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訓心中卻輕鬆了幾分,說:“依母親所言,此事理應算在太子妃頭上,為什麼要取消我和芸娘的婚事?”
李夫人微微露出失望之色,說:“我的兒,怎麼到了你的事情上頭,你就糊塗了?高芸娘若卷入了皇子之爭,這樣的媳婦,我家哪裏敢要?我們宗室皇親,最要緊的是守本分,咱們的血脈自會保佑咱們榮華富貴,這皇權之爭,是萬萬不能沾染的!這次你大伯父東窗事發是緊接著你大伯母求見皇後的事情發生,定然是皇上和皇後以為咱們卷入了太子和沛王的紛爭中,給咱們一個教訓!”
李思訓卻篤定的說:“太子妃或許不知道,難道母親不知道嗎?芸娘是曹嬸嬸的徒弟,曹嬸嬸即幫她入宮了,她怎麼會是沛王的人?皇後又怎麼會因為我求娶芸娘,就認為咱們是沛王黨?這可太說不通了!”
她與曹碧芳是閨蜜,曹碧芳跟武後之間的關係,她知道不少,平日隻是心照不宣罷了。雖然知道其中秘要,但是事情牽扯到自家,她依然覺得疑心:“她與沛王側妃一向走的親近,這是眾所周知的事。”
李思訓繼續解釋道:“沛王側妃也是曹嬸嬸的弟子,她們走得近並不奇怪。正因為眾所周知,說明她們心中坦然,沒什麼好避人耳目的。”
他這樣一說,李夫人果然語塞,“雖是這樣說……但這件事太過詭異,你大伯父雖然做了錯事,但怎會一夜之間廈傾的這樣幹脆,分明是背後有人授命。健景你難道有更好的解釋?”
李思訓思索著說:“母親,我有我的幾分考慮,眼下所查消息太過有限,孩兒不想錯怪好人,還請母親給我一些時日,再查清楚一些。若十二娘真的對我們家造成危害,我必給母親一個答複。”
李夫人對自己的推測並沒有多少把握,又知道兒子說得出做得到,遂放心的點了點頭,說:“那再多方查查吧。”
次日李思訓進宮,直接到太子跟前請示休假的事情。
李思訓家中出了事,太子李弘早就想給他放假去處理家事,但怕李思訓和外人誤會他的舉動,以為他要排斥李思訓,所以一直壓著事情沒有說,直到現在李思訓自己提出,遂一口應下。
“範陽郡王出了這樣的事,我們誰也不想看到,我更沒想到他會自縊,你要多勸慰郡王妃和你父親,切莫怨恨父皇。”李弘柔和的說著。
李思訓自然忙稱“不敢”,謝恩過後來到東宮中庭,在庭院中來回走了片刻,最終還是決定拜見一下太子妃裴氏。
報於宮女通傳之後,裴氏有些猶豫。
對於李思訓找她所為何事,她心知肚明。自範陽郡王出事以來,她也很忐忑,萬萬沒想到逼了一下高芸,就會有這麼大的動靜。她一直勸慰自己,是自己想多了,範陽郡王的事跟她無關,可現在李思訓找來了,她想逃避都不能了。
“哎,傳吧。”她不敢不見,李思訓與太子有著不淺的私交,她怕事情捅到太子那裏,那她更沒好果子吃了!
李思訓走進正廳後,裴氏命宮女都到殿外侯著,見她這陣仗,李思訓心中已有幾分了然。
“微臣拜見太子妃。今日微臣求見,是有一點私事相詢,還望太子妃坦誠相告……”
未等他把話說完,裴氏已先聲奪人的說:“我知道你要問什麼,此事我也想找機會跟你說,今日你既然問來了,我也不妨直接告訴你。我沒想過對芸娘不利,我隻想她出宮,不要再為沛王做事。我更沒想過對你不利,範陽郡王的事我全然不知,你切不可誤會於我。”
李思訓淡然一笑,說:“微臣知道太子妃並無壞心,微臣今日想問之事是,太子妃為何一口咬定芸娘是沛王的人,微臣記得芸娘在太極宮時,與您也頗有私交。”
提起以前,裴氏也傷感,說:“我原也不想把她往壞處想,但是你看沛王和房氏在皇上、皇後麵前日益得寵,魏國夫人說她曾聽見芸娘在皇後麵前進讒言。”
魏國夫人?李思訓搖頭說道:“太子妃可知魏國夫人與芸娘素來不和?”
裴氏略微愣了一下,但依然說道:“可是我找過芸娘,她根本不肯為太子和我說半句好話。”
李思訓知道多說無異,其中的關要就是魏國夫人賀蘭敏月,心中有了些許頭緒,他便告辭出宮了。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