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朝堂拉鋸(1 / 2)

次日清晨,宣政殿早朝。太平公主端坐在珠簾之後,看著堂下伶仃站著的兩個人,怒火直衝天頂。

“人呢!”

“公主,他們……全都稱病告假了。”說話的是右千牛衛將軍薛崇訓,太平公主的長子。太平公主有四子,兩為薛姓,兩位武姓。現在在朝中還有實權的,就隻剩下右千牛衛將軍薛崇訓和輔國大將軍薛崇簡了。今天,也隻有他們兩個上了朝。

“全都病了?”太平公主蹙眉。

薛崇訓和薛崇簡對視一眼,低頭道:“是。”

“嘩啦”一聲,珠簾被掀開。太平公主盛怒而出,嚇得龍椅上的李重茂微微瑟縮了一下。

太平公主看著空蕩蕩的朝堂,滿腔的怒火想發都發不出來。她雙唇緊抿,怒聲說了句:“散朝!”便大步下殿去了。薛崇訓和薛崇簡麵麵相覷,皆是搖了搖頭。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了三日。三日後,不僅僅是五品以上的常參官,就連光祿寺、太仆寺、太常寺、大理寺、鴻臚寺等不上品的主簿主書也都紛紛稱病不職。太平公主下旨罷官,可偏偏大唐自太宗朝就有規定,官員在因病告假時不得被罷免,告假超過百日才能自動卸職。太平公主又想加封武崇敏、武崇行,讓他們入宮協助理政,可中書省和門下省幾乎集體告假,聖旨審不出來,也發不下去。太平公主這才發覺她的黨羽已經死的死,發的發,現在的朝廷,根本不聽她的。

她是又悔又恨,悔恨當初不該那麼信任崔湜,將朝政大權都交到他的手上。不過短短一年的時間,她的權力已經被架空。

在百官罷朝半個月之後,整個朝政陷入混亂。中央政令不達,地方上奏得不到批複。偏偏此時正趕上長江秋汛,請求賑災的奏表堆滿了龍桌案,太平公主看著堆積如山的奏表,隻覺得太陽穴一突一突地跳著疼。

“母親,昨日收到了衡陽節度使的折子,請求入長安省親。”薛崇訓低聲說道。

太平公主眸光一凜。他們這麼快就坐不住了。真是一群狼子!

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恐怕真要出亂子。

太平公主站起身。薛崇訓抬頭看了她一眼,問道:“母親,該怎麼辦啊?”

“你不用管了。我自會收拾。”

太平公主大步離去。不一會兒,門外便傳來太監尖扁的聲音:“擺駕甘露殿。”

能收拾這殘局的人,隻有楊辰。太平公主知道自己這一去,便徹底喪失了主動權。可是她別無選擇。

門前金吾衛守備森嚴,明晃晃的長戟高高刺向湛藍的天空。長戟之後的院落中,卻恍然傳來一聲琴音。

太平公主循著琴音而來。大殿外,周穆兒低身行禮,輕輕推開了殿門。太平公主緩步而入,屏風後,楊辰屈膝而坐,一曲終結。

“沒想到你的琴藝也不錯。”

楊辰的臉上沒有絲毫驚訝,好像太平公主的出現早已在她意料之中。她站起身,畢恭畢敬行了一禮,道:“琴是入宮以後才學的,公主見笑了。”

“哦?”太平公主手指劃過琴弦,一串音律流蕩而出,若淙淙流水,“倒是一把好琴。”

“是上官昭容的遺物。”楊辰垂眸,神情柔和安定,“奴的琴藝也是昭容教的。”

太平公主挑眉:“上官婉兒待你確實不錯。”

“奴半分也不敢忘。”楊辰淡淡含笑,道,“這幾日閑來無事,整理了昭容詩作三十餘首,我想刊印成冊,以示緬懷。”

太平公主看著她,心裏恨意叢生。好啊,好一個上官婉兒的學生,還真是沉得住氣。

楊辰自然沉得住氣。主動權都在她手上,勝利在望,她更加不必著急,隻等著太平公主主動低頭。

“我看你是太閑了。”太平公主冷冷道,“得了,讓你歇了這麼長時間,也該出來做點事了。”

楊辰挑唇一笑,道:“奴是被軟禁,不是歇著。”

太平公主眸光一凜,道:“軟禁也好,休息也罷。外麵的金吾衛立時就會撤去,出不出來,你自己決定。”

“當然是我自己決定,”楊辰含笑道,“還有誰能做我的主麼?”

楊辰唇邊笑意驟然收斂,忽然擊掌三聲。外麵院子裏腳步遝雜,從窗外望去,金吾衛已經將大殿團團圍住,森然的長戟向著殿門。

太平公主臉色驟變:“你這是什麼意思?”

楊辰仍舊淡淡,說道:“請公主交出鎮國大印。”

“你這是謀反!”太平公主厲聲道。

楊辰一笑:“公主錯了。我這是平叛。如果再不交出大印,北邊的軍隊和南邊的難民可就要同時湧入長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