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台灣民眾在廈抗日運動資料(4)(2 / 3)

前述擁護霧社蕃人暴動蜂起運動於廈門天馬山召開所謂結論會後,又在廈門集美學校英語教師支那人陳天弼的居室組織社會科學研究會。會員分成兩班:

陳天弼的班 侯朝宗 王燈財 董文霖 王光天 張梗 王天強 高水生 林明德

集美學校學寮的班 蘇深淵 王太鑫 林清淮 陳鑫垚 蔡大河 陳坤成

大家集合後由侯朝宗指導研究。

五、廈門反帝同盟台灣分盟

廈門反帝同盟台灣分盟的組成及活動

上海的台灣青年團於昭和六年(1931年)四月改組為反帝同盟。不久在廈門的團體也仿效。昭和六年六月左右,在廈門市白鹿洞,由侯朝宗指導,召集閩南學生聯合會的尖銳分子王燈財、康續、陳耀林、陳啟仁、戴遙慶、陳興宇等數名決定組織屬於廈門反帝同盟的台灣分盟。推舉王燈財為負責人。侯朝宗與上海台灣反帝同盟及中國共產青年團廈門支部聯絡。在其指導下將廈門學生等的反帝運動予以組織化。與同地方的中國共產黨係團體互相提攜強化煽動宣傳的活動。然而,侯朝宗於昭和六年底因有被檢舉的危險而行蹤不明。在此前後,同分盟幹部王燈財、陳耀林、陳啟仁等人經侯朝宗的介紹由中國共產青年團團員詹某吸收為該團員。然後在台灣分盟內部進行派係活動。

廈門反帝同盟台灣分盟成立後青年們比以前更加活潑地進行運動。其重要的運動有:昭和六年(1931年)六月上旬侯朝宗、王燈財、康續、陳興宇、鄭明德等數名,在廈門竹子河、許氏家族自治鄉團聚會,協議台灣六·一七始政紀念日的反對鬥爭。印刷三千份以“打倒日本帝國主義,謀求台灣獨立”為重心的《紀念六·一七台灣亡國宣言特刊》,然後分發到對岸各地及島內。同年十月於廈門大同中學召集王燈財、陳耀林、陳坤成等十數名台灣學生聚會協議如何連絡及結合台灣學生,起草上述的宣言書然後印刷。其中數百張發給廈門、漳州地方的台灣學生。致力宣傳、結合青年學生以及擴大組織。

該宣言書內容如下:

於台灣國恥紀念日告南支台灣民眾

四十年前凶惡的日本帝國主義派遣大軍以殘酷野蠻的手段屠殺台灣民眾來鎮壓廣大無辜的民眾。自一八九五年六月十七日開始其血腥的統治。

日本帝國主義在四十年間將台灣全土的國民經濟納入自已的掌中實行極端的剝奪政策。妨害台灣經濟的自由發展,犧牲工農群眾的生活。鎮壓勞動者拚死的反抗。在農業的範圍內完全保持中世紀封建剝奪製度實行半農奴式的剝奪。結果導致農村經濟破產,全體工農群眾陷於饑餓中。失去土地、死於困境者不知其數。

日本為了強化其血腥統治,而幹涉中國革命。為了準備世界大戰而將其毒牙向中國伸張,擴張台灣的軍備、充實警察網、實行警察政治。用以對抗空前的白色人種威脅與反日、反資本主義的民眾,尤其是共產黨員。一方麵又巧妙地運用政策給與台灣民族資產階級某種社會地位借以懷柔反動。

台灣下階層的民眾受到共和國領袖的慫恿而躊躇不決,反而向日本帝國主義投降犧牲了自已所有的一切。但之後仍以英勇的精神不斷地抵抗日本引起民眾革命戰爭。噍吧哖事件、羅福星等反日的大暴動都使日本帝國主義者感到恐怖。“三年小叛、五年大亂”的鬥爭精神也使島內弱小民族生蕃的反日情緒奮起。霧社的偉大暴動使地主及民族資產階級戰栗不已。然而,無恥的台灣民族資產階級竟然向日本帝國主義投降。代表上階層地主資本家的台灣地方自治聯盟、台灣民眾黨(現在已被解放,但其係統仍在)都變成日本帝國主義的走狗。尤其是以左傾的民族、武斷主義來裝點門麵的民眾黨更是台灣工農最危險的敵人。

彼等異口同聲叫著“台灣議會”“自治”來打擊民眾的反帝鬥爭,不但公開承認日本的統治而且還稱讚其政績。台灣民族資產階級公開擁護三民主義,反對中國蘇維埃及紅軍。激勵日本帝國主義來鎮壓生蕃的暴動,承認其占領東北、華南,公然在自已的報紙上談論“東亞是東亞人的東亞”,即自負為日本人的東亞,誇示日本帝國的優越性。實在無恥極了。

日本帝國主義統治的績效就是使國民繼續崩壞,使工農群眾的生活更加悲慘。帝國主義第二次侵略戰爭已迫在眉睫,而且將把台灣當作戰場,作為攻擊中國蘇維埃紅軍,攻擊華南的根據地。然而台灣民族資產階級卻變成日本帝國主義的清道夫與侵略戰爭的鼓吹者,變成壓迫台灣解放運動之機關與土地革命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