為真,殺死了趙同、趙括。晉國的公卿大夫們因為趙盾專權對趙家多有不滿,所以大多保持中立。
殺了趙同和趙括之後,趙莊姬才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現在,趙家可就剩下自己的兒子趙武這一條根了,而欒氏、郤氏的力量正在壯大起來,這不是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大夢初醒,明白過來的趙莊姬急忙把趙武帶進晉國王宮保護了起來,以免受到欒氏、郤氏的殺害。
晉景公殺死趙同兄弟後,就想把趙氏的土地賞給祁奚家族,這時,終於有人站出來為趙氏家族說話了,他就是新任執政大夫韓厥,韓厥說:“趙氏家族的趙衰、趙盾、趙朔都對國家立有大功,卻既沒有了後代,也失去了土地,這樣讓後來的人怎麼想呢?還怎麼願意為國家盡忠呢?”於是,趙氏的土地被留下了,後來又封還給了趙武,趙氏家族才得以複興。韓厥的這一句話挽救了趙氏,也最終成就了戰國時代,他自然也成了傳奇版《趙氏孤兒》中的一個主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