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史誌
《哈尼族簡史》為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之一。1958年開始編寫,1962年以前本書名為《哈尼族簡史簡誌合編》,油印了三次,鉛印了一次,作過6次大的修改。從1980年開始,在《哈尼族簡史簡誌合編》的基礎上對該書進行了重寫,統一了體例,豐富了內容,引進了近年來的科研成果,確定書名為《哈尼族簡史》。1985年6月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為劉堯漢、嚴汝嫻、黃惠焜、索文清、王爾鬆(哈尼族)。全書分7章介紹了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哈尼族的曆史沿革和概況,內容有人口分布、族源、遷徙、經濟、社會變遷以及宗教信仰、生活習俗、語言文字、民間文學等。2005年,根據國家民委對《民族問題五種叢書》進行修訂的指示精神,組成了《哈尼族簡史》修訂課題組,從2005年底開始進行修訂工作。課題組成員由馬廷中、薑定忠(哈尼族)、李維紀和王爾鬆(哈尼族)組成。修訂本於2008年4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全書分9章,本著“基本保持原貌,統一體例、版本,增加新內容”的修訂再版總體原則,對原有的語言文字部分作了較大修改,對原有的文學藝術部分作了一些修改和補充,其他部分作少量補充和訂正。
《哈尼語簡誌》為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之一。李永燧、王爾鬆編著,民族出版社1986年出版。內容涉及哈尼族語言文字的語音、詞彙、語法、方言、文字5部分,書後有詞彙附錄,載有哈尼語三大方言的代表點大寨、格朗和、水癸、菜園的基本詞彙,是第一部用現代語言學手段,全麵研究介紹哈尼族語言文字的專著。2006年,《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誌叢書》修訂,旨在改錯,增補新的研究成果,並合訂為6卷本。由李永燧、王爾鬆將《哈尼語簡誌》修訂為《哈尼族語言簡誌》,根據學術界公認的分類法結合國務院公布的少數民族排列順序分為6卷,第二卷包括彝、白、土家、哈尼、傈僳、拉祜、納西、怒、基諾9個民族的語言簡誌。書名為《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誌》(第二卷)。2009年6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是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之一。20世紀80年代編輯出版後,受到了各方麵的歡迎和好評。2005年為了介紹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情況,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促進各少數民族地區的四化建設,國家民委決定修訂出版《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全麵係統地反映當地曆史、地理、民族、政治、經濟、文化,展示山川風貌、物產資源、建設成就和發展前景。涉及哈尼族地區的主要有《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概況》、《雲南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概況》、《雲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概況》、《雲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概況》、《雲南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概況》、《雲南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概況》等6本,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哈尼族社會曆史調查》為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之一,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曆史調查叢刊之一。1964年,雲南省民族研究所編印《雲南省哈尼族社會曆史調查材料》,中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雲南民族調查組編著。1982年,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哈尼族社會曆史調查》,收入各地哈尼族社會曆史調查資料19篇,內容有哈尼族曆史沿革、土司沿革、宗教習俗、田四浪起義事跡調查,以及金平、綠春、紅河、西雙版納、墨江等地哈尼族的個案調查資料。2009年5月,民族出版社出版《哈尼族社會曆史調查》,雲南省編輯委員會編。
哈尼族地區誌書。新中國成立前,哈尼族地區級刊印的誌書主要有《元江府誌》、《元江州誌》、《普洱府誌》等。《元江府誌》,16開刻本,2卷。1741年元江軍民府知府章履成編著,府學教授張鳳鳴、訓導陳伯及經曆司經曆劉接武校訂,雲南巡撫吳存禮為序。卷一包括星野、圖考、沿革大事考、建置、疆域、山川、風俗、城池、戶口、田賦、兵防、物產、秩官;卷二包括學校、選舉、祠祀、古跡、名宦、鄉賢、孝義、烈士、流寓、仙釋、土司、災祥、雜異、藝文。資料詳盡,是哈尼族地區各州、府、縣誌的代表作。《元江州誌》,16開刻本,4卷。1826年元江直隸州知州廣裕纂修,州學學正王塏,州吏目馮世驤協修,邑人李燧等校訂。卷一為地理部,含山川、疆域、風俗、物產、祥異、古跡;卷二為建設部,含建置、城池、學校、祠祀、兵防、秩官、名宦、土司;卷三賦役部,含田賦、戶口、水利、積儲、課程、經費;卷四為人物部,含選舉、鄉賢、仙釋。《普洱府誌》有《道光普洱府誌》、《光緒普洱府誌》兩種。普洱知府鄭紹謙纂寫第一部《普洱府誌》,但未出版,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江西進士李熙齡修訂了鄭紹謙的《普洱府誌》,於道光三十年(1850年)付印出版,共7冊20卷。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普洱府陳宗海、陳燦重修《普洱府誌》,後由陳度主編,戚勳、陳度同纂《普洱府誌》,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出版,共12冊5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