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小妾(1 / 2)

對著戰報,李治凝神思索,剛批了兩個奏折的意見,就撐肘伏在案上,口中發出難受的呻吟聲。

奏請軍報時,鄭充媛帶著侍者們都退下了,隻餘十二娘一人,她不敢馬虎,趕緊問道:“皇上,您怎麼了?”

李治艱難的喊了一個人的名字:“曹元……”

曹元即是曹神醫,十二娘轉身去貞觀殿門前喊人:“皇上身體不適,速速傳曹太醫!”

李治身邊的人都習慣了這種事情,十分迅速的把話傳了進去。鄭充媛得知情況之後,帶人端著湯藥趕來。

眾人將李治扶去床上躺下,十二娘收起軍機奏折,退了下去。

回到宣政殿,武後看著尚未批示的奏折,竟提筆寫了起來。十二娘站在旁邊,心驚的發現,武後落筆的字跡,竟然與李治的字跡一模一樣,絕不是她平日的字跡!

詳細的批示之後,她指著奏折對十二娘說:“軍情如火,速速傳令下去吧。”

十二娘微微有些手抖,武後這一招,是偽造聖旨和軍令,雖說李治現在病重,但她這樣做,等李治追究起來,可怎生是好?她努力的安慰著自己,武後的命運她是知道的,她沒事,自己跟著她也不會有事……

她將奏折派人快馬加鞭發往長安,傳遞到各個部門和大臣手中。吐蕃方麵,武後派兵屯駐在涼、鄯二州,以防備吐蕃,又以蘇定方為安集大使,為吐穀渾的後援。百濟方麵,派劉仁軌將軍帶兵攻占百濟王城周留城。

武後對待外敵非常果決,眾大臣在收到軍令時,微微詫異,覺得與李治一貫的風格不太相似,但看到皇上禦筆和玉璽,眾人又商議一番,覺得此二策並無不可,於是層層下放,旨意便這麼傳達下去。

待三日後,李治頭痛清醒了一些,武後主動與李治說了軍令之事。十二娘等人等在殿外,隻聽殿中有摔破茶盞的聲音,心被懸了起來。

片刻過後,武後淡定如風的走了出來,什麼也沒說,回到宣政殿繼續辦公。

後來,十二娘並沒見李治追究此事,但就在第二天,李治下令將韓國夫人、魏國夫人母女二人接來洛陽侍疾。

這就是李治的反抗?十二娘覺得十分好笑。

韓國夫人與魏國夫人快馬加鞭的趕了來,聞訊的賀蘭敏之也進宮探望皇上的病情。李治為他們一家下令擺宴,並請皇後出席。

李治身邊的小太監傳了他的口諭之後,跪在武後麵前等待回複,撐在地上的雙手有些發抖,十二娘能夠感覺到小太監心中的緊張。

豈料武後麵帶微笑的說:“去回了皇上,家姐與敏之、敏月都來了,本宮自當出席。”

小太監如釋重負,趕緊退了下去。

身邊隻剩下武後自己人,她的臉才垮了下來。

就算她不想吃別人的醋,但李治與她娘家的人做這些****勾當,她怎能真的不介意?可介意又能怎樣?她先是太宗的妃嬪,現在又是高宗的皇後,有這個隱刺在這裏,使得她什麼也不能說。

早早的結束了政事,武後提前去貞觀殿赴宴,再無十二娘的事,她便提早退下了。

因武後勤勉,十二娘鮮少提早“下班”,她走在回長生殿的路上,想著這糜爛複雜的後宮關係,不禁搖頭感歎。

身為上位者,如果自身缺乏自我約束,一切規矩和世俗在他們眼中都是廢物。貞觀殿中正在進行的宴會,是十二娘認為最怪異的聚會了,母女姨母三人共侍一夫,外加一個跟自己祖母苟且的外甥,能更混亂一點嗎?

她正想著心事,前路突然被人截住,一個陰陽怪氣的聲音:“莫非是我看錯了,這不是那個……那個誰?”

十二娘抬頭去看,嚇了她一跳,賀蘭敏之!

十二娘下意識退後了兩步,警惕的盯著他,腦海裏卻響起李思訓提醒她的警言。

賀蘭敏之想了一會兒,才想起來:“是了,是高十二娘。怎麼?你進宮做宮女了?”

十二娘稍稍鎮定,說:“沒想到賀蘭公子還記得我,我現在在皇後娘娘身邊做司籍,聽說皇上為賀蘭公子在貞觀殿擺了筵,您怎麼沒去?”

賀蘭敏之眼珠轉了轉,看來是有些忌諱她是皇後的女官這件事。

“我正要去請姨母赴宴,你去給我通報一聲。”

十二娘答到:“皇後娘娘直接從宣政殿往貞觀殿去了,你走岔了。”

“哦?是嗎?”賀蘭敏之斜蔑了她幾眼,不知在想什麼。

十二娘正說:“若無其他事,我先告退了。”

話音剛落,賀蘭敏之突然一手抓住她,說:“著急跑什麼?走,跟我去貞觀殿。”

十二娘睜大了眼睛,並掙脫道:“我為何要去,未得皇上和皇後傳召,我不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