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幕被伯嚭看在眼中。在吳國大臣中伯嚭是太宰,伍子胥是國相。兩人都是元老級人物,位高權重,以前兩人也是好朋友。但自從夫差上台後,伯嚭一味溜須拍馬,討好夫差。謀私利,不以國家為重。這使得伍子胥看不起他了,兩人的矛盾便迅速升級,明爭暗鬥。
伍子胥酒宴還沒結束就溜了,這下子伯嚭有了發揮的機會,他以冷嘲熱諷的語氣對夫差說:“真奇怪啊,沒有仁德的人溜了,有仁德的人都留了下來。伍國相是剛毅而勇猛之人,可是卻沒有侍坐陪酒。大概是看到在座有這麼多仁義之士,他自感慚愧吧?”夫差也瞧見伍子胥溜走了,溜就溜唄,反正老子早就瞧他不順眼了。聽伯嚭這番諷刺的話,真是說到自己心裏去了,夫差便應和了一句:“說得好!”
沒有伍子胥在場,就沒有不和諧的聲音,這讓勾踐感到愉快。勾踐與範蠡不失時宜地站起身,舉起酒杯為吳王祝壽,並獻上祝詞:“大王延壽萬歲,長保吳國。四海鹹承,諸侯賓服。觴酒既升,永受萬福。”這些話,把吳王樂得找不到北了。可是勾踐更樂,隻有把你灌迷糊了,我才有翻身的機會。
這一天的酒宴,眾人觥籌交錯,皆大歡喜。
第二天,伍子胥又來了。他雖然在酒宴半途溜了,可還是打聽到了勾踐那一番祝詞。他一大早便到王宮,入見夫差,劈頭便說:“大王昨天瞧見沒有?勾踐這個人,表麵上說的是一套溢美之詞,其實內懷虎狼之心,矯情造作,不過是為了保全自己罷了。大王您喜歡圖一時之快樂,卻不考慮千秋萬世的基業,放棄忠直之言,偏聽饞夫之語,這樣一來可就危險了。以前夏桀明知自己危險,卻找不到自救的辦法。明知前麵有白刃,卻沒辦法躲開。願大王以此為鑒,迷失不遠能及時回頭,那還是有希望的。”
伍子胥有一個毛病,他可能自己也不太清楚,這就是他怎麼老是拿桀啊和紂啊來跟吳王夫差比呢?他不知道吳王的脾氣嗎?當然,伍子胥與伯嚭的不同正在於此,他看不慣伯嚭的溜須拍馬。自己的語氣雖然尖刻,但拳拳之心溢於言表,吳王應該可以明白。可是他錯了,吳王不僅不明白,反倒對他失去了耐心。
夫差以挖苦的語氣說:“寡人病了三個月,沒有聽到國相一句問候的話,也沒有吃到國相進獻的食物,我看國相心裏根本沒有寡人。你作為臣子,這樣難道算是忠誠嗎?你再看看越王,率臣民歸順於我。自己甘願當奴仆,妻子當婢女,卻一點怨氣也沒有。我生病的時候,他甚至親嚐糞便。又把他國庫裏金銀財寶拿來作為禮物進貢,可見他是仁慈忠信的人。我要是聽你的話,把他給殺了,那我豈不是太糊塗了?相國大概是想逞個人的快意吧。”
伍子胥聽得差點沒把肺氣炸了,他強捺怒氣,耐下心來又說道:“大王!您完全說反了!您怎麼會認為勾踐做這些事是出於仁慈忠信呢?他能屈身為奴仆,這說明他深謀遠慮;進貢大量珍寶卻沒有怨氣,是欺騙大王;親嚐糞便,那是要得大王之心啊!越王越謙卑,說明他計謀越深,吳國危險了。大王您要明察,不然等到社稷變成荒丘,宗廟遍布荊棘時,後悔也來不及了。”
夫差把袖子一甩,不耐煩地說:“相國不要再說了,我沒有耐心聽了。”說罷拂袖而去。
伍子胥望著吳王的背影,他突然覺得周圍的一切都變陌生了。而自己垂垂老矣,在吳王眼中,他已經什麼都不是了。
伍子胥的努力失敗了。吳王夫差最終釋放了勾踐。臨行前,夫差還為勾踐設酒宴餞行,並說道:“寡人今天赦免你,讓你回到越國,你得記得這份恩情。”越王勾踐誠惶誠恐,倒地磕頭謝道:“承蒙大王憐憫,讓我得以生還。我與範蠡和文種等人,定為大王盡忠效死。蒼天在上,臣不敢忘恩負義。”夫差都被自己的仁慈感動了,他說道:“君子一言九鼎,你走吧,好好努力吧。”
勾踐又磕了兩個響頭,跪在地上不起。對他來說,已經演了三年的戲了。現在戲要結束了,不可在最後關頭暴露自己的內心。可是吳王夫差還當真以為勾踐心悅臣服了,他上前扶起勾踐。然後把他拉到馬車邊,這時勾踐才假裝依依不舍地上了車。範蠡手上持著馬鞭,揮鞭一吆喝,車子緩緩地遠去。
吳國群臣都拜賀夫差的英明仁德,唯獨伍子胥滿懷悵惆。他知道,猛虎一旦放出囚籠,很快就會露出凶狠的本性。
勾踐的馬車一直到了三津渡口,已經看不到吳國的君臣了。勾踐回想起這三年忍辱負重和苟且偷生的日子,忍不住眼淚掉了下來。淚水順著臉頰而下,一滴一滴地落下,打濕了衣裳。他望著無垠的天空,為生命的無常感慨萬千:“哎!我受盡困厄,誰想竟然能活著渡過這條河啊。蒙上蒼眷顧,生還故鄉,可誰曉得還有沒有後患啊。”
範蠡先跳下車來,扶著勾踐下車,並說道:“大王不要有疑慮,隻要兩眼向前看,沿著路一直走。越國會得到上天保佑的,而吳國肯定要受到懲罰。”
過了三津渡口後,又前行一段路,到了浙江邊上。這時的天空澄澈而蔚藍,清風撲麵而來,越國的江山已入眼中。勾踐與夫人按捺不住激動之情,感歎道:“我本來已經絕望了,以為與越國萬民永別了。豈料到今天又回來了,可以重建家園了。”
這下子勾踐淚如泉湧,他趕緊以袖遮麵。三年來他每天掩飾著自己的內心,今天他終於可以把壓抑許久的心情,以淚水的方式盡情地釋放了。
勾踐回國,舉國狂慶。臣民們相信這位偉大的統治者,一定會帶領他們使越國走出困境,打拚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