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蠡既沒當官,家中又沒什麼可以眷戀的,說走就走。文種是楚國大夫,地位並不低。可是他毅然與範蠡一同上路,懷著一顆希望之心來到了吳國。
到了吳國後,範蠡與文種覺得沒有機會,因為這時同樣來自楚國的伍子胥和伯嚭正受吳王重用。伍子胥有經天緯地之才,如果兩人繼續待在吳國,則沒有出頭之日。要到哪兒去呢?這時勾踐在越國繼位,勵精圖治。對,就到越國去吧。範蠡便對文種說:“吳越兩國,風俗相同,地理位置也相近,不入吳國則入越國。”這樣兩人便到了越國。
果然,範蠡和文種兩人得到了越王勾踐的器重。由於文種原本是楚國大夫,有豐富的從政經驗,所以勾踐便把朝政交給他管理。文種如魚得水,把朝政打理得井井有條。而範蠡則管理宮外之事,同樣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如今勾踐要入質吳國了,把國家大事交給文種,他放心。把範蠡帶在身邊出謀劃策,他也踏實。在安排了善後事宜之後,勾踐與夫人及範蠡,便動身前往吳國。
前來送行的群臣都難過得掉下眼淚,勾踐抬起頭望著天上雲卷雲舒,若有所思,自言自語地說道:“每個人都害怕死亡,而我聽到死亡時,內心深處竟然沒有一絲恐懼。”在這個幾乎是生死離別之際,勾踐忽然體悟到生死的奧秘。他像是一位得道的高僧,在刹那間看破生死的界限。心無掛礙,無有恐懼。
這說明他是真正的英雄。
勾踐邁著穩健的步伐,大步流星地走上停泊在河邊的船隻。背後哭聲一片,但他始終沒有回頭。他不想在心靈深處留下一丁點的彷徨與遲疑,因為他要去的地方,是狼穴虎洞。隻要有一絲的沮喪之心,都可能摧垮精神的支柱。隻有忘掉過去的尊貴與尊嚴,將它們鎖在心靈深處,才有可能在絕境中求生存。
不是每個人都像勾踐那樣有著死寂般的冷靜,勾踐夫人是一位很有修養的女人,才華橫溢。從一國之後淪落到為奴為婢,這種天壤之別深深地刺激了她。作為一個女人,她無法做到像勾踐那樣深沉。她站立在船頭,以悲傷的聲音吟唱一首歌:
仰飛鳥兮烏鳶,淩玄虛號翩翩。集洲渚兮優恣,啄蝦矯翮兮雲間。
任厥兮往還,妾無罪兮負地,有何辜兮譴天……心惙惙兮若割,淚泫泫兮雙懸。
越王勾踐聽了夫人所唱的怨歌後,心中不由得一陣心酸。他自己可以坦然麵對危局,坦然麵對生死。可是卻使自己心愛的女人卷入其中,他有一種深深的歉意。但是勾踐很快從這種心酸中走出,這個時候不能有任何消極的心態,必須要以積極的心態麵對現實。他抬起頭來,以充滿堅定的語氣說:“我有什麼可擔憂的事呢?我有那麼多忠心輔佐的大臣,這就是強健有力的翅膀。”
入質吳國,無異於羊入狼穴,九死一生。勾踐有充分的心理準備,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倘若天意隻能是死路一條,他也坦然接受。此時此刻,他已經看破生死,如果能僥幸生還,他一定會投入全部的心血致力於推翻吳國,因為他是英雄。
勾踐到了吳都,見了夫差,他跪下磕頭拜了兩次。態度極為謙卑,自稱臣下:“東海賤臣勾踐,上愧皇天,下愧後土。不自量力,竟與大王為敵,犯下滔天之罪。幸賴大王不計前嫌,赦免我的罪過,判我服勞役。蒙大王厚恩,勾踐才得以暫時保全性命。不禁感激涕零,也深有愧意,臣勾踐叩頭頓首謝恩。”說完後,又磕了個頭。
夫差喜歡這種感覺,他的對手和敵人匍匐在腳下,恭敬而謙卑,這無疑使他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其實夫差回國後,對於沒有殺勾踐有些後悔。因為他曾經發誓要為父親報仇,他對勾踐說:“我對你的處置看來是錯了,你有沒有想過殺死我父王的深仇大恨呢?”勾踐一聽,夫差有悔意了。是生是死,隻能看天意了,他便叩頭道:“臣如果該死,也隻好死了,隻希望能得到大王的原諒。”
這時一人再也忍不住了,跳出來吼道:“越王現在到了我們的土地上,就像羊入柵欄。正好可以宰了他吃一頓,豈可錯失這個機會。”夫差回頭一看,原來是伍子胥。自從上台以來,夫差越來越不喜歡伍子胥了,因為他說話太直了。聽起來很刺耳,老是在跟自己唱對台戲。伍子胥是個很倔強的人,在楚國時如此,在吳王闔閭麵前如此,在夫差麵前也如此。不同的是,吳王闔閭有雄才偉略,虛懷若穀,可以容納伍子胥的桀驁不馴。而夫差卻小肚雞腸,喜歡聽奉承拍馬的話。
夫差聽了不高興,怫然說道:“古訓說:殺降殺服,禍及三世。我可不是愛惜越王而不殺他,而是怕得罪上天,姑且赦免其死罪吧。”這時善於拍馬的伯嚭也站出來說:“伍子胥看問題目光短淺,不懂得定國安邦的大道理。大王自有主見,不必理會小人的胡言亂語。”伍子胥聽後氣得發抖,青筋暴露,半天說不出話。
夫差被伯嚭一拍馬屁,還真自以為是個心胸豁達的明君哩。便仁慈地免除勾踐一死,將他流放到靈岩山下的石室,讓他駕車養馬。
勾踐逃過一劫,性命暫時無虞。可是苟且偷生並不是他的追求,他必須得找機會離開吳國,隻有回到越國他才可能東山再起。他把雄心壯誌鎖在內心最深處,小心翼翼地藏起來絕不外露,以免招來殺身之禍。可是夜深人靜之時,心裏的烈火便熊熊而起。他的雄心並沒有泯滅,反而在遭遇挫折後,更加堅強如鐵。
耐心地等待吧!他在心裏暗暗地說道。