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崇訓昨日已經卸職。右千牛衛將軍的職務,宋相以為什麼人合適呢?”
紫宸殿內,楊辰高居上首。堂下主席上宋璟屈膝正坐,撚須說道:“楊昭儀心中可有人選?”
楊辰說道:“楊矩將軍護送金城公主入吐蕃,上個月剛剛還朝。我倒覺得他是個不錯的人選。”
宋璟點了點頭:“昭儀所言有理。”
“既然宋相也同意,那就他了。”楊辰道。
宋璟頓了頓,說道:“還有件事。刑部尚書一職還有空缺,臣有一人選,想同昭儀商量商量。”
“宋相請說。”楊辰道。
“洛州司馬姚崇是個可用之人,能否將他召回長安?”宋璟道。
楊辰挑眉,繼而一笑,道:“既然宋相認為此人可用,必是可造之材。我明日就擬製書召他回京,接任刑部尚書。”
宋璟肅禮:“多謝昭儀。”
宋璟從紫宸殿出來,正遇見候在殿外的張說。
“宋相,如何?”張說問道。
“姚崇要回來了。”宋璟道。
“好事啊!”張說撫掌,卻見宋璟仍是一臉愁容,“宋相,還有何事不得開懷?”
宋璟歎了口氣,說道:“楊矩封了右千牛衛大將軍。”
“這……如此一來,宮禁兵權,豈不盡在楊昭儀手中了?”張說道。
“我擔心的是朝堂。這一年多以來楊家實力急劇膨脹,我擔心,會再出現一次韋氏亂政啊。”宋璟歎了口氣。
張說眉頭微蹙:“那該怎麼辦?”
“有一個人,肯定有辦法。”宋璟道。
張說恍然大悟:“莫非是……”
“哎,不可說。”宋璟一笑,掀袍而去。
.
“要說這男人們,也是小心眼。”楊辰坐在內文學館的藏書室內,喝著茶緩緩說道。
宋雨晴正在書架間整理舊書,說道:“好好的,怎麼突然蹦出這麼一句?”
“我還沒跟你說呢,”楊辰道,“今天早朝,我和宋相商議千牛衛將軍的事。我說讓楊矩來,宋相倒是同意了,但是下一句就要調自己的人做刑部尚書。都說宰相肚裏能撐船,我倒是隻看見斤斤計較了。”
宋雨晴側頭說道:“楊矩,不是你族裏的侄兒麼?”
“是我的侄兒不假,可他是在武後時就入選了飛軍的,唐隆之變也有出力,還授命護送金城公主入吐蕃。論資曆,論軍功,這個右千牛衛將軍都非他莫屬。總不能因為他是我的侄子就不給人家升遷的機會吧?”楊辰蹙眉道,“宋相今日給我的感覺,好像是我沾了多大便宜一樣。實在讓我心裏不舒服。”
宋雨晴捧著幾本書在她身邊坐下,一邊檢查書頁,一邊說道:“你問心無愧就好,何必去理別人?你又不能左右人家的想法。不過我想,宋相或許不是針對你,可能有什麼別的原因。他一心為公,是個不可多得的賢臣。”
“我也知道。要不然我怎麼會將朝政大權分給他,還凡事都找他商量?”楊辰歎了口氣,道,“澄瀾費了那麼多心力才將朝堂帶上正軌。我不能讓他的努力付諸東流。”
宋雨晴含笑望了她一眼,道:“若說你結黨營私,我都不信。你根本不關心朝廷,你關心的隻有你的澄瀾。”
“是又如何!”楊辰含笑看著她,問道,“你這是整什麼呢?”
“都是明日良家女的課程。”宋雨晴道。
“拿來我看看。”楊辰將書冊取來,第一本便是《商君書》。
“這東西你從哪兒找來的?”楊辰挑眉問道。秦漢以後,這本書已經不好找了。
“還不是你逼的。”宋雨晴道,“不讓我講《大學》《中庸》,說什麼要有破舊立新的精神。我想來想去,隻能求商君了。”
楊辰眼中盡是讚許,真正能領會她的意思的,恐怕也隻有宋雨晴了。
“這些良家女們如何,目前可發現一兩個可造之材?”楊辰問道。
宋雨晴道:“不好說,不過這些丫頭們很機靈,比我們那一批機靈多了,文才也好。對了,給你看她們的字。”
所謂“見字如見人”,從一人的字跡,多少可以看出她的品性。
宋雨晴取出一卷書冊,遞給楊辰,道:“這是她們入內文學館第一天,我讓她們抄寫的前人詩句。你來看一看。”
楊辰一頁一頁翻過,從字麵上來看,她們都很有修養,即使寫不出驚豔的筆體也都能寫一手中規中矩的小楷。楊辰翻著,手下一頓,這一頁字跡潦草,可潦草中又帶著一股韌勁兒。楊辰心下一歎,好一手漂亮的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