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奢笑了笑,問道:“你還有什麼建議都提出來吧。”
許曆便接著說:“我軍要取勝,必當首先占據閼與北麵的山頭,從而取得戰爭的主動權。”趙奢賞識地點點頭。
不久之後,趙國便向秦軍發起了進攻。趙奢果真按照許曆的提議,首先利用一萬精兵搶占了北麵的山頭。然後趙軍利用地形上的絕對優勢,向秦軍發動了猛攻,一舉打敗了驕橫的秦軍,解了閼與之圍。
回到趙國後,趙奢特地向趙王為許曆請了功。他向官兵們解釋,當初停軍不前就是為了迷惑秦軍,讓他們覺得趙軍不會去解閼與之圍。所以才會放走秦軍間諜,目的都是製造一種假象,好給秦軍一個出其不意的打擊。
7、王翦以逸待勞鼓舞土氣
戰國末年,秦國要攻打楚國。秦王贏政親自將大將軍王翦送到灞上後,還要再送一程。王翦趕忙攔住秦王,說道:“大王,您還是回去吧。千裏送行終有一別,我們就此道別吧!”
秦王再三囑托王翦要打贏這一仗,重振秦國的威望。王翦與秦王在灞上長揖而別,統率著六十萬大軍直接進入了楚地。
到達楚地後,王翦沒有馬上下令進攻,而是構築營壘,休養生息。於是秦軍在進入楚地後便就地紮營,高築營壘,精修工事。
沒多久,楚國便調集了大批軍隊前來對陣,並接連數日派兵到秦軍營前叫陣挑戰。可是,王翦就是不下令出兵,對楚軍的挑釁根本不理睬。
在秦軍的大營內,士兵們除了每日例行的操練外,就是吃喝玩睡。另外王翦還特地讓軍需部門從後方給軍中運來了大批牛羊,全部宰殺給官兵們享用。不久之後,秦軍的將士們便一個個被養得健壯如牛了。
王翦閉門不戰的消息終於傳到京城,這時便有別有用心的人在秦王麵前說王翦的壞話,說王翦膽怯畏敵,不敢迎戰。但是秦王對王翦充滿了信心,認為他一定有別的作戰計劃。果然,沒多久便傳來了捷報。秦軍與楚軍交戰大獲全勝,楚國的名將項燕也被秦軍殺死了。
原來,秦將王翦首先讓秦軍閉門休戰,養兵休整,使得秦軍士氣十分旺盛。而楚軍因為長時間守在秦軍營壘之外,時間一久,楚軍個個精疲力竭,疲憊不堪,還沒有交戰便堅持不下去了。楚軍的將領最後被秦軍拖得無可奈何,隻好率軍撤退。就在這時候,王翦連忙率領秦軍全線進攻,很快便打敗了楚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8、楚軍扮樵夫誘敵軍出城
公元前700年,楚國出兵征伐絞國,大軍來到了絞國都城南門外。隻見城下戰旗飄搖,戈戟閃閃。楚國大軍大有“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勢。
可是絞國的城牆很堅固,城上的守衛森嚴,楚軍一時間無法攻入。楚武王為此十分焦急,連忙召集文官武將商議攻城謀略。
此時一個叫屈瑕的大臣對楚王說:“我聽說絞國的國王是個行事草率、缺少謀略的人,而且不能聽從忠諫。我覺得這場戰鬥不能硬攻,隻能智取。”
屈瑕便把自己的計謀向楚王說了一遍。楚王大喜,馬上命令將士依計去辦。
第二天天剛亮,楚軍中一些士兵便脫下了軍裝,到北門外的山上砍柴。絞國城頭上的守軍看到了連忙向國王報告。絞國的國王便下令捉拿楚國的樵夫,一支輕騎便快速地衝出來,抓住了三十個楚國人。
第三天,楚王派出了更多的“樵夫”上山砍柴。絞國國王知道消息後,說:“這次多派點士兵出去捉拿樵夫!”
這時一位大臣跪諫道:“大王,我覺得現在不可輕舉妄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