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寧夏長城的保護與開發(2 / 2)

針對這種獨特的資源優勢,寧夏21世紀旅遊業可持續發展中,古長城旅遊景點的保護和恢複應是優先發展領域。選擇代表性區段,分期分批,加強保護、修複和仿造若幹組建築,作為振興寧夏旅遊事業的一項創舉,為國家的長城遊係列開發作出自己的貢獻。寧夏長城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寧夏應該大打“長城旅遊牌”,這不僅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還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發展長城遊需要“出奇兵”,寧夏的長城遊旅遊形象策劃應該定位為“原始”,從而引申為“古”和“真”,以有別於其他地方的長城遊,營造一種要遊中國的原始長城就應到寧夏的輿論。寧夏可以推出“曆代長城大係遊”“原始長城風情遊”“沿黃河長城遊”“沿公路長城遊”“沿沙漠長城遊”等,采用“徒步長城遊”“自行車繞長城遊”“越野車繞長城遊”“直升飛機空中長城遊”等不同旅行方式,倡導“長城生態遊”“長城探險遊”“長城考古遊“”長城尋根遊“”長城民俗遊”等不同內涵。

寧夏在開發長城遊的同時還應與保護和維修長城緊密聯係起來。保護長城和修複長城是每個炎黃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因此開展長城遊,應鼓勵遊客在遊覽的同時,為修複長城段捐資出力,或親自動手添磚加土,並由旅遊管理部門頒發證書,證明其參與修複了世界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寧夏長城,而且可以把遊覽觀光和增強民族自豪感巧妙地結合起來,使遊客在旅遊的同時,增強保護意識,學到更多的知識,了解更多的曆史,體會更多的文化,培養和激發遊客的愛國主義熱情,產生一種意想不到的旅遊(文化)生產力,這亦與知識經濟時代對旅遊業的要求相吻合。

全麵加強寧夏境內曆代長城保護,同時完成明河東長城入黃河的修複工程,使黃河文明與長城文明共聚在寧夏,構建成印象華夏風采古韻的旅遊精品工程,成為受廣大遊客喜愛的、海內外高知名的塞上黃河長城。通過營造長城與黃河、沙漠集成的旅遊形象和旅遊項目,使之成為寧夏的又一拳頭旅遊產品。修複關樓津亭,關門上建關樓,上書“長城關”三個大字,關門上書“深溝高壘”“北門鎖鑰”等字樣,並修複附近的秦河上塞、漢墓群、黃河古渡、烽火台、深溝高壘和“品字坑”等,共同構建多樣性的軍事防禦觀光體係。修複賀蘭山三關口長城,以遊賞雄偉的長城、險峻的關塞為主要內容。開辟頭關北側山頂的觀賞平台和登山遊步道,封山育林,體現“雄關如鐵”山嶽長城的風采。沿公路選取鹽池段長城,連同防禦工程體係修複後開放為新旅遊點,從而使古老的長城煥發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