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2章 克隆技術的出現(1 / 1)

克隆,是C1one的音譯,意思是無性繁殖,克隆技術即無性繁殖技術。英國羅斯林研究所首次利用體細胞克隆成功了克隆羊多利,這在生物工程史上揭開了新的一頁。

在自然界,有不少植物具有先天的克隆本能,如番薯、馬鈴薯、玫瑰等插枝繁殖的植物。而動物的克隆技術,則經曆了由胚胎細胞到體細胞的發展過程。20世紀50年代,美國的科學家以兩棲動物和魚類作研究對象,首創了細胞核移植技術,他們研究了細胞發育分化的潛能問題、細胞質和細胞核的相互作用問題。1986年,英國科學家魏拉德森第一次利用細胞核移植法克隆出一隻羊,以後又有人相繼克隆出牛、羊、鼠、兔、猴等動物。我國的克隆技術也頗有成就,80年代末,中國克隆出一隻兔;1991年克隆羊成功;1993年克隆出一批山羊;1995年克隆出牛。而美國最近克隆猴取得成功,日本科學家也聲稱他們繁殖出200多頭“克隆牛”。以上所述的克隆動物,都是用胚胎細胞作為供體細胞進行細胞核移植而獲得成功的。

1997年2月,英國羅斯林研究所宣布克隆成功的小羊多利,是用乳腺上皮細胞作為供體細胞進行細胞核移植的,它翻開了生物克隆史上嶄新的一頁,突破了利用胚胎細胞進行核移植的傳統方式,使克隆技術有了長足的進展。整個克隆過程如下:科學家選取了三隻母羊,先將一隻母羊的卵細胞中所有遺傳物質吸出,然後將之與另一隻6歲母羊的乳腺細胞融合,形成一個含有新遺傳物質的卵細胞,並促使它分裂發育成胚胎。當這一胚胎生長到一定程度時,再將它植入第三隻母羊的子宮中,由它孕育並產下克隆羊多利。多利酷似提供乳腺細胞的6歲母羊。小羊多利是世界上第一個利用體細胞克隆成功的動物。克隆多利的成功,從理論上說明了高度分化細胞,經過一定手段處理之後,也可恢複受精卵時期的合子功能。這說明了在發育過程中,細胞質對異源細胞核的發育有調控作用。它對生物遺傳疾病的治療、優良品種的培育和擴群等提供了重要途徑,對物種的優化、瀕危動物的種質保存,對轉基因動物的擴群均有一定作用。克隆小羊多利的成功,在世界各國引起強烈的反響,有的看作福音,有的則視為禍水。筆者以為對新技術應采取支持態度,生物克隆取得突破,最大的好處是培養大量品質優良的家畜,豐富人們的物質生活,使畜牧業的成本降低,效率提高;還可提供某些藥物原料以提高人類免疫功能等等。在小羊多利之前,羅斯林研究所曾培育出一隻奶中含治療血友病藥物原料的轉基因羊,一家公司以50萬英鎊的高價買去。如果利用體細胞大批“複製”這隻羊,就可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另外,利用克隆技術可以大量複製珍稀動物,挽救瀕危物種,調節大自然的生態平衡,為人類造福,何來憂患呢?當然,克隆技術也可能帶來負麵影響,一些克隆動物在遺傳上是全等的,一種特定病毒或其它疾病也會帶給克隆出來的動物,這將會帶來災難。無計劃克隆動物,會擾亂物種的進化規律,幹擾性別比例,這種對生物界的人為控製會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危害。但隻要製訂科學的克隆計劃,這種負效應就可以避免。

至於克隆人,這是一個沒有意義的研究課題,克隆技術隻能複製出外貌特征相同的生物,不能克隆出被複製者原有的才能。即使有人能克隆出酷似曆史上的偉大領袖、偉大科學家那樣的人物,也僅在外貌上相同,卻缺乏偉大領袖、偉大科學家那樣的思想、氣質、才能。這樣的克隆具有什麼意義?至於有人主張克隆人用於醫學上人體器官的移植,這也是不可行的。因為克隆出來的人也享有人權,如果克隆人不肯捐贈器官,發明者也不能侵犯人權。而且,最重要的是克隆人不符合世界形勢和國情,當今世界人口急劇膨脹,不少國家已實行計劃生育,控製人口增長,在這種情況下怎麼斥巨資做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