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三人餓的金星直閃,無心圍觀,從寺廟牆根底下的人縫中勉強擠進大殿。見大殿正前方塑有“過去”、“未來”、“今生”三世佛金身,高大莊嚴,持與願印,開智慧眼,俯視下界眾生,應化四方救苦救難。佛像下坐著一老僧,白眉長懸,閉目定坐,一臉慈悲。兩邊各坐有六名剃度和尚,從容貌看年齡都在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也閉目靜坐。最右端首座和尚持有小磬,嘴裏念叨一會便敲上幾下。
佛殿內肅靜無聲,安然不好大聲說話,先對著三世佛拜了三拜,才說:“弟子莽撞,受惡人所累,饑K困頓,望大師施舍”。敲磬僧人聽到說話,睜開眼睛輕輕說道:“佛法自在,不可急進。廣施恩澤,無相無我”。安然聽出他的意思,佛法施恩沒有先後,讓自己不要著急。心想:“這是把我們當成敬香的香客了”,隻好又說:“昨晚我三人被困於山下,死裏逃生,艱難來到寺廟,現如今滴米未盡,懇請我佛慈悲,施以救助”。
中間老僧緩緩睜開眼,說道:“今日初一,上敬佛祖,下惠百姓,寺內備有許多禪食素齋,可供施主果腹,後堂之內,僧眾床榻,也可躺臥休息。釋光,你領三位施主去用食休息”。左側第三名僧人站起身,轉向老僧:“住持,今日****,師兄以命換魂,需佛法增持,您看……?”。老僧微笑搖頭:“愚!度亡靈是佛法,度眾生是佛法,度落難人仍是佛法!”。釋光合十道:“弟子領悟,阿彌陀佛”,轉過臉說:“施主們,請跟我來”。說完緩步向佛像後身走,安然三人跟在後麵,原來佛像之後有殿門,又進一院,應該是僧人的起居修行之所。
釋光帶著走進右側一座偏房,讓他們等著。隻見房內有一張通鋪火炕,僧人應該在上麵休息睡覺。屋內有六個蒲團和六把椅子,一張圓桌,牆壁潔白無塵,也沒什麼裝飾,整間屋子顯得十分單調冷清。王洪鵬坐在一張椅子上說:“這就是金牛寺的出家人,清貧的很”。安然點點頭:“確實有些清冷。看香火如此旺盛,難到沒人捐贈功德嗎?”。王洪鵬搖搖頭:“這個就不清楚了。高僧說,善與不善,修行功德,都在自己,說出來的善行就不是善舉,菩薩佛祖是不會接受的。所以誰捐了功德香火,也沒人知道”。安然點點頭:“僧人的話也有道理”。
正說著話,釋光端著飯食走了進來,一大盆米粥,一盤饅頭和四個青菜,還有三個空碗和所需餐具。王洪鵬幫著端到桌上,吆喝著:“快來吃吧,人是鐵飯是鋼,太有道理了”。先給秦茵盛了一碗米粥,自己盛了一碗,看看安然,又給他也盛了一碗。安然點頭道謝,端著粥碗沉思。釋光問:“施主有心事?”。安然連忙回答:“沒有,沒有!煩勞師父操心了。不知貴寺如何以命換魂?”。釋光聽他一問,知是對超生度化不太知曉,淡淡笑道:“看見外麵法台上的師兄了嗎?每個月,住持會在眾位師兄弟中選出一人,於下月初一之時,法台誦經,以命度魂。凡是被選中的人,以身修法,可增數世修行,比同輩師兄弟不知要早多少年得成正果呢。因此,闔寺上下,爭著要去法台入定,以命換魂。唉,我一直不能位列其中,對此事還有些抱怨呢”。安然安慰道:“這是佛家慈悲,師傅無須掛念。修佛不在刻意,而在心性,若真心修佛,何必在乎形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