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曆史新課堂(1)(2 / 3)

大名鼎鼎的唐玄宗李隆基也屬於這個類型,隻不過迫使他退位的不是他的母親,而是他的兒子。

■好逸惡勞型

俗話說:見過不要臉的,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見過混帳的,沒見過這麼混帳的。這話用在北齊皇帝們身上再恰當不過了,在他們眼裏,殺人放火都是小菜一碟。北齊實際上隻存在了二十幾年,卻有六個皇帝,而且一個賽一個的荒淫殘暴。第四個皇帝武成帝高湛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吃喝玩樂,幹脆把皇位推給隻有十歲的兒子,鑽進後宮專門研究聲色犬馬。當了太上皇之後,高湛更加瘋狂地縱欲享受,結果幾個月下來,二十多歲的他就耗盡元氣一命嗚呼了。

無獨有偶,與北齊並立的北周也有一個年紀輕輕、好逸惡勞的太上皇,他就是周宣帝宇文贇。周宣帝剛死,他的兒子,年幼的周靜帝就被他的嶽父楊堅(就是後來的隋文帝)取而代之了,更慘的是,北周皇室的所有男子被楊堅殺了個一幹二淨。

■心有餘悸型

唐太宗李世民自然是個好皇帝,但他也有殘酷冷血的一麵,玄武門之變就是一例。

唐太宗的老爸唐高祖李淵偏愛長子李建成,這也可以理解,因為李建成是太子,未來的接班人。李世民是老二,上有兄,下有弟,正好處在一個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尷尬地位。也不知是李建成害怕功勳卓著的李世民動搖他的太子之位,還是李世民不甘心屈居二線,想再進一步,反正兄弟倆明爭暗鬥地掐上了。俗話說“無毒不丈夫”,李世民和他的文臣武將在公元926年的那個夏天上演了“玄武門之變”,要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的命(後來李世民又殺光了二人的兒子以絕後患),然後就去逼宮。當尉遲恭提著李建成、李元吉二人的腦袋出現時,李淵正在皇家公園度假,一看這陣勢,李淵嚇得當即宣布讓位給李世民,自己縮到後宮去當太上皇了。

八十六年後,高祖的重孫,太宗的孫子唐睿宗李旦又遭遇了同樣的險情,結果也和他太爺爺一樣成了太上皇。

■急流勇退型

這兒的“急流勇退”實際上就是“見困難就跑”,代表人物是宋徽宗趙佶。

話說1126年,北宋和金剛剛聯兵滅掉遼國之後,金國就撕開了盟友的畫皮,露出了侵略者的猙獰麵目,長驅而入,直搗東京汴梁。消息傳來,幾十年來一直生活在風花雪月之境、溫柔富貴之鄉的宋徽宗嚇得老臉煞白,立即決定撂挑子不幹了,把皇位讓給太子趙桓。當了太上皇的宋徽宗還不安心,幹脆跑到南方去度假,玩起了鴕鳥政策。後來形勢好轉,他才打道回京。再後來,戰事急轉直下,金兵一舉拿下了汴京,想逃卻沒逃成的宋徽宗和他的子孫兒女、他的三宮六院、他的皇親國戚、他的文武百官一起被擄到了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五國城。在受盡了亡國奴的屈辱之後,宋徽宗死在了異國他鄉。

上文提到的北齊高湛的兒子高緯後來也學他老爸的樣子當起了太上皇,那時北周已經在大舉攻打北齊,所以他應該和宋徽宗一樣屬於“見困難就跑”型。北齊很快就玩兒完了,最後,高緯和兒子以及幾十個宗室都被塞滿嘴巴的辣椒給辣死啦。

見困難就跑的人,跑得再快,也是跑得了初一,跑不了十五。

■老弱多病型

“好人不長命,惡人活百年”是句聽起來挺不公平的話,可是竟然在害死嶽飛的主犯宋高宗趙構身上應驗了,這老家夥不但占據皇帝寶座達三十五年之久,而且還活到了八十歲的高齡,不過,上天也給了他一個極大的報應,那就是終生無子,最終,他不得不立宋太祖的後人趙昚為太子(宋太宗的後人都被金人擄到北國去了)。趙昚是個有骨氣的人,堅決主張抗金,而且團結了不少主站派人士。主和的趙構越來越老了,他一直信賴的秦檜也死掉了,而太子趙昚的影響越來越大,民間抗金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終於有一天,深感力不從心的趙構宣布禪位於太子,自己去養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